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省的西部地区有个贫困县叫通榆。在通榆有个贫困村叫强胜村。强胜村出名是因为穷,且不说那低矮的碱土房,也不说那七扭八歪的土院墙,就说这吃饭问题吧,全村总共才250多户人家,每年青黄时节都有半数的农户缺粮吃。种粮的却为口粮发愁,你说这让庄稼人的脸往哪儿搁?怪不得有人把强胜村戏称为“强活村”。  相似文献   

2.
高文财家住洮南市洮福乡福胜村。你听,这人名和地名里有“财”又有“福”,肯定错不了,可实际上,高文财在头些年是村里有名的穷光蛋,人送外号“熊人”。俗话说,穷富不留根,驴粪蛋还有翻烧的时候。近几年来,高文财盯着市场抓信息,科学种田显身手,嘿,你别说,他竟...  相似文献   

3.
我叫赵英惠,现任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木奇镇台沟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我所在的台沟村,历史上就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在中学读书时,当地流传一首“穷台沟,富北沟,不穷不富福来沟”的民谣,大人说、小孩唱,同学们平时也念叨。我一听这套嗑,就觉得抬不起头:穷是耻辱,我不想穷;台沟穷,可我要富。为了变穷为富,20世纪70年代末,我就闯出了山门,进抚顺、跑沈阳,三下江南、两去广州,80年代中期,我就成了村  相似文献   

4.
艾迪 《党课》2013,(11):99-101
我国自古以来有“富养闺女穷养儿”的说法,这有一定的道理。穷养还是富养,现在众说纷纭,我觉得各有各的道理,没有定论。在物质方面,我提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适当满足,适当拒绝”,过多满足和过度拒绝都不好,这可能算是穷养和富养的中庸之道吧。  相似文献   

5.
在那种信奉“穷则革,富则修”的年代里,“富”很有点儿“声名狼藉”。为了显示自己的“阶级觉悟”与“路线水平”,人们对于富几乎是退避三舍,唯恐划不清“界线”。于是乎,“恐富症”颇为流行了一阵子。那场“史无前例”的“穷折腾”,给人们的烙印也实在太深了,“越穷越革命,越富越反动”简直成了“绝对真理”。于是,为了“防修反修”、“永不变色”,人们自然要嫉富如仇,安贫乐穷。因为富是剥削者的标志,劳动人民不是剥削者呀,所以劳动人民就不能富嘛——这三段论“高妙”而又“严密”!  相似文献   

6.
富境亦有穷汉,穷乡也出富翁,贫与富不仅仅与所处地区相关。《中国青年报》就为我们报道了一则有关穷与富的新闻:河北省曲阳县教育局局长郝成学在一年半任职期间,存款逾100多万元,收受各种礼品价值60多万元,因涉嫌贪污被  相似文献   

7.
言论集萃     
《先锋队》2003,(10)
富时没有“富毛病”在深圳市龙岗区南岭村的展览室中,写着这样一句话:“穷时要有穷志气,富时没有富毛病。”胡锦涛同志来南岭村视察时,看了这条口号后说:这句话好。就是要倡导这种艰苦奋斗、不断进取的精神。无论是一个普通人,还是一个领导者,也无论是小家庭,还是一个大单位,都常常是穷时谦虚、努力、简朴、规矩。但一到富了,就会很快生出各种各样的“毛病”。因此,应当经常提醒不能生“富毛病”:富而不能“满”,富而不能“懒”,富而不能“奢”,富而不能“贪”。(汪金友)拒绝“泛市场化”企业用市场机制来调节一切,扩大市场机制的作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穷和富是相对的。今天穷队的生产和生活水平比富队要  相似文献   

9.
石品 《当代党员》2011,(6):27-2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马太效应”,穷的地区更穷,富的地区更富。破解这一难题的“金钥匙”在于互动创新,渝中区的“飞地经济”探索,可为我们提供三大启示。  相似文献   

10.
“穷气十足“和”富气十足”高峡太行山深处,有个穷县叫广灵县。全县212个行政村,人均收入200元以下的就有39个。县长张富文上任后,大家都眼巴巴地看着他怎样治理这个穷"家"。张县长有他自己的穷富观:"穷不可怕,怕的是浪费,为了将来的富裕.现在必须精打...  相似文献   

11.
“穷”和“富”是对立的两面,这两个对立面,在旧社会里存在过,在今天的新社会里也还存在着。但是,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穷和富。在旧社会里,穷和富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剥削所造成的。地主、富农占有大量土地、耕畜和农具;贫农则没有或有很少的土地、耕畜和大型农具。富有田连阡陌,贫无立椎之地。贫农、雇农只有租种地主的土地和出卖劳动力,受  相似文献   

12.
民谚曰:“饥寒起盗心,饱暖思淫欲。”穷也穷不得、富也富不得,怎么办呢?我们姑且别去管怎么办,仔细一想,这句不尽周全的谚语,又有它独到之处──至少,它讲了一种社会现象;至少,它道出了国民性格中的弱点──穷也穷不得、富也富不得。要改变自己的“饥寒”处境,一定要去做“盗”么?见不惯“富”,似乎由来已久,“劫富济贫”曾经被认为是义举。研究社会问题,能“透过现象去看本质”,那是不容易的。现象上,“盗”因“饥寒”而起,可是,“饥寒”又因何而致呢?不少学者早讲了,政治的黑暗、天灾,乃至自然条件差,都可能“使民…  相似文献   

13.
“庙穷方丈富”,是对企业穷困负债、经营者却豪华富有的戏称和针砭。一般而言,庙和庙里的方丈应是穷富共存、同损俱荣的关系,庙穷了,以庙为生的方丈何来奢富?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有企业实行两权分离以后,相当普遍地出现了“庙穷方丈富”的反常现象。一方面,企业资金短缺、负债累累,生产经营捉襟见肘,另一方面,经营者却发财暴富、收入惊人,不断追求享受和气派。企业买原料没有钱,却有钱为经理买房购车;职工领不到工资,经理们却照样豪华、奢糜。南京市纪检、监察部门对全市100家非正常亏损企业开展剖亏活动,发现案件线索113起,43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33人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有的企业挖出成窝的“蛀虫”。南京市的穷庙是这样,其他地方也大致如此。“庙穷方丈富”令人深思、发人深省,也值得我们深入剖析和探究。 在个人出资并直接经营的个体企业,当企业亏损或不景气时,业主随之困厄,  相似文献   

14.
正以前我们古胜村是地地道道的一类贫困村,不但没有产业,石漠化还非常严重。"靠山吃山,向山要地",越穷越垦,越垦越荒。年轻人在外地娶个媳妇回来都留不住,很多适婚青年都成了光棍,常被戏称为"光头山、和尚村"。1985年我外出务工,慢慢有了一些积蓄,但每次回家看到乡亲们都还  相似文献   

15.
在深圳市龙岗区南岭村的展室中,写着这样一句话:“穷时要有穷志气,富时没有富毛病。”令年4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来南岭村考察时,看了这条口号后说:“这句话好。就是要倡导这种艰苦奋斗、不断  相似文献   

16.
穷富辨     
社会主义国家穷,资本主义国家富,这在一些人眼里似乎是天经地义的.然而,只要我们用辩证的观点进行分析,就会发现,这种说法具有很大的片面性.一、对两类国家穷富状况要做实事求是的估计不能笼统说社会主义国家比资本主义国家穷有人问:既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比资本主义国家穷呢?这种提问,我认为是不科学的,不能笼统说社会主义国家比资本主义国家穷,只能说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穷.当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绝大多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些国家大多数是贫穷落后的.全世界经联合同确认的41个最不发达的国家,实行的都是资本主义制度.这些国家困难重重,政局动荡,财政短缺,债台高筑,  相似文献   

17.
穷是极地     
很小时就听过这样的话,人不怕穷,就怕没气象。 穷,作为一种财产的拥有,是最下一等的。多有者为富,少有者为贫,至无有者为穷。什么都没有,穷得底掉,吃了上顿没下顿,家无隔夜粮,一条裤子五人穿,家徒四壁,穷得叮当响。 穷和困字连在一起就走不出去了。穷,实在可泣,可怜,可叹。鸟穷啄,兽穷攫,穷字让人想到乞儿,想到匪,  相似文献   

18.
『再穷不能穷××』,这样的口号我们见得很多,也听得很多,已到了见多不怪、听多不惊的地步。但最近听到『再穷不能穷接待』的说法,心里却有一种别别扭扭的怪滋味。《半月谈》披露,粤西大部分地区,县财政开支非常吃紧,一些地方连办公经费都成问题。然而,无论多穷,接待绝对是穷不得的,少则每年几十万,多则每年数百万。在其他一些地方,这类穷财政、富接待的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相似文献   

19.
我叫老孝才,是东丰县小四平镇福胜村党支部书记。任职30年来,我在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同时,注重学习和应用科学技术知识发展我村的经济。近10年来,我们尝到了学科技、用科技的甜头,科技知识成了我们福胜村通向胜利幸福之路的金桥。我们福胜村人多地少...  相似文献   

20.
十多年前,农村有个叫得很响的口号:“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实践证明,这个提法是科学的,正确的。但不能由此得出务农必穷,农业只能稳不能富的结论。虽然农业是经济效益低、社会效益高、风险大的产业,农民在商品交换中处于不利地位,但务农并非必穷,发展农业也可以致富。从国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