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4年5月下旬,28个欧盟成员国陆续进行了第八届欧洲议会选举。对于11个中东欧成员国[1]来说,在经历了数年的经济危机之后,选举的结果也是喜忧参半。对于部分中东欧国家的内政,本次选举已经造成了一定影响。中东欧成员国欧洲议会选举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2019年5月的欧洲议会选举中,欧洲右翼民粹政党在不少欧盟成员国内的得票率明显上升,被认为是此次选举的重要赢家。相应地,欧洲议会内部右翼民粹党团的议席总数量也获得新突破。从右翼民粹政党在本次欧洲议会选举中的竞选纲领及其联盟组建情况看,欧盟某些成员国的右翼民粹政党都有非常突出的政治动员表现。在欧盟面临多重危机背景下,欧洲民众近年来对经济安全感、身份认同感和政治满意度的追求更为强烈。正是由于能够巧妙把握选民需求并提出迎合许多选民期待的政治主张,多数欧洲右翼民粹政党得以在本次欧洲议会选举中赢得更多支持。右翼民粹政党取得的这种突破,既反映了欧盟内部政治分化趋势的加深,也意味着欧洲一体化面临新挑战。  相似文献   

3.
英国未能如期完成"脱欧",被迫参加2019年5月举行的欧洲议会选举。在英国"脱欧"问题上态度明确的脱欧党和自由民主党取得胜利,而传统大党保守党和工党则明显失利。英国参加欧洲议会选举的结果将在国内政治和欧盟政治层面产生重要影响,如增加英国"无协议脱欧"的可能性、强化英国国内政治分裂和政治极端化趋势、影响欧洲议会内部政治运作和欧盟高级职位人事安排等。此外,在国内政治和欧盟政治的相互作用下,欧盟成员国民众对欧盟的态度将受到影响,英国"脱欧"后的未来发展也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英国在"脱欧"背景下参加欧洲议会选举及其产生的影响说明当前西方传统政党政治正面临挑战和危机。  相似文献   

4.
昭阳 《当代世界》2015,(1):14-16
<正>2014年,全球约50国举行全国性选举,欧洲议会选举在欧盟成员国同时举行。选举过后,部分地区政党力量对比发生微妙变化。一年来,传统大党老党社会凝聚力下降、极端政党强势崛起,大国执政党困境突出、破局艰难,发展中国家强人政治继续回潮但隐忧犹存,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继续深化改革但风险不容忽视。总  相似文献   

5.
2019年欧洲议会选举后,新一届欧洲议会产生。从2019年7月欧洲议会首次全体会议至今,不仅有针对新一届欧盟委员会主席的投票、对新一届欧盟委员会委员的审议,还有议会内部高层职位的竞选和分配,以及针对多项重要议题的投票,半年多的运作为我们观察新一届欧洲议会的党团政治提供了良好的视角。新一届欧洲议会的党团政治的最新发展呈现出诸多特征:两大党团不断受到挑战,政党政治的碎片化倾向进一步加强;复兴欧洲党团"造王者"的地位得到凸显,但在某些议题上被其他党团孤立;绿党党团的力量进一步巩固,欧洲议会的总体权力平衡略向左移;新的右翼民粹主义党团力量受到限制。由于欧洲议会在欧盟政治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新一届欧洲议会的党团政治会对欧盟政治产生重要影响,也给欧盟政治的运作带来不少挑战。  相似文献   

6.
2009年欧洲议会选举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里斯本条约》受阻和经济危机爆发的阴影下,欧盟举行了其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议会选举,27个成员国的选民从2009年6月4日至7日先后投票,选出了第七届欧洲议会的736位议员。这次欧洲议会选举的结果反映出欧洲民众对欧盟及成员国政府的态度,将对欧盟今后5年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赵晨 《当代世界》2014,(8):63-65
<正>由于欧盟政体设计比较复杂,所以欧盟委员会、欧盟理事会主席和欧洲议会议长无法像其成员国一样,议会选举甫一告终即可宣布。2014年5月份欧洲议会大选结束,但欧洲议会内党团需要重新组合,上述欧洲机构的领导人也还需要28个  相似文献   

8.
在2014年欧洲议会选举中,极右翼政党大幅崛起。极右翼政党具有族裔民族主义的实质属性。欧洲议会选举显示,欧洲选民分野从阶级分野向族群和地区分野转化,极右翼政党是得益于该政治转向的族裔民族主义政党。从供给—需求模型的角度看,极右翼政党崛起的供给因素主要在于极右翼与民族国家共同体构建模式的契合,以及主流政党在移民问题上内化了极右翼的主张,共同(合流)趋向极化;更为重要的是需求因素,即与民族主义紧密相关联的、由其产生危机的民族国家模式、代议制民主、福利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四方面的共同放大作用,急剧增加了欧洲选举市场中对族裔民族主义政党的政治需求,从而导致极右翼政党的崛起。  相似文献   

9.
在欧盟当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的背景下,欧洲议会于2017年1—3月举行了领导层中期换届选举,其结果展示了欧洲当下的政治生态,并对政党格局产生了影响,也对未来欧盟的政策和立法走向产生了影响。第一,欧洲议会内部党团力量分散化,政党格局碎片化已成为普遍趋势。传统大党在欧洲占据支配地位的态势逐渐向多个中等规模政党势均力敌的方向发展,主流政党的权威影响受到了更大的挑战,欧洲政党竞争的性质被重塑。第二,欧盟政策和今后走向将受到影响。首先,欧洲议会中的主要党团未来能否维持稳定合作,在议会内部形成"立法多数"将面临困难,未来政策或更保守。其次,欧盟改革将得到深化,未来或推动谈判新的欧盟条约。再次,在英国脱欧谈判中欧洲议会的影响将得到加强,并使谈判的不确定性增加。面对复杂局势,中国仍可采取措施推进中欧关系继续发展,应重视欧洲议会及其他欧盟机构的作用,加强与欧盟各个层面政党的交往和互动,并与欧盟开展多领域合作。  相似文献   

10.
2009年以来,社会党在欧洲接连遭遇败绩,先是在欧洲议会选举中受挫并失去在德国的执政地位,2010年又在英国、匈牙利等国选举失利,并在捷克、比利时、荷兰等国选举中弱于右翼力量,使其不仅在欧洲主要大国英法德意全部失去执政权,而且在欧洲绝大多数国家处于在野地位。即便是在希腊、葡萄牙、西班牙等少数国家执政的社会党,也深陷债务危机暴风眼,执政挑战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11.
<正>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一书中开篇即写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句话套在2014年5月底举行的欧洲议会选举结果上,也可以说,支持欧洲一体化的政党是相似的,而反体制的政党则各有各的理由。欧洲极右政党势力为何异军突起?欧洲议会选举结果既让人震撼又令人困惑,没有哪一个理论能解释各国选举结果的巨大差异。德国2008  相似文献   

12.
2017年联邦议院大选后,德国形成了碎片化的政党格局。联盟党和社民党两大传统主流政党身陷发展困境,支持率一路走低;2018年德国选择党成功进入全国16个联邦州议会,在德国政党体系中站稳了脚跟;政党光谱的另一端,德国绿党也实现了崛起,目前有成为第一大党的趋势。欧洲议会选举进一步将德国碎片化的政党格局固化。碎片化的政党格局不仅降低了德国政治的稳定性,同时也对欧洲议会的决策效率及德国为欧洲一体化提供动力的意愿产生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近年来席卷欧美的民粹主义浪潮中,英国独立党迅速崛起,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通过更是令其声名大振。但独立党并没有像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的右翼民粹主义政党那样在本国选举中实现突破,只是在欧洲议会选举这种“次级选举”中取得过胜利。前独立党领袖法拉奇新组建的脱欧党在英国政治中仍面临和独立党一样的困境。英国右翼民粹主义政党所面临的制约既来自英国不同于欧洲大陆国家的选举制度和政党结构,也源于英国社会经济与文化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4.
1987年以来,欧洲议会通过了33个关于中国西藏的决议(简称"涉藏决议")。"涉藏决议"的主要内容是支持达赖集团,关注西藏"人权民主"状况,呼吁欧盟向中国政府施压。欧洲议会右翼党团和绿党党团是推动"涉藏决议"出台的主要力量,其动机是为了扩大自身的权力和影响,获取选票等实际利益。"以藏反华"是欧洲议会"涉藏决议"的一贯主旨,并在22年中不断强化,该趋势与中欧关系发展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欧洲政治碎片化已成为一种"新常态",这不仅表现在2019年欧洲议会的选举结果上,也反映在诸多成员国政治发展态势上。欧洲政治碎片化导致欧盟各国主流政党逐渐右倾,欧盟内民粹主义主张和政策主流化、正常化,各级政府组阁举步维艰,欧盟集体行动力受到制约,欧盟及其成员国将采取更具保护主义色彩的政策。受到欧洲政治碎片化影响,未来的中欧关系总体上将呈现出双边合作需求与双边关系中的竞争同步增强的态势。中欧双方应积极构建新时期合作的战略规划,以增强战略互信、促进利益融合为目标,以双方共同关切的数字化、绿色化等领域合作为重点,通过双方战略对接、优势互补,提高中欧双边关系的韧性,为全球树立合作共赢的典范。  相似文献   

16.
在2009年6月4—6日欧盟27国同时举行的欧洲议会第七届直选中,作为欧洲社会党、工党和社会民主党代表的原欧洲社会主义党团(PES),遭遇前所未有的惨败,不得不与意大利民主党结盟组成新的党团。2009年欧洲议会大选后,欧盟政治天平已经开始右倾。欧洲议会30年直选的经验表明,投票率的持续下降使得欧洲社会党和民主党进步联盟(S&D)在与欧洲人民党党团的竞争中陷入愈加不利的处境。S&D面临的现实困境也是欧洲中左派政党(社会党、工党以及社会民主党)的共同困境。面对危机,欧洲社会民主党必须重建,因为其前途关乎欧盟政治舞台力量的均衡,关乎欧洲社会民主主义的命运和前途,关乎整个欧盟政治发展的未来。  相似文献   

17.
郭濂 《当代世界》2014,(6):14-15
<正>中国和欧盟之间长久以来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同时成为促进欧洲发展的良机,而欧洲国家的技术经验也是中国改革不可或缺的外部资源。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底4月初的欧洲之行,得到了各国元首的高规格接待。可以说,欧洲对中国寄托了很高的期望。近一年来,欧洲议会和欧洲国家政要对于领导人换届后的中国发展给予了极大关注,迫切希望进一步推动中欧  相似文献   

18.
极右翼政党和民粹政党(极右翼/民粹政党)是两种内涵不同但又密切相关的政党类型,该类型政党的政治纲领和组织动员方式独具特色,社会基础相对均衡。一段时间以来,极右翼/民粹政党在不少欧洲国家发展势头强劲,推动这些国家的政治光谱出现“右转”迹象,其走强的背后有着多方面缘由。2024年,欧洲将迎来包括欧洲议会选举在内的一系列重要选举。极右翼/民粹政党具备一定发展潜力,不仅会给处于政治中间地带的主流政党带来严峻考验,还将对欧洲政治生态以及一体化进程造成持久影响。  相似文献   

19.
欧洲议会的左派虽然扬言要封杀巴罗佐,但却没有提出替代他的人。如果不出意外,他将再干5年欧委会主席。可是如果《里斯本条约》今秋通过,他将处于"欧盟总理"的地位,受到"欧盟总统"制约。对于欧盟的不确定性,最着急的当属新任轮值主席国瑞典了。  相似文献   

20.
2004年2月20-22日,来自欧洲29个国家的32个绿党组织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签署“欧洲绿党”(EGP)的成立宣言,正式成立了第一个统一的欧洲政党。1000多名大会代表主要来自欧盟15国以及将在2004年5月1日加入欧盟的10个新成员国。大会选举了由2名发言人、1名总书记、1名司库、6名委员组成的领导机构。两名发言人分别由意大利绿党领导人格拉齐娅·弗朗西斯卡托(Grazia Francescato)和芬兰的佩卡·哈韦斯托(Pekka Haavisto)担任。瑞士、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和美国等地的部分代表也列席了大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