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利中左翼联盟是迄今为止智利存续及执政时间最长的政党联盟,也是拉美左翼运动最引人瞩目的 政治力量之一.智利中左翼联盟历经源流期、发展期、稳固期和改革期四个阶段,实现了从"争取民主政党联盟"到"新多数联盟"再到"新社会契约联盟"的成长蜕变.智利中左翼联盟以社会民主主义为意识形态指引,秉持社会民主、发展进步、公平平等和多元...  相似文献   

2.
2013年"进步联盟"的成立意味着社会党国际开始分裂。2017年3月,双方几乎同期召开代表大会,"进步联盟"一大完成了组织建构,正式脱离社会党国际。这意味着经过多年酝酿,社会民主主义的发展出现了新趋势。"进步联盟"认为,不平等是当前社会最大的"退步",社会民主党应防止"经济"和"政治"联合侵蚀"社会",并站在99%大众的立场上反对"精英"。他们试图以进步主义为主导,推动社会民主主义的转型;通过重塑社会民主,重树左翼标识,明确提出用民主战胜资本主义;通过重建民主社会,提出替代性的民主道路,以提升社会民主主义的认同度。这一新趋势能否使社会民主主义走向新生,需要持续关注。  相似文献   

3.
2021年是南非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百年历史进程中,南非共产党遭遇种族隔离政权镇压、苏东剧变、南非民主转型等重大政治变局的冲击依然屹立不倒,并成为后种族隔离时代南非执政联盟的重要一员,参与国家治理和民族民主社会建设.在长期反对殖民主义和种族隔离的斗争中,南非共产党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南非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特殊类型殖民主义"和"两个阶段革命"等政治理论,并在革命实践中与民族解放组织非国大建立起稳固的政治联盟,这一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创新成为南非共产党能够适应南非政治变迁并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原因.1994年民主转型后,南非共产党依托与非国大的联盟关系,参与国家政权建设,同时通过推动三方联盟重塑、开展群众性政治运动,积极影响非国大政府的决策,为南非民族民主社会建设融入社会主义因素,进而为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张和清 《南风窗》2010,(5):50-50
台湾共同购买运动轨迹清晰地显示出这场另类民主运动既是女性的生活政治,也是妈妈们十年磨一剑的日常生活化的社会运动。在这个去政治化的时代,台湾主妇联盟生活消费合作社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开启了民主政治的新形式——"妈妈的另类民主"。  相似文献   

5.
向骏 《南风窗》2008,(4):87-88
"藤森联盟"目前在国会两大党对峙的情况下成为关键少数,因此藤森即便入狱服刑也将受到合理待遇。而他最终会否成为"民主斗士"或"末代武士",端视惠子能否赢得2011年的总统大选。  相似文献   

6.
欧洲左翼党在欧洲议会中的力量逐步壮大,其议会党团欧洲联合左翼联盟/北欧绿色左翼提出"另一个欧洲是可能的"政治主张,即彻底改革当前欧盟的体制,使欧洲实现真正的完全民主;中止新自由主义货币政策;发展共同发展与公平公正的合作政策。党团内的凝聚力和在《欧盟宪法》草案上的立场充分体现了欧洲联合左翼联盟/北欧绿色左翼是代表激进左翼政党质疑或反对欧盟一体化进程的新自由主义议程、力图改革和塑造欧盟一体化进程和发展方向的一种左翼政治。  相似文献   

7.
欧阳晨雨 《南风窗》2013,(11):74-77
对于不平等待遇,第一代华人移民选择"随遇而安"。但是,新一代的马来西亚华人对此并不认可。土生土长的他们,教育水平更高,民主理念更强,对马来人优先政策无法容忍。5月份,一场政治海啸席卷马来西亚,虽未扭转政治格局,却已撼动执政党根脉。5月6日,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选举结束.现任总理纳吉布领导的执政联盟"国民阵线"赢得国会222议席中的133席.反对党领袖、前副总理安瓦尔领导的"人民联盟"赢得89席。面  相似文献   

8.
2月6日,俄罗斯国家杜马一读通过了普京总统提交的<政党法>草案,标志着俄整顿政党秩序的正式开始.俄"右翼力量联盟"和"亚博卢"集团等一些右翼民主政党积极采取因应措施,其发展趋势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
李闽 《当代世界》2008,(3):47-47
■1月16日,意大利司法部长、“欧洲人民民主联盟”领导人马斯特拉宣布辞职,并率该党退出中左联盟,导致普罗迪政府陷入危机。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两种不同的社会主义流派,二战后欧洲民主社会主义与苏东"现实社会主义"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这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民主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关系;民主社会主义在苏东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中的影响;民主社会主义与戈尔巴乔夫"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关系;民主社会主义对苏东剧变的...  相似文献   

11.
小资料     
尼泊尔七党联盟:2005年2月国王亲政后,为开展反对国王的“和平运动”,恢复尼民主进程,尼泊尔大会党、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尼泊尔大会党(民主)、尼泊尔人民阵线、尼泊尔工农党、尼泊尔亲善党(阿南迪派)、联合左翼阵线于2005年5月7日组建“七党民主联盟”。5月8日七党联盟发表宣言,要求推翻国王专制统治,恢复议会,组建民选政府。今年初,七党联盟发动大规模反对国王的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2月24日,"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会第三次会议暨专题研讨会在京举行,会议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联合主办。来自全国93家智库和研究机构代表200余人出席会议。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以下称"智库联盟")理事会共同理事长郭业洲,复旦大学党委书记、智库联盟理事会共同理事长焦扬,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智库联盟理事会共同  相似文献   

13.
叶健民 《南风窗》2010,(15):43-45
<正>温和路线得以彰显,有利于特区政府的长治久安,但民主党却因择善固执而付出了沉重的政治代价。这种路线能否成为香港社会的主流思想,仍是一个未知之数。政改方案通过后所引起的泛民内斗余波,实在令人始料不及。民主党以及由民间团体所组成的终极普选联盟,满以为千辛万苦争取回来的区议会改良方案,会得到泛民主派同道支持,不料却引来"引狼入室"、"黑箱作业"等唾骂,甚至有人怀疑民主党的政治诚信,指责与政府妥协便是"出卖民主"、"背信弃义",连被视为民主运动大旗手的司徒华也不能幸免。泛民分裂,恐怕已成定局。  相似文献   

14.
谢尔盖·格拉济耶夫和德米特里·罗戈津领导的"祖国"竞选联盟,是一支由众多中左力量组建起来的临时竞选联盟,因其成员的思想观点和目标不同,从组建初就存在着潜在的不稳定性.伴随着俄罗斯新一届总统竞选运动的正式启动,该联盟内部出现严重分歧,最终导致"祖国"联盟分裂及格拉济耶夫被解职.  相似文献   

15.
"稳定型民主"是对向民主转型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陷入"民主乱象"作出的回应。影响民主稳定的因素主要来自内部客观条件的不成熟和主观上民主化策略和方式的失当;西方国家推行输出民主战略是影响民主稳定的外部因素。建设中国特色的"稳定型民主"需要在坚持正确的民主发展观、解决贫富差距过大、完善国家现代政治制度、建立和谐的公民社会、培养健康的政治文化等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6.
梁宵 《当代世界》2008,(12):44-45
乍得自独立以来就在炮火中进行着权力的交接,铁腕人物代比上台也未能彻底改变动荡的局面。2008年初叛乱再次上演,乍东北部三个反政府组织(民主与发展力量联盟、变革力量联盟与争取民主和发展力量联盟正统派)联合派兵突袭首都恩贾梅纳,造成了包括乍政府军参谋长在内的众多人员伤亡,致使大量难民涌人中非和喀麦隆。虽然叛乱最终被政府军平息,但乍得并未实现真正的安定。除了国内动荡,乍得与邻国苏丹的分分合合也吸引着国际社会的目光,  相似文献   

17.
谢奕秋 《南风窗》2008,(20):9-9
为了化解反对党联盟事先张扬的"9·16和平政变",马来西亚执政联盟国民阵线在此前夕连出三大阴招。其一,用"集体绑架"的方式把可能倒戈的"国阵"几十名国会议员带到台湾度假;人民联盟则为了策反而一路直追,于是"国阵"的42人又仓皇跑到  相似文献   

18.
墨西哥的民主转型始于20世纪70年代,几乎用了三十年方告终结,是一个渐进且漫长的过程。对于墨西哥而言,民主化的形成与国内统治精英的理性互动和国际舆论的压力有关,更重要的动力则来自社会运动对一党独大威权体制的抗争与施压。新自由主义改革以来,墨西哥社会运动逐渐趋于成熟,出现了三种主要的民主化浪潮,即选举抗争运动、民主促进运动和萨帕塔运动。作为民主转型的催化剂,墨西哥社会运动唤醒了公民社会的民主意识;提升了选举的公正性与透明度;开启了政党联盟的进程,促使政府开始实施有意义的政治改革;推动了原住民权利的落实和多元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西式自由民主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民主话语体系之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渐趋协调,关键在于围绕议会、选举、政党三位一体的"代议民主"核心制度安排,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体论述;同时,以"自由"替代"平等"作为核心价值,在本体意义上把民主政治的根本目的界定为维护个人自由。西式自由民主制度与民主话语体系成功的诀窍在于本体意义上自由民主与政体意义上代议民主的"表里相济"。围绕民主话语体系与民主政治实践之间的表里关系,在民主内涵等基础性概念的理解问题上展开对西方民主的反思,有助于探讨中国在民主话语和政治实践上另辟蹊径的可能方向。与本体意义上的人民民主相适应,中国政治改革需要着力落实的是政道意义上的参与民主。  相似文献   

20.
2001年10月7日,美军对阿富汗发动了空袭行动,就此拉开了"反恐战争"的序幕.在阿富汗北方联盟配合下,美军迅速推翻了塔利班.2002年11月,在联合国特使普拉西米主持下,阿富汗问题多方磋商会议在德国波恩举行,阿富汗四个主要派别的代表参加会议,并于12月5日签署了关于建立阿过渡政府的协议,阿富汗重建正式启动.5年来,美国一直把阿富汗标榜为"向民主过渡的典范",将阿富汗重建作为用民主改造伊斯兰世界的"样板工程".然而,5年过去了,这个国家的"民主法治"局面仅能维持在首都喀布尔,其他地区同塔利班统治时期无甚区别.那些5年前曾经对国家前途寄予厚望的阿富汗人,如今发现西方人为他们描绘的自由民主的阿富汗不过是乌托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