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波斯湾上空的和平"曙光"伊朗核问题由来已久,错综复杂,牵涉到的国际关系和国家利益微妙敏感,围绕伊核问题的对话谈判也一波三折。2006年1月初,伊朗宣布恢复中止两年多的核燃料研究,引发国际社会的关切和忧虑。同年7月,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推动下,伊核问题被提交至联合国安理会。随后,美、英、法、俄、中、德六国官员多次举行会晤,寻求伊核问题解决方案。2008年7月以来,六国与伊朗举行多轮对话,但由于双方在铀浓缩、制裁等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伊朗核问题是近年来最复杂艰难的地区热点之一,谈判解决核问题虽然使该问题出现降温趋势,但真正通过谈判解决问题难度甚大。当前,伊朗与美国等六方围绕最终协议的核谈判已持续一年。2013年11月伊朗与六方就核问题达成临时协议后,有关各方就开始启动最终协议谈判。各方原定在2014年7月达成最后协议,但由于各方分歧太大,谈判最终后延四个月。到11月24日最后  相似文献   

3.
2012年4月14日,美、英、法、德、俄、中六国与伊朗围绕伊朗核问题的新一轮谈判在伊斯坦布尔举行.与会各方对此次对话给予积极评价,并同意5月23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继续会谈.在美西方与伊朗软硬对抗轮番升级、动武传闻甚嚣尘上之际,新一轮谈判在"十年来罕见的积极氛围"中开局,给人带来紧张形势有所转圜的感觉,伊核问题似乎向着缓和方向发展.然而,美西方与伊朗在暂停铀浓缩活动、解除制裁等核心问题上分歧巨大,双方互信严重缺失,巴格达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4.
周边     
《南风窗》2014,(6)
<正>韩日举行TPP预备谈判3月6日,韩国和日本在东京举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预备双边谈判。双方经过两小时的谈判,就商品、服务和投资等诸多领域交换意见。韩国要加入TPP谈判的话,需要获得12个成员国的同意。韩国已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参与TPP谈判的11个国家进行了第一轮预备双边谈判。韩国将从3月中旬开始与TPP成员国进行第二轮预备双边谈判。  相似文献   

5.
7月31日,伊朗敦促欧盟在8月1日前提出解决伊核问题的一揽子建议,否则将重启作为铀浓缩活动准备阶段的铀转化活动.欧盟回应伊重启核活动意味双方谈判终结,届时将把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8月5日,欧盟三国正式向伊朗提交一揽子建议,支持伊发展民用核能,但要求其终止一切铀转化、提炼和加工活动.  相似文献   

6.
中美知识产权谈判的回顾和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Rights,以下简称IPR)谈判是近两年中美关系中的一件大事。谈判历经多个回合,由于双方分歧严重而一度破裂,几乎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贸易战,但在最后一刻双方又戏剧性地达成了协议,从而避免了两败俱伤的后果。这次谈判集中于IPR保护的问题上,但对于两国的经济界产生了不小的震动,由于谈判是在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的,因此引起了各国的普遍关注。那么,中美产权谈判的背景是什么?双方为什么会一度举起贸易报复和反报复的武器?两国又为什么能在最后一刻达成妥协?  相似文献   

7.
<正>7月14日,经过艰苦的18天密集谈判,"伊核问题六国"[1]尤其是美国与伊朗终于就全面解决"伊核问题"达成了《联合全面行动计划》。由于"伊核协议"有力地维护了国际核不扩散体系,成功地预防中东地区爆发大规模战争,同时提供了一个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重大国际争端的有益经验,因此,它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  相似文献   

8.
美欧与伊朗在"伊核问题"上针锋相对、互不退让,经过10个多月的激烈争斗后,于6月初向伊朗提出了一个条件更加优惠的一揽子解决新方案.新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美欧,特别是美国对伊朗强硬立场的无奈,但同时也是布什政府以退为进,争取主动,为组建对伊朗制裁的广泛国际统一阵线新的外交努力.新方案虽使伊朗与美欧紧张关系得到短暂的缓和,但因"伊核问题"涉及到双方的根本利益,双方都难以做出实质性的让步,因此,估计双方的斗争还会持续,中东海湾地区围绕着"伊核问题"的紧张局势难以在短期内消除.  相似文献   

9.
<正>自2013年伊朗新总统哈桑·鲁哈尼上台以来,美国与伊朗关系呈现出解冻迹象,各国针对伊核问题也已进行了多轮国际谈判。奥巴马政府虽在协议有效期、法律约束力、取消制裁等方面上与伊朗存有分歧,但也表现出乐见其成的姿态。2015年4月2日,伊核谈判最终艰难地达成了协议框架,并期待6月底前完成细节谈判,从而叩开美伊关系缓和的大门。  相似文献   

10.
边界问题是中印关系中棘手的问题,至今仍是制约双方关系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和平谈判解决的进展甚微。从社会制度差异、地缘利益冲突、政治经济竞争等层面探究这一问题十分必要,但从政治文化维度解读,将裨益于我们对两国边界问题及谈判僵局的深刻理解。中印边界之争,表面上是两国领土主权之争,但牵涉的是两国民众心灵深处的政治文化认知差异,这些差异上升到国家认同的层面,使两国关系受到重大影响。在新时期,中印双方应加强沟通和理解,只有解决了"信任赤字"和"理解赤字"问题,才可能在边界问题谈判解决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1.
英国正式脱离欧盟后,英欧关系未来如何发展备受关注。在过渡期内通过谈判达成英欧关系未来安排是当前双方的头等大事,然而英欧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各自内部存在的制约因素,使得双方之间的谈判充满了挑战。尽管谈判不易,但英欧仍需力求达成协议,以避免"无协议脱欧"给双方带来难以承受的严重后果。可以预见的是,英欧经贸关系将在艰难中求索,而竞争与合作并存则是英欧安全防务关系的主要特点。英国"脱欧"倒逼欧盟进行必要的改革。在差异性一体化的趋势和框架下,英欧维系某种较为紧密的伙伴关系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12.
在加入WTO问题上,最近一年多来海峡两岸都有相当的进展。祖国大陆近日同澳大利亚及日本的谈判已告完成,签署了双边协议;同美国的谈判在双方达成《中美农业合作协议》后,也已进入了最后谈判阶段;在中国作出承诺开放金融和电信市场后,中国与欧盟之间有关中国加入WTO谈判的主要障碍也已经消除,双方谈判进程将大大加快。而对于台湾而言,自1990年1月提出加入GATT申请后,到目前为止已同包括美国在内的要求双边咨商的26个会员中的25个签署双边协议,与香港也已完成草签,加入WTO的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祖国大陆加入…  相似文献   

13.
2001年6月6日,美国总统布什发表讲话,称美国对朝鲜政策的评估已经结束,美国将恢复同朝鲜的谈判,就导弹问题、核技术和朝韩边境的朝鲜驻军规模等问题继续进行美朝对话。一个星期之后,即6月12日,美国与朝鲜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在纽约进行了接触。观察家们纷纷认为,这次接触充其量只是朝、美双方就今后会谈的程序性问题进行磋商,但毕竟显示出在中断了近4个月之后,美国和朝鲜之间的谈判又将重新开始。这是缓和朝鲜半岛局势所出现的令人鼓舞的事  相似文献   

14.
3月24日,联合国安理会15国一致通过关于伊核问题的1747号决议.决议敦促伊朗立即执行此前的1737号决议,加大对伊朗核和导弹计划相关领域的制裁,同时强调继续寻求通过谈判解决伊核问题.25日,伊朗强硬回应,指责新决议为"非法"决议,表示伊朗决不暂停铀浓缩活动,并决定部分中止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简称机构)的合作关系,直至该问题由安理会重新回到机构框架内进行解决.伊核问题再一次被抛到风口浪尖,牵动着国际社会的神经.  相似文献   

15.
<正>编者按台湾问题与两岸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出现了历史性转折,呈现出和平发展新局面。两岸双方在"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基础上建立了政治互信,循着"先易后难,先经后政"的发展路径,两岸通过海协会和海基会的协商谈判,签署了16项协议,达成了1项共识,可以说在短短4年时间里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特别是"三通"的实现和《两岸经  相似文献   

16.
第一、代表职工开展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区域性或行业性集体合同)。新建企业工会应就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等有关问题与企业主进行协商谈判,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劳动关系双方的行为,增进双方的合作,建立调节劳动关系的新机制,共谋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虽然双方都乐见"削核",但是"削核"的底线并不一致。莫斯科希望达成"战略均势",即"以最小开支维持与美国在进攻性战略武器领域的力量均衡"。而华盛顿宁愿将双方核弹头减到最少,以便通过发展反导系统等措施,实现美国"非均势"下的战略优势。  相似文献   

18.
"阿拉伯之春"爆发10年来,伊朗区域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引发美国加紧对其进行制裁打压.纵观过去十余年间美伊关系走向,围绕伊朗核问题谈判、核协议签署和毁约以及重返协议成为一条重要主线.伊朗核问题是美伊矛盾中非常突出的外在表现,但其并非影响美伊关系的核心因素,而是二者长期交恶催生的一个结果.值得注意的是,美伊对抗已经越来越违背各自的国家利益,两国对双边关系的反思迫在眉睫.美伊关系发展至今即使不是最低点,也已经是在底部区域.虽然两国在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上分歧仍存,但从大趋势来看,未来美伊关系有望好转.  相似文献   

19.
由于距离2015年在欧洲部署新反导系统还有5到6年时间,奥巴马大可把这一难题推给后任,而在当前着力解决朝核、伊核、与俄罗斯的削核谈判这三大核问题。  相似文献   

20.
2月4日,国际原子能机构通过了欧盟提交的决议草案,决定将伊朗核问题向联合国安理会报告.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将于3月6日把该报告连同有关伊朗核问题的实施情况正式报告给联合国安理会.一石激起千重浪,有关各方反应非常强烈,谈判、制裁、动武软硬兼施,心理战和恐吓战越打越激烈.大多数国家都主张通过外交谈判途径,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各国为此开展了频繁的外交活动,国际舆论也深表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