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现在是接近大学生分配的时候,社会和媒体开始关切今年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同时不少国际媒体也对于这一问题有相当的关注,相继对此进行了报道,这其实反映了这一问题所具有的重要性。这个问题其实一直存在,是已经在延续的现实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穆林 《青年探索》2007,(6):40-42
本文从经济学供需理论角度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和运行关系,探讨了大学生追求的"隐性价格"和企业追求的"显形价格"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大学生应对就业市场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3.
发挥好地方大学生干部的作用,提高干部队伍建设水平,一方面各级要切实加强引导,研究探索有效的教育、管理、培养和使用的办法,另一方面,作为地方大学生干部,也要提高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李明蔚 《前沿》2010,(4):181-183
生涯规划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认可。但具体的实证研究比较匮乏。笔者试图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探究大学生生涯规划对大学生职业获得过程的作用。本文是这一实证研究的一次预研究,根据河南某高校912名毕业生的调查,旨在了解大学毕业生对生涯规划的认识和需求,尤其是对生涯规划和职业获得过程之间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职业素养需求调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纲 《新东方》2009,(12):46-49
近年来,我国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更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党中央国务院、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加大了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支持力度,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了较好的客观条件。同时,教育工作者也需要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继续加大对大学生就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研究,以期帮助大学生从主观条件上增强个人实力,从而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6.
邹勇 《前沿》2012,(17):139-140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让越来越多的女性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然而市场经济环境下,女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她们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发展间接地反映着社会形势变化.结合女大学生的特点,针对他们的生理、心理变化和职业价值观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才能指导女大学生不断自我教育,重塑与完善其职业价值观,构建适应经济发展、社会转型时期的职业价值观,以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校教育培养学生的最终目标是服务于社会,这就需要大学生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也是高校教育成败的重要评价标准。通过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存在问题的剖析,提出应加强其承受挫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应变能力、反思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相似文献   

8.
柯楠 《青年探索》2004,(1):59-59
商业美术设计师、职业指导人员、注册会计师、报关员……这些持证上岗的人士备受企业青睐,提醒了在校的大学生: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等级证书要考取,企业青睐的职业资格证也要考!  相似文献   

9.
孙慧  袁珊 《青年探索》2023,(4):45-54
大学生就业是当前社会的热点议题,除外部就业环境外,个体就业心态和职业选择是影响就业与否及就业质量的关键。基于对广州高校大学生的实证研究,本文揭示了大学生的就业心态与职业选择的个体化特征,主要表现为高校大学生择业时普遍存在焦虑心理;“先就业后择业”为第一选择,关注择业过程中的心理感受;薪酬待遇仍是择业首选条件,同时也注重个人发展空间;一线城市成为多数大学生就业首选,具有发展潜力的内地中小城市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增大;体制内单位最受青睐;“佛系”“躺平”未成为主流,拒绝“躺平”、合理“内卷”成为大学生职场工作理性选择;创业方面,以满足个人兴趣为导向的创业动机凸显。针对大学生个体化的就业心态和职业选择,本文从加强思想引领,养成健康择业心理;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开展全过程的就业创业教育;因势利导,积极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多措并举,提升大学生就业综合能力等维度提出促进高校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周群英 《中国妇运》2004,(11):47-48
毕业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就是指用人单位在录用毕业生的各环节中,除妨碍正常生产、工作或依法不适合毕业女性的工种或岗位外,以性别为由歧视录用女性或提高对女性的录用标准而导致女性平等就业机会的丧失及其他损害情况。也就是指用人单位采取各种或明或暗的歧视手段,使女性在就业中丧失平等择业的机会。就业中性别歧视的表  相似文献   

11.
楼利明 《今日浙江》2009,(21):53-53
目前,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为了给大家生畅通就业需求信息渠道,解决长期以来形成的单位用人和人才求职信息不对称问题,  相似文献   

12.
曹晖 《理论月刊》2005,(6):108-109
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就业导向的五种学习观念:态度比才智更重要;思考力比记忆力更重要;专业化比非专业化更重要;学习能力比学习成绩更重要;学做人比学知识更重要。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大学生的学业成绩不低于甚至是优于男大学生,但在就业过程中却遭遇用人单位的歧视,致使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处于劣势.就业单位歧视女大学生是理性计算的结果,招聘女大学生可能给单位带来额外的成本,解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需要从法律和道德方面入手,但更要从经济方面入手,建立由社会分担女性生育成本,才能最终促进男女大学生的平等就业.  相似文献   

14.
金旺 《现代人事》2003,(10):38-39
“良禽择木而栖”,“玉在椟中求善价,钗在奁中待时飞。”这一直是很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大学毕业生就业不仅仅是一个个人问题,而且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普遍社会现象。那么,国外大学毕业生是如何就业的呢?  相似文献   

15.
潘英丽 《探索与争鸣》2022,(3):140-147+179
就业是中国最大的民生和新发展格局的核心。当前,我国主要面临当期低端劳动力过剩与高端劳动力稀缺、代际少子老龄化两类就业结构矛盾。尤其是当期结构矛盾减少了缴纳养老金的在职人数,加剧了代际结构矛盾。因此,缓解这两类就业矛盾要从改善当期劳动力结构入手。一方面,建议政府调整政策导向:将就业置于宏观目标首位;强化技能教育等人力资本投资;以优惠政策促进劳动密集型消费服务业发展和劳动互补型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另一方面,建议实施结构性就业政策:促进技能培训和劳务派遣相结合的现代消费服务公司发展,加快部分亏损国企集团内产业和就业转移、激励一些公务员下海创业,实现平稳有序、有组织的产业间就业转移。  相似文献   

16.
杨春郁 《前沿》2006,(2):195-197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存在就业难的问题,究竟是高校近年来的扩招制度引起的人才过剩,还是大学生追求收入高、工作轻松稳定、环境安逸舒适等高择业标准的影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究竟该何去何从?怎样才能更有效的人尽其才,均是关乎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高等院校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正确认识自身条件、适时调整择业期望值,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与人才市场动向就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政府也要担当起宏观调控作用。面对复杂的就业形势,能够做到毕业生、高校、政府三方面通力合作协调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一定会进入一个崭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17.
职业素养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必备的素质,不仅包括较强的专业技能,还包括职业规划、职业态度、职业行为、职业道德、职业适应能力等各方面素质。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还离不开社会资源的支持,更离不开大学生的主体参与。  相似文献   

18.
就业职业能力,大学生的软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田 《就业与保障》2006,(12):18-19
大学生职业能力缺乏系统、科学的规划;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的意识在一些高校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应的培训还比较薄弱;毕业生缺乏职业能力而无法实现就业的情况不同程度地存在……面对严峻的就业现状,日前福建省人事厅、教育厅等部门共同启动的“福建省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计划”,将告诉你学业之外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农村就业的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对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和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的心理倾向的调查分析,指出大学生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并就目前制约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障碍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通过市场机制调节把大中专毕业生这一重要人力资源配置到社会最重要和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去,已成为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本文从就业制度的改革呼唤建立就业市场,目前就业市场存在的问题及逐步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三方面进行了思考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