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共产主义理想是共产党员的人生航标,每个党员不能偏离这一航标;共产主义“全部工程”需要分阶段一步一步地实现,当前最重要的是按照党的十五大的要求和部署,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本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共产主义事业是空前伟大而艰难的事业,共产党员要矢志不渝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相似文献   

2.
1958年夏,在我国广大农村曾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当时,把它当作“初升的太阳”、“共产主义的伟大创举”、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金桥”。历史却证明,人民公社是背离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的,是没有生命力的,这种一哄而起、一蹴而就、一步跨入共产主义的组织形式是违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实事求是精神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为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已经奋斗了六十一年。党的十二大通过的文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并把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推向前进的伟大奋斗纲领。党要管党这一条,是党领导革命建设事业的根本法宝。按照这条原则,党的各级组织和干  相似文献   

4.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是《共产党宣言》中著名的科学论断。它反映了人类社会总的最终发展趋势。它是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所依据的真理和信念。我们应毫不动摇地坚信这一科学论断,促进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的近两百年间,在欧洲游荡的“共产主义幽灵”,如今已变成东方14亿人朝气蓬勃的宏伟事业。中国共产党人现在所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是在脚踏实地迈向共产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阐明了中国现在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未来发展方向。特别是他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仅为不确定、不稳定的世界与人类指明了正确方向,而且深刻地将复兴中华的民族梦和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梦相结合、相统一,并且实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天下一家”“世界大同”思想与当今时代发展趋势的高度统一和有机融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二大伟大的历史功绩之一,就是科学地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党的历史经验,实现新老干部的合作和交替,正确地解决了共产主义事业后继有人这样一个关系到党和国家兴衰存亡的大问题,这是我们党的一个创举。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都十分重视培养和造就革命事业接班人。列宁在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特别是在他最后几年的岁月里,非常重视这个问题。一九二二年,列宁明确  相似文献   

7.
共产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要使这一事业代代相传、生气勃勃地向前发展,必须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忠实可靠的接班人。这既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能否进行到底的关键问题,也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一、培养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全党面临的一项战略任务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始终把培养接班人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毛泽东同志以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洞察力,深刻地揭示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无产阶级政党建设  相似文献   

8.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虽然在上一个世纪即被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他们没有也不可能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理论开创的任务就留给了后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成是二十世纪中国人民的伟大创举,邓小平指出:“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中国社会主义的“特色“具有博大的境界和丰富的内涵。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别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的预见和设想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分析,预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他们把推翻资本主义社会以后建立起来的新社会,统称为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马恩设想的  相似文献   

9.
伟大的事业铸就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成就伟大的事业。8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疑是20世纪以来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之一,中国共产党人在伟大的创举中也铸就了伟大的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内核和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个为共产主义事业和国家独立、统一、建设、改革事业奋斗了几十年的老党员和老公民,我的生命是属于党,属于国家的。”这是邓小平同志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矢志不移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的高度概括。他在新的历史时期,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恢复了党的优良作风,并根据马列主义原则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提出了统一思想、整顿作  相似文献   

11.
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党建史上的伟大创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的以德治国,吸纳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以德治国的合理内核,同时顺应时代潮流,充实了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的丰富思想道德内涵。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这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国方略,也是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的伟大创举。  相似文献   

13.
春华秋实又一载,阔步前行开新篇。再出发,既要有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更要有一往无前、风雨无阻的意志。伟大的中国成就背后,是勇毅的中国精神。这勇毅,是追逐理想的坚定。“志不立, 天下无可成之事。”伟大的时代需要信仰引领,伟大的事业需要信仰支撑。新征程上,党员干部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身课题,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从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做起。  相似文献   

14.
边平 《前线》1959,(21)
在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二周年纪念日到来的时候,“列宁全集”中文版,已经出版了三十八卷。“列宁全集”中文版的出版,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列宁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库中,不可估价的思想财富。列宁的思想,在过去教育和培养了千百万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战士,引导全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2,(5):33-34
顾名思义,共产党就是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党,共产党的名称中就蕴含着共产主义理想的必然逻辑,共产党员就是立志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人。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硬道理。中国共产党章程开宗明义地宣布:“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6.
陈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五四”以后 ,他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从民主主义者走上了共产主义道路。一陈毅于1901年出生在灾难深重的中国。这时的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由于受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 ,陈毅在少年时代就萌发了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改造社会的愿望 ,树立了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伟大抱负。当辛亥革命的消息传来时 ,他毅然剪去辫子 ,后来他回忆此事时说 :“我当时还不懂得革命的政…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20,(1):5-5
“一国两制”是中国的一个伟大创举,是符合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符合澳门整体和长远利益的最佳制度安排。作为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一国两制”的前进道路不可能是平坦的,总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风险和挑战。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港澳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在宪法和澳门基本法的轨道上推进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8.
在近代中国革命的舞台上,曾活跃着一批为寻求救国真理而不懈奋斗的浙籍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他们是中国共产主义事业的伟大先驱。这一群体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原因和一般规律,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云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奋斗70多年,建立了永不磨灭的功勋。今年6月13日,是他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日,让我们缅怀他的光辉业绩、不朽著作、思想品德和崇高风范,激励我们的党,激励我们伟大的国家和民族。这对于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我们要学习陈云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不屈的革命精神,无论在任…  相似文献   

20.
我们党从建立的那天起,就是一个为共产主义奋斗的新式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党的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开宗明义地提出:“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并在总纲和党员一章中再三提到,共产党员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这就明白地告诉我们,共产党员要以信仰共产主义为根本,以献身于共产主义事业为天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