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逆境中求发展的捷摩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捷克和摩拉维亚共产党是东欧剧变后该地区唯一保持老党框架、沿用共产党名称的政党.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斗,捷摩共保住了捷议会众议院第三大政党的地位,其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但未来的征程也不会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2.
从1989年政局剧变至今,捷克和摩拉维亚共产党作为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的直接继承党,是中东欧国家中唯一不改名换姓和保留马克思列宁主义特点的政党。近30年来,它没有在捷克的政治舞台上衰落,一直是议会党,是两大左翼政党之一。2018年7月,该党通过对少数派政府的支持,结束了长达28年的反对党身份,获得剧变以来最大程度参政的历史机遇。捷摩共是欧盟成员国中实力和影响力不断走强的共产党。它在捷克政党政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是历史原因、现实发展、政治环境和应对策略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今日捷克     
1989年11月捷发生剧变时,我恰好在布拉格,亲眼目睹了执政的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在反对派"公民论坛"的频频逼迫下交出政权的经过.从剧变后十多年的情况看,捷和其他东欧国家一样,体制转型基本结束,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机制开始运行,多元政治体制大体纳入正常轨道.1998年我重返捷工作,给了我一次更加深入了解捷克的良好机会.  相似文献   

4.
新斯大林主义的兴起。随着转轨期危机的延长,一些东欧国家出现了新斯大林主义抬头的现象。在东欧国家一些拒绝社会民主党化的极左派取得了剧变以来从未有过的进展。在摩尔多瓦,没有改名的共产党赢得大选上台执政,在捷克,捷摩共已接近第二大党。此外在一些国家,随着社会党执政的稳固与它的“中派化”,它左右两边的反对党势力也在上升,而比它左的反对党往往就是“传统左派”。  相似文献   

5.
在2005年举行的摩尔多瓦议会和总统选举中,摩共以较大优势保住了议会第一大党地位,再次获得执政权,摩共主席沃罗宁也成功蝉联摩尔多瓦共和国总统;摩共再度获胜是其2001年执政以来不懈努力的结果,同时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执政后的摩共既存在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6.
2012年3月16日,摩尔多瓦议会举行总统选举.执政联盟三党联合推举的总统候选人、无党派人士尼古拉·蒂莫夫蒂在反对党摩共缺席抵制下,获得议会101席中的62票,成功当选为摩第四届总统,在摩尔多瓦政治舞台上持续900余天、在世界选举史上实属罕见的“总统之争”终于落下帷幕.  相似文献   

7.
廉德瑰 《当代世界》2008,(10):18-18
议套根据日本宪法,日本实行议会内阁制。日本的国会(即议会)分众议院和参议院,众议院设480个席位,任期4年,可以中途解散,现在自民党拥有304席,民主党拥有114席,公明党拥有31席,其他由共产党、社会党等占有;参议院共设242个议席,任期6年,每3年改选半数,现在民主党拥有120席,自民党拥有84席,公明党拥有20席,其他被共产党、社会党等占有。  相似文献   

8.
贾旭阳 《当代世界》2013,(12):76-76
10月26日,捷克议会选举结束。最大反对党社会民主党得票最多,获得众议院200个席位中的50席,赢得优先组阁机会。ANO2011党赢得47个席位,位居第二。捷克和摩拉维亚共产党获得33个席位,位居第三。由于ANO2011党明确表示不参加组阁,社会民主党将很可能与捷克和摩拉维亚共产党合作。社会民主党已与共产党展开组阁谈判。如果成功,这将是1989年后捷克共产党首次成为执政联盟成员。  相似文献   

9.
印度共产党的现状及其内外政策主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04年5月举行的印度议会大选中,以印度共产党为首的左翼阵线赢得人民院543席中的61席,其中印度共产党(马)和印度共产党分别夺得44席和10席,成为仅次于国大党和全国民主联盟的第三大党团。那么,印度各主要共产党的现状如何?其政治主张是什么?它们对国大党和人民党抱有什么态度?本刊2002年第10期曾对印共(马)作过专门介绍,这里再刊发一篇关于另一个主要共产党--印度共产党的文章。  相似文献   

10.
2007年9月30日,乌克兰举行了议会选举,这是其自1991年独立以来首次提前举行议会选举。根据乌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布的最终结果,共有5个党派得票率超过3%,进入新一届议会。亚努科维奇领导的地区党获得议会450个议席中的175席,季莫申科联盟156席,尤先科的"我们的乌克兰-人民自卫"联盟72席,乌克兰共产党27席,  相似文献   

11.
捷克政党政治演变的基本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剧变后捷克政党政治演变过程中,有三个引人注目的特点:一是公民民主党作为东欧地区不多见的成熟的右翼政党,力量强大,长期主导本国政坛;二是捷克社会民主党成为东欧地区在本国左翼阵营中充当主导力量的重建社会党;三是捷克和摩拉维亚共产党作为"共产主义后继党"坚持不改名易帜,并成为东欧地区在本国政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共产主义政党.这三个基本特点,是捷克政治发展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宋清润 《当代世界》2015,(12):64-67
<正>2015年11月8日,缅甸举行议会选举。根据选委会11月20日公布的最终选举结果,昂山素季领导的民盟获得压倒性胜利:一是赢得联邦议会人民院255个席位,占人民院440个议席的半数以上,而执政的巩发党仅获30席,其余小党议席更少;二是民盟赢得联邦议会民族院135个席位,超过民族院224席的半数,巩发党获12席,其余小党席位更少;三是在14个省邦[1]议会中,民盟共赢得496席,巩发党仅76席,多个  相似文献   

13.
捷克社会民主党(以下简称社民党)是捷克历史最悠久的政党,成立于1878年的奥匈帝国时期,二战后与捷共合并,捷剧变后得以恢复重建,逐步发展成为最大的在野党,并于1998年上台执政,2002年蝉联执政.该党的基本政策以西欧社民党政策为准绳,主张建立"以社会福利和环保为导向的社会市场经济",反对完全由市场解决问题的自由市场经济主张.目前,捷克社民党已连续执政七年多,是中东欧国家中连续执政时间最长的左翼党.然而,从去年起社民党支持率一路走低,在总统选举、欧洲议会选举及地方选举中接连失利.如今该党由第一大党跌落至如今民众拥护率仅排行第三,其发展变化及经验教训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4.
东欧中亚地区曾经是中国共产党对外工作最为活跃的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苏东剧变,使各国执政的共产党相继丧失政权,多党制风潮席卷整个地区,党派林立,分合频繁。1991年苏联和南联邦解体以及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分裂,使这一地区国家数量由剧变前的9个(包括东德)  相似文献   

15.
苏联解体后,摩尔多瓦共产党不仅经历了由被禁止活动到重新崛起的过程,而且在2001和2005年两度问鼎政权,摩尔多瓦因而成为苏联解体后在前加盟共和国中出现的第一个由共产党重新执政的国家,同时也成为欧洲大陆上惟一由共产党连续掌权的国家,这在独联体以至全世界都引起了强烈震动。摩共连续获胜并非偶然,它是摩共多年来,特别是2001年执政以来不懈努力的结果。摩共再次执政能否获得成功,将取决于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6.
姜琍 《当代世界》2018,(3):74-78
在2017年10月和2018年1月,捷克先后举行了议会众议院选举和总统选举,是其政治生活中的两件大事。议会大选引发政坛地震,导致捷克面临组阁困境。泽曼总统获得连任对捷克政局走势产生重要影响,政党博弈进入新阶段。今后捷克的外交政策不会发生实质性变化,在欧盟内争取民族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将继续加强与俄罗斯和中国的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17.
在苏联剧变后的10多年时间里,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经历了艰难崛起、迅速发展到面临严峻挑战的不平常的发展历程。目前俄共在俄罗斯国家杜马中占110个议席,为议会第二大党,它是俄罗斯组织最严密、人数最多、对广大群众影响最大的政党,有30%以上选民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正(2月21日至3月20日)2月25日,牙买加举行议会选举。当日,牙买加选举委员会公布选举结果,牙买加反对党工党获得议会众议院63个席位中的33席,执政党人民民族党获得其余30席,其他政党无缘进入议会。工党领导人安德鲁·霍尔尼斯将出任总理。牙买加全国有87万人参加投票,占选民人数的52.76%,  相似文献   

19.
积极探索、寻求发展的葡萄牙共产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牙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3月6日,是我党的同龄党,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1974年葡法西斯独裁统治倒台后,葡共在国内取得合法地位,并参加了临时政府.到80年代初期该党的党员人数从合法时的5000多人迅速发展到20万人.尽管80年代末的苏东剧变给葡共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该党顶住了压力,基本上保持住了自己的原有阵地和影响.在1999年的大选中,葡共成为葡议会第三大党.在1997年12月的地方选举中,葡共获12.6%的选票,在全国305个城市的41个市执政,并与社会党在首都里斯本联合执政.  相似文献   

20.
1967年以来,捷克斯洛伐克的国内改革和对西德政策的调整,让民主德国(东德)政府难以承受.1968年“布拉格之春”正式拉开帷幕后,东德政府更将其视作影响东德存亡的巨大威胁.通过将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和西德“新东方政策”结合起来批判,并促使苏联对捷强硬,同时加强对国内的管控,东德最终同华约四国一起粉碎了兄弟国家捷克斯洛伐克短暂的改革.对苏联来说,东德对捷的强硬态度,不仅可以体现苏联在德捷争论中的“中立”,加强自身外交的灵活性,同时,东德的存亡也为军事侵捷提供了借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