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问题研究报告(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特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圈的崛起,是当今世界区域经济竞争与发展的大趋势。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建设和发展武汉城市经济圈,是充分发挥武汉“龙头”作用、带动武汉城市圈和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科学决策,也是建设和发展长江中游经济圈、应对国内外日趋激烈的地区竞争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今后五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武汉市从小康走向基本现代化的转折时期,能否抓住西部大开发和长江流域开放开发的机遇,充分发挥武汉区位、市场、科教、交通和产业等综合优势,推动武汉与长江中游经济圈经济互动、互联、互补、互利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武汉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影响着  相似文献   

3.
在长江中游经济圈的范围内来分析该经济圈的经济互动对武汉产生的影响,有利于我们认清经济互动对武汉产生的影响,有利于我们认清经济互动对武汉经济发展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和可能面临的多方面挑战,有利于我们在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的同时增强武汉在长江中游经济圈内的中心城市地位。一、经济互动将给武汉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增强武汉的中心城  相似文献   

4.
武汉市的未来前景不仅关系到湖北,也关系到江西,关系到长江中游地区,也关系到全国发展的整体战略,所以,我为武汉建设长江中游经济增长核心区中心城市进一言。一、客观上的需要与可能不平衡发展是一个普遍规律,即  相似文献   

5.
武汉是长江中游经济圈即武汉经济协作区内城市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在长江中游经济圈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武汉与经济圈内其它城市因区位、发展条件、国家投资和长期积累等发展基础的不同,形成了以武汉为核心,其它城市为边缘的核心——边缘关系。这种关系的形成,一方面决定了武汉在经济圈内的支配地位,和承担带动经济圈内其它地市发展或为其发展提供条件和机遇的重任;另一方面也决定了其它地市共同支持武汉发展,为武汉发展提供发展空间、发展资源和必要发展条件的责任。由于核心——边缘关系的形成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武汉通过经济联系和经济合作,与经济圈内  相似文献   

6.
武汉享有中国地缘经济的“心脏”称呼,既有承东启西之便,又有汇南聚北之利。纵观武汉周围800平方公里的华中地域,武汉城市规模、经济实力、区位优势、科教水平都是最好的。在我国京沪汉和沪港汉两大“金三角”中,武汉都处于极其重要的交汇点。如果说,浦东开发开放,三峡工程开工上马是实现长江战略的两个支撑点的话,无疑,武汉的发展、武汉的开放开发就是振兴长江的第三个支撑点。历史和国际经验都表明,产出最集中,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是大江大河流域。最近,国务院高层人士和资深专家正在着手规划21世纪的长江发展战略,设想把长江这条巨龙划分为以上海为中心的苏浙皖经济区,以武汉为中心的湘鄂赣经济区和以成渝为中心的云贵川经济区。这一宏大的长江战略三极架构,更加突出了武汉在长江中游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使之与上游的资源开发、三峡工程和浦东的开放开发遥相呼应,打响了中国跨入21世纪的长江战役。  相似文献   

7.
一、如何认识和发挥武汉的区位优势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提法比较空泛,这只能作为长远发展的结果,很难成为目标。发挥武汉在湖北和长江中游经济发展中的辐射和中心城市作用是比较实际的。现代经济的发展,靠一个个城市孤立封闭地运行很难成功,必须发挥经济区域优势。从世界范围看,已逐步形成欧盟、东盟、北美贸易区等区域  相似文献   

8.
区位优势明显,资源丰富,工农业基础比较雄厚,这是长江中游地区经济发展所具有的优势条件。目前.长江中游地区在长江流域和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出发,从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第二、第三步战略目标出发,长江中游地区在长江流域乃至在全国的战略地位,或迟或早都必须凸现出来。因而充分发挥优势,壮大经济实力,改善投资环境,则是长江中游地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面临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一、开路架桥夯实基础长江中游地区的区位优势明显,从人们常常用“九省通衡”、…  相似文献   

9.
《小康》2015,(10)
<正>武汉、长沙、南昌,三个城市,谁是龙头老大,谁更有优势?虽然吵得很热,但更多呼声则表示需要务实行动,合作大于争锋。武汉,又称"江城",是中国湖北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中国国家区域中心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武汉城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定位的中部崛起战略支点城市。近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有两大变化:一个对安徽有了新的定位;另一个便是武汉在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地位得到巩固,比如《意见》有27处提到武汉,南昌  相似文献   

10.
包含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的长江中游地区,古来便是我国地理上的腹心和经济上的重域。独特的地理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相对雄厚的经济基础,决定了长江中游地区在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明确该地区的宏观地位,制定正确的地区发展战略,不仅是长江中游地区经济崛起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一、认识和发挥武汉的区位优势 在长江中游乃至中国中部的经济发展中,需要中心城市的带动和支撑。武汉作为这样一个中心城市,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应当承担起中国  相似文献   

12.
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必须以建设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为突破口,加快建设长江中游交通运输枢纽和物流快速大通道。武汉建设航运中心条件良好,但相比其他竞争城市,既有一定的优势,也面临严峻挑战。武汉航运发展相对滞后,主要原因包括基础设施落后、现代化程度低、航道通行不畅、船舶结构不合理、信息化建设滞后等。呼应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应从整合港口资源,加快基础设施、航道、船舶、信息化等建设,发展临港经济,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加快武汉航运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13.
《政策》2008,(9):23-24
武汉新港是长江中游的第一深水良港.是我省宝贵的港口资源。将武汉新港建成“内河航运的国际大港口”,对于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促进湖北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它是发挥武汉综合交通优势、建设武汉交通枢纽中心、增强武汉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聚散功能.促进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及长江流域东、中、西部地区经济互动,构筑武汉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基础框架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承接国际和沿海产业转移。加快发展湖北、武汉外向型经济的客观需要;是优化武汉港口结构、增强武汉港口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14.
从空间联系和经济发展趋势看,中部地区将成为我国一个具有比较完整经济体系的区域,因此,发展能够带动中部崛起的核心城市和核心区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如果只靠以武汉为中心的城市圈还不足以承担起支撑中部崛起的重心,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建设就是要抛开以行政区来划定城市群的做法,按照城市群发展的自然规律,通过构建城市间合理的空间关系,来推动城市群的发展,从而促进中部地区的快速崛起。要在做大做强武汉城市圈的基础上,加强武汉与岳阳、九江和信阳的经济联系与合作,共同打造和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带动中部地区的崛起。  相似文献   

15.
以武汉为中心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化扩散和集聚效应,加快城市群的建设,发挥城市群的带动作用,真正实现“中部崛起”,是武汉及其它长江中游城市共同面临的问题。我们认为,创新制度,建设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是实现长江中游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武汉是湖北的省会,长江中游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1992年,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发表后,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为沿江对外开放城市,享受沿海开放城市的同等政策。为了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武汉市委、市政府提出:全方位、多层次地扩大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开发、促发展,大规模地改造老武汉、建设新武汉,到本世纪末,使武汉形成钢铁、汽车、商贸和科技四城雄踞、城乡一体的新的城市格局,成为华中地区的经济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初步建设成为开放式、多功能、产业结构合理、科学技术先进、具有较高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这是  相似文献   

17.
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武汉市现有经济体量和人口体量最大,承载的国家战略最多,武汉应该定位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武汉的中心城市地位即核心价值可以定位于城市群的服务中心,发挥中心城市功能的模式应该是柔性的服务与辐射模式。  相似文献   

18.
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地区,西起湖北宜昌、东至江西九江、北至河南南阳、南至湖南株州,包括三峡东部地区、江汉平原、洞庭湖区、大别山东部地区、鄂东南地区及鄱阳湖区在内,网胳着湘鄂赣豫四省25个地市,其范围大体与武汉经济协作区范围相合,面积31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1亿。区域内江河纵横、平原辽阔、土质肥沃、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城市密集,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由于它位于我国内陆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联结南北的战略地位,也是本世纪末我国综合开发的19个重点地区之为了振兴湖北和长江中游的经济,1987年湖北省委、省…  相似文献   

19.
武汉是一座历史悠久而又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早在3500年前,商朝在这里建有万国商城。至明末清初年,得长江、汉水交汇之利,武汉已形成了汉口、武昌、汉阳三足鼎立的格局,居民填溢,货物山积,商贾云集,为天下"四大名镇"之首。从古至今,武汉以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独特的区位优势蜚声中外。特别是在中国近代,武汉数度成为全国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波澜壮阔、风云激荡的壮丽篇章。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武汉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重镇、物流中心、交通枢纽和教育科研基地。在未来的发展中,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武汉人民,正以改革者的魄力和创新者的勇气,朝着把武汉建设成为中国的钢铁、汽车和高新技术三大产业基地,建设成为金融、流通、运输、信息、科技五大聚散中心,建设成为开放式、多功能、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而豪迈前进。武汉有着"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在全国的经济发展布局中,居于"承东启西"的重要地位,亦是湖北经济发展的龙头。近年来,作为湖北的省会城市,武汉对周边地区经济的聚集力日益彰显,对周边地区经济的辐射能力大为增强。一个以武汉为中心的经济圈在长江中游日渐形成、日益扩大。它包括黄冈、黄石、鄂州、孝感、天门、仙桃、潜江、  相似文献   

20.
长江经济的战略发展是一个跨世纪的宏大工程。东有上海,西有新设的直辖市重庆,武汉作为长江中游与全国特大城市,如何把握自己同长江战略发展的关系,明确自己的角色地位,发挥大支点作用,以加快长江经济建设,推动长江战略目标实现,显得十分重要。一、武汉在长江战略发展中的战略角色定位武汉作为长江流域区的特大城市和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长江战略发展的优势地位与角色定位,既要放在全国经济未来发展大格局和长江战略整体中去考察,又要从长江战略性质特征规定性中把握。为此,我们提出长江经济发展的四个圈层构想,并在这一构想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