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亚洲安全局势的复杂特点与严峻局势使建设亚洲安全新架构提上日程。而现有的、包含大多数亚洲国家的亚信会议可以为亚洲安全架构建设提供有益帮助。亚信会议在促进亚洲和平与合作、增进成员国相互了解与信任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面对亚洲地区存在的共同的、综合性安全挑战,亚信会议的安全理念也在不断演变与完善。中国倡导的亚洲新安全观已经成为亚信会议安全理念的核心内容,这对促进亚洲国家互信与协作,共建安全稳定的地区环境具有深远意义。尊重与照顾所有成员国的安全关切、以对话合作来促进安全互信是亚信会议开展安全合作的主要考虑。未来亚信会议框架下的安全合作应在新安全观基础上,克服认知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以及命运共同体缺乏的困境,积极落实各项互信措施,加强机制建设,为建立亚洲安全新架构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周士新 《国际展望》2014,(3):149-153
正2014年3月21—22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召开"亚信上海峰会:亚洲安全和发展合作的机遇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俄罗斯、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土耳其、泰国、伊朗、吉尔吉斯斯坦、卡塔尔、塔吉克斯坦、韩国、印度和乌克兰的专家学者围绕亚信(即"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与亚洲新安全观构建、亚洲安全机制、地区经济一体化和亚信成员国经济合作、亚信会议成员国共建"丝绸之路"、加强人文合作,实现民心相通、成立亚信会议智库圆桌会议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热烈讨论,达成  相似文献   

3.
张凯 《当代世界》2014,(7):80-81
<正>一、从"亚信"到香格里拉对话,亚洲安全观引关注5月20—21日,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亚信"峰会)在中国上海举行,来自4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共商维护亚洲安全之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强调,亚洲国家应该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创新安全理念,搭建地区安全和合作新架构,努力走出  相似文献   

4.
<正>亚信会议即将在中国上海举行。这是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也是关于亚洲安全与信任领域的重要交流平台。这次会议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因为就实际情况而言亚洲很多国家之间存在着高度不信任和不安全的情况,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矛盾和局部冲突,需要有一些机制性措施加以沟通。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崛起,中国在国际安全方面也出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认真加以应对。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与周边国际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雷墨 《南风窗》2014,(12):26-28
<正>中国的亚洲安全观主张"亚洲问题亚洲化"、"任何国家都不应该谋求垄断地区安全事务",是对美国借亚洲同盟体系主导亚洲安全问题的一种直接回应。5月21日,第四次亚信峰会在上海举行。这次以"加强对话、信任与协作,共建和平、稳定与合作的新亚洲"为主题的峰会,被赋予亚信进程历史上具有  相似文献   

6.
曹嘉涵 《国际展望》2014,(2):140-144
正2014年1月15—16日,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主办的"亚信会议:合作机遇与挑战"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举行。来自外交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云南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政法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以及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国新安全观与亚洲安全机制构建、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抓手加强亚信成员国经济合作、加强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全球安全形势可以概括为,世界总体稳定,一些地区热点问题降温,但新的热点同时升温。对话与合作依然是大国关系的主流,但大国矛盾和利益冲突明显上升。威胁地区稳定与世界和平的不确定因素增加,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蔓延并成为新的安全隐患。国际安全中的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因素相互交织,亚洲安全面临新挑战,亚信会议肩负新使命。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5月,我国将在上海举办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简称"亚信")第四次峰会,并接任2014—2016年亚信主席国。亚信是1992年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第47届联合国大会上倡议成立的。回顾22年的成长历程,亚信取得了长足进展。一是亚信的规模不断扩大,现在已经拥有24个成员国和13个观察员国家和国际组织。亚信的地域范围覆盖了亚洲各个次区域。二是亚信的机制建设日趋成熟,已建立起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峰会)、外长会议、高官委员会会议三级机制。三是亚信的法律基础不断  相似文献   

9.
张力 《当代世界》2013,(9):18-21
印度与日本同为亚洲主要大国和中国的重要邻国,均与中国存在领土主权的争端。近年来,印日关系在战略层面不断提升,双边战略伙伴关系由虚转实,渐行渐近,两国在安全、防务领域的合作有向三边或多边方向发展的趋势。从总体上看,印日关系的发展,尤其是两国安全合作的增强,明显有美国亚太战略调整的大背景,势必将对中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产生复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第三届亚洲政党国际会议于9月3—5日在北京召开,这是我们党根据亚洲各国政党的要求和亚洲政党国际会议常委会的建议而举办的。这次会议是亚洲各国政党汇聚一堂,共商合作与发展大计的一次盛会;是亚洲各国政党顺应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适应亚洲区域合作迅猛发展的势头、寻求扩大政党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创举;是亚洲各国政党交流政治理念、寻求政治共识、增进理解与信任的重要论坛。从第一次马尼拉会议到第二次曼谷会议,直到今天的北京会议,亚洲政党国际会议逐渐形成为新形势下亚洲政党谋求发挥自身独特作用,促进区域合作与共同发展的新渠道与新机制。 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与会各国政党代表围绕”交流、合作、发展”的主题,就”地区安全与多边合作、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三个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达成了许多共识。这次会  相似文献   

11.
朝鲜半岛位于东北亚的核心地带,北部同中国和俄国接壤,东部同日本毗邻,西海岸距中国山东半岛的最短距离约190公里,南部距日本本洲岛180公里。朝鲜半岛不仅连接日本海和东海,而且连接亚洲和太平洋。因此,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亚洲的巴尔干半岛”。朝鲜半岛的这一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东亚地区大陆与海洋之间在文化交流、国际关系、经济合作等方面的交汇点与桥梁,在东亚乃至亚太地区具有特殊的地位与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9·11”事件后,亚太地区的范围迅速扩大到南亚、中亚、甚至西亚。从国际关系角度分析,亚太地区处于世界各类矛盾的焦点和战略重心部位,其中中美矛盾是各大国矛盾中最为突出的矛盾;美国的战略重点正在向亚太方向转移,由“欧洲第一、亚洲第二”向“亚洲第一、欧洲第二”过渡;亚太地区已构成世界安全最危险地带,其南部是该地区矛盾与冲突集中地带,亚太地区也是军备增长和核武装发展最快的地区。  相似文献   

13.
林东 《当代世界》2014,(7):34-36
<正>一年一度的"香格里拉对话"(又名"亚洲安全会议")终于在争吵中落下帷幕,全世界目睹了中国代表团反击美日发难的精彩片段,痛快之余不觉已笼罩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氛围之下。我们应当及时并认真地评估,香格里拉对话作为亚太地区政治军事风向标所释放出的战略信号。  相似文献   

14.
加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战略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与东北亚、中亚、南亚和东南亚等地区相接,共有陆海邻国20多个,是世界上陆海邻国最多、周边安全环境最复杂的国家之一。而东南亚地域则是中国陆海邻国中最多的地区,该地域既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又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与中国历史文化又有特殊渊源,因而成为中国周边环境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稳定周边”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首要的对外战略目标。发展与东南亚各国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对维护中国周边地区的稳定、促进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东亚、乃至亚洲和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发展,也正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里仅从国际关系层面上对加强中国与东盟关系的特殊意义做一宏观分析。  相似文献   

15.
尽管尚未形成一个广泛有效的多边安全合作框架,亚太地区自冷战结束以来一直保持相对稳定态势,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及各领域交流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地区安全与经济形势变化,安全挑战正日趋严峻且超越单双边管控范畴,对构建覆盖整个地区、综合治理各类安全问题的多边合作平台的呼声不断上涨。基于中国创建亚太安全新架构的倡议,笔者试图探讨以亚洲安全观为指导原则构建地区安全新架构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未来路径。中国自2013年以来为推动亚太安全合作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行动,标志着中国的地区安全角色正从传统的"参与方"向"积极倡导者"转变,为未来的亚太安全新架构建设夯实了基础。随着相关理念的逐步推广,未来地区各国有望以更大的热情和动力投入亚太安全新架构建设。中国作为亚太安全新架构的倡导者,需要根据未来地区安全形势的可能发展,合理规划构建亚太安全新架构的路径并提出明确而有力的阶段性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2014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继续前进。这一年,对内他以稳健进取的心态深化改革,力促经济调整步入"新常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打击腐败,用法治规范政治权力运行,各领域改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远超预期;对外他以开放自信的姿态处理国家间关系,不仅将足迹遍布亚洲、欧洲、拉美和大洋洲的18个国家,而且积极利用"亚信会议"、"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峰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美在亚太地区结构性矛盾的加剧,中美两国在亚太地区的安全竞争也日益明显。中美亚太安全竞争主要缘起于三个方面:中美亚太结构性矛盾是两国亚太安全竞争的战略动因,两国亚太安全政策的针锋相对是安全竞争加剧的直接原因,亚太地区安全热点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两国亚太安全竞争的催化剂。中美亚太安全竞争显著体现在安全观念、安全伙伴、安全议题、地区安全秩序等方面,会在全球、地区和双边三个层面产生影响。在全球层面主要影响国际安全格局和全球安全治理,在地区层面主要涉及地区安全秩序构建和亚太国家的战略应对,在双边层面则关系到中美两国关系的走向。对于中国而言,要加强中美双方在安全领域的沟通与合作,加强中美在地区层面的包容性合作,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安全伙伴关系建设。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世界瞩目亚太地区,中美在该地区的博弈与合作动向、中国南海问题、东北亚安全等都与美国等大国的介入及动作密切相关。与此同时,中国在不断探求解决之道。中国付出巨大的精力协调召开的杭州G20峰会,旨在为正在下行的世界经济注入强心针。亚太地区热点问题与G20峰会成为两个截然不同的例证,亚太地区的局势走向如何?面对全球的安全及经济压力,G20峰会是否能够凝聚共识、提振全球经济信心?本文特别邀请著名学者撰文分析,供读者参考分析。  相似文献   

19.
当前亚太地区的安全挑战主要有三类,即残余的冷战结构、结构性的战略冲突以及非传统安全问题。这三类安全问题本属于不同的历史时段,却同时出现在亚太空间中,从而造成了复杂的系统性安全困局。因此,是否具备同时处理三类不同属性的安全问题的能力,就成为评估和判断未来安全架构有效性与可行性的基本标准。由于亚太各国在冲突根源、理论准备、核心基础、建设目标和基本原则等安全架构建设的关键点上存在明显的分歧,必然导致在安全架构的建设过程中展现出明显的路径差异,最终形成六种典型的亚太地区安全模式,分别是同盟体系模式、东亚峰会模式、中美共治模式、亚信会议模式、次区域协调模式及东盟主导模式。根据以安全问题的类别和属性为基础生成的评估标准,对这六种模式、进行二维空间的落点象限排布,可以简单勾勒出未来亚太安全架构的基本谱系,从而对其未来发展图景进行宏观判断。  相似文献   

20.
方晓志 《当代世界》2013,(11):61-64
作为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南锚",澳大利亚对美国全球战略部署,尤其是亚太地区的前沿军事部署具有特殊的作用。随着亚太地区战略地位的提高,美国正在将战略重心向东转移,希望通过强化与澳大利亚的同盟关系,保持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而澳大利亚为提高其在亚太地区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希望借助美国的影响力,加强与美国在亚太事务中的合作。美澳扩大军事合作已经成为影响亚太安全格局变化的一个新的变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