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船长的智慧     
依人 《中国减灾》2010,(4):35-35
女孩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抛弃了她和母亲。母亲将女儿送进了一所舞蹈学校。高昂的学费并未吓倒母亲,她四处打工挣钱。7岁的女孩看见母亲整日忙碌和疲惫的身影,就会忍不住流泪。  相似文献   

2.
杨银禄 《同舟共进》2011,(12):33-35
康生早年就认识江青?传说江青的母亲李栾氏曾给康生家当过佣人,就在那时,康生认识了江青。汀青的母亲是否给康生家当过佣人无从考证。即使当过,那也是江青五六岁的时候。1972年夏天,江青与美国女作家维特克夫人谈话时(当时我在场)说:“有一年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我父亲因一件小事毒打了母亲,母亲忍无可忍,一气之下带着我离开了家门。”“我母亲要出去工作,因此我可以上学。”“诸城县一个有一妻几妾的姓孙的地主收留了我们俩。不久.母亲又找到了一份工作。这是一家‘破落地主’。”“在我只有五六岁的时候,我就试着走夜路去找我母亲。”  相似文献   

3.
生命回忆     
母亲是一个命苦的人。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一点。因为在儿时的记忆里,我就经常拿母亲和村里的其他女人相比较:别人在树荫下纳凉的时候,母亲却头顶着草帽在地里干活;别人还在黎明的梦乡酣睡的时候,母亲就已经去山下的小溪挑水去了,可以说母亲挑水的扁担发出的“咯吱咯吱”声响,是村里最苦难的旋律。  相似文献   

4.
我的母亲     
在儿时的记忆中,母亲非常严厉。 那时,母亲在我们村的小学当老师,在学校里,母亲的严厉是出了名的。但凡纪律不好的班级,都由母亲来当班主任,过不了个把月,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就会在母亲的手底下变得规规矩矩。  相似文献   

5.
《创造》2008,(5):40-41
“我找不到母亲,就拼命来救北川的老乡。救他们就是救我母亲,我想母亲能理解他的儿子。”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有多少个母亲,就有多少个爱的化身;世界上有多少个母亲,就有多少个催人泪下的动人故事。今天,我含着热泪拿起颤抖的笔,蘸着鲜血和泪水,记下我对母亲那锥心刺骨、刻骨铭心的愧疚,记下母亲对子女那泣血滴泪、感天动地的深情,以此来感动人世间所有会哭的有情儿女。  相似文献   

7.
读罢《民主与法制》杂志第6期《母亲为救女儿9年献血7200毫升》,文中母亲杨义芳的艰辛令人同情,勇气令人钦佩。19年来,母爱就像一座血库,让女儿在病魔肆虐中活了下来。杨义芳决不放弃、一心救女的勇气,让笔者联想到另一个感人的事:12岁的徐州男孩邵帅为身患白血病的母亲捐献骨髓,小小年纪就承担了很多他这个年纪不该承受的生命之重。  相似文献   

8.
母亲的溪流     
每个人的往事中,都蜿蜒着一条有关母亲的溪流。对母亲,谁都有最基本的爱,母亲给了我们生命。但这就够了吗?我想,对母亲该有深刻的爱,这其中既有母亲拥你在怀的熨帖,又有岳母刺字般的良苦用心。我始终认为,母亲那一代人的情感硬于我这一代。这与我们灾难深重的民族有着深厚的关系。母亲蹒跚涉世的脚步不幸踏上了被日本帝国主义烧焦了的土地,中国的历史充斥着悲哀,民族的百年忧患不能不强硬那一代人的骨骼。知道母亲的童年,是“文革”降临时,母亲因为是“地主的狗崽子”,失去了工作的权利。一天,我发现母亲坐在床沿上落泪。这是…  相似文献   

9.
明云 《协商论坛》2008,(9):59-59
自从父亲中年病故,家里所有的重担就压在母亲一个人身上。母亲没有正式工作靠打工维持生计。母亲的工作很不固定,营业员、保管员、保安、清洁工什么都干。有段日子,母亲一下打了两份工,白天干钟点工,晚上去医院照顾病人。没日没夜地干,无序的“时差”,让母亲日渐消瘦。  相似文献   

10.
给母亲     
田文江 《中国保安》2012,(21):71-71
在乡下,比河流、村庄和炊烟更动人的背景 是走入田野深处的母亲 顺着庄稼地,你一眼便能看见母亲 一年四季,母亲就像一棵不高的玉米  相似文献   

11.
年少的时候,我们不理解母亲,不懂得母亲那种只要儿女过得好就很满足的心情。对于母亲的关心和唠叨,总是抱着老大的不耐烦,以为她们年龄大了,不理解世事,纯粹是白操心而已。等到自己有了孩子并渐渐长大。要走上社会了,才发现,原来自己也和母亲当初的心情一样,心中装的全都是孩子,每每看着孩子在人生路上碰到一个个沟坎,心里就发急,恨不能替她们走完艰苦的路。  相似文献   

12.
秋结婚的时候,母亲就开始为她求神拜佛,保佑她生的是一朵“金花”(壮语占卜语:男孩儿)。母亲一趟一趟地到很远的深山里去,走几十里崎岖且人迹罕至的山路,找到据说“算得很准,许了愿就能应验”的巫婆,母亲总要从秋的米缸里掏几斤米,带上一小包茶叶过去,让巫婆施了法术,再拿回去让秋煮吃,她认为这样秋就能生一个男孩儿了。自打秋结婚以后母亲就忧心忡忡。秋没有阻拦母亲在自己的卧室里烧香并口中念念有词地忙乎,她甚至每一次都会把母亲煮给她的带着神灵之气的饭菜吃个一干二净,她知道只有这样母亲心里才能平静些。但过后秋忘不…  相似文献   

13.
母亲     
很久以来就想为母亲写点儿什么,但每每提笔劫难以落下,或许是因为母亲在我的心中太完美了,面对她,我的笔显得格外苍白笨拙。母亲是个医生,这是我一直引以为自豪的事。母亲凭着自己的学识以及热情的服务态度为病人精心治疗,不仅让偏瘫已久的老人能持杖而行,也使因中风面部抽搐的年轻人有了甜畅的笑容。有时随母亲到商店买东西,经常遇到病人或熟人与她打招呼或亲热攀谈,母亲也极耐心地倾听他们的话,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母亲这一辈子很苦很累。听说我出生的,因为妇产医院距家车需两个小时,而我两个哥哥需要照顾,父亲又每天加班至…  相似文献   

14.
小美 《协商论坛》2008,(12):60-60
自我记事起,一家人吃饭时,父亲盛的第一碗饭必先端给母亲。待母亲碗里的饭快没了时,父亲会轻声说一句:“还有饭呢,再添点。”母亲摇摇头说吃饱了,父亲就说:“那就来碗汤吧,你喜欢的丝瓜汤。”父亲拿起汤勺,舀了汤放在母亲面前。母亲也不谦让,安然接受。  相似文献   

15.
1966年10月10目,翟志刚出生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的一个小乡村。小的时候,翟志刚家里生活非常困难,父亲常年有病,几个哥哥姐姐成家早,重担都压在母亲一人肩上。童年就经历困难的翟志刚深深地懂得母亲的辛劳,从小就帮助家里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菜地每年春天都要重新翻垄耕种,翟志刚放学后经常来到菜地帮助母亲松土、撒种、除草。  相似文献   

16.
喻向午 《政策》2008,(12):50-51
7月下旬的一天晚上,我跟母亲打电话。还没有等我说什么,母亲就焦急地对我说,麻烦了,电视机坏了,马上就是奥运会了.这可怎么办?母亲对奥运会很上心,奥运火炬开始传递,她就一直在关注。有一次,我告诉她,在武汉传递的时候,奥运火炬要从我们办公楼临近的东湖路上经过。听了我这话,她一度打算来武汉看火炬传递.她说,我一个老太婆,不能挤,就站在你们楼上看。  相似文献   

17.
母亲这30年     
即使是平凡的人,身上也承载着历史,经历过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人或多或少会留下时代的印记,我的母亲就是其中的一个。母亲一生做了两件大事,一是种田,三是开店。母亲出身在农民家庭,从小就学会了干农活,农村集体制的时候,母亲和大伙一起种田,才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1978年,母亲已经30多岁的时候,农村实行了承包责任制,我家分到了5亩地。由于父亲常年在外工作,  相似文献   

18.
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巨人和英雄,名叫安泰,是海神波塞冬和地神盖娅的儿子。他的力量来源泉于大地母亲,只要身不离地,就力量无穷,所向无敌;但如果身体离开了大地母亲,就会失去生存能力。果然,神话故事中的安泰最后被人举在空中击毙了。  相似文献   

19.
面对那些因母亲或父母双双在监狱服刑而失去家庭温暖的孩子,难道让他们就这样流浪街头,走向犯罪的边缘?难道让狱中的母亲就这样整日以泪洗面,无法安心改造?难道让新的社会隐患就这样地滋生蔓延?河南省女子监狱的女狱警们没有忘记这些大墙外的孩子,向他们伸出了双手。  相似文献   

20.
希望与收获     
轮椅与我较早就有缘。母亲患脑溢血偏瘫时,我为她购买了一款"上奥"牌轮椅,送给在老家的妈妈,直到母亲康复,能拄拐步行。母亲去世后,轮椅就一直搁置在存杂货的小柴房。万万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