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梅 《支部生活》2005,(12):18-19
共产党员杨文运1990年从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昆明物理研究所,一直从事红外探测器的研究工作。他前后共参与过20余个型号和项目的研制攻关工作,担任过10余个项目的负责人,获得国防科工委科技一等奖两项,部级科技一等奖两项,部级科技二等奖两项,国家专利一项;两次获云南省国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1年被评为全国国防系统劳动模范,200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相似文献   

2.
中南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邱冠周教授率领创新团队创造发明的“铁精矿复合粘结剂球团直接还原法”项目获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他承担21项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增部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4项: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国家图书奖2项。  相似文献   

3.
邓栗 《新湘评论》2007,(1):60-62
钟掘,女,汉族,1936年9月出生,1995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教育部科技委副主任,国家学位委员会机械评审组副组长,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钟掘院士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近50余项,发表论文210余篇,出版专著4部。她创立的“极端制造”新概念,写入最新通过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则纲要》。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3项;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7项;并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女职工”等荣誉,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称号  相似文献   

4.
钟掘,女,汉族,1936年9月出生,1995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教育部科技委副主任,国家学位委员会机械评审组副组长,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钟掘院士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近50余项,发表论文210余篇,出版专著4部。她创立的“极端制造”新概念,写入最新通过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则纲要》。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3项;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7项;并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女职工”等荣誉,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称号  相似文献   

5.
中南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邱冠周教授率领创新团队创造发明的“铁精矿复合粘结剂球团直接还原法”项目获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他承担21项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4项;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国家图书奖2项  相似文献   

6.
邓栗 《湘潮》2005,(5):36-40
2005年3月28日上午,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华灯璀璨,百花簇拥。2004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全国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先进工作者黄伯云领衔发明的“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一举夺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结束了该奖项连续6  相似文献   

7.
中华赤子     
唐珍名  李璀 《新湘评论》2006,(11):56-58
[人物档案] 钟志华,车辆工程专家。曾任国家“十五”“863计划”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省九届政协委员。现任湖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工学部委员、湖南省侨联副主席等职务。钟志华多年来一直从事汽车设计与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主要研究方向为汽车碰撞安全技术、车身冲压成型技术和模块化轻量化汽车技术.先后发表论文120多篇.出版著作3部.SCI他人引用200多篇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部级技术发明和自然科学二等奖各1项,发明专利6项。获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GM(通用汽车)中国科技成就2000年度一等奖、湖南省光召科技奖等其他十几项奖励和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8.
方才  李阳  李殷 《新湘评论》2006,(5):49-51
夏家辉院士是国内外公认的我国卓有成就的人类与医学遗传学家。他的研究工作获科技成果奖21次,其中1次全国科学大会奖,5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次卫生部科技成果甲等奖,1次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他是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1999年获教育部长江学者成就一等奖,湖南光召科技奖,科技部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1999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和五一劳动奖章。  相似文献   

9.
杨敬东 《学习导报》2010,(21):38-39
湖南大学机械工程学科科技创新团队,之所以被称为一个自主创新的团队,是因为它拥有一批具有领先水平的自主创新科研成果。这个创新团队共承担国家级、部省级及企业科研200余项,项目总经费3.35亿元;完成科研成果鉴定85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各种科技奖励47项;获国家专利82项,其中发明专利47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共发表论文1800余篇,其中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629篇,SCI引证470篇。  相似文献   

10.
中华赤子     
钟志华,车辆工程专家,曾任国家“十五”“863计划”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省九届政协委员。现任湖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工学部委员、湖南省侨联副主席等职务。钟志华多年来一直从事汽车设计与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主要研究方向为汽车碰撞安全技术、车身冲压成型技术和模块化轻量化汽车技术,先后发表论文120多篇,出版著作3部,SCI他人引用200多篇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部级技术发明和自然科学二等奖各1项,发明专利6项。获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GM(通用汽车)中国科技成就2000年度一等奖、湖南省光召科技奖等其他十几项奖励和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1.
苗遂奇 《党建》2005,(6):14-15
今年59岁的贾继增是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博士生导师、“973”(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他从事农业科研工作30多年,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集体奖),三等奖1项,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曾获国家“五一”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农业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今年“五一”,他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他为我国的农业科技进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的一言一行都体现出先进性。平常时刻看得出来1965年高中毕业,凭着对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的决心和对农业科…  相似文献   

12.
夏家辉院士是国内外公认的我国卓有成就的人类与医学遗传学家。他的研究工作获科技成果奖21次,其中1次全国科学大会奖,5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次卫生部科技成果甲等奖,1次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他是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1999年获教育部长江学者成就一等奖,湖南光召科技奖,科技部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1999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和五一劳动奖章  相似文献   

13.
正【人物档案】邵安林,1963年7月生,现任鞍钢矿业集团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东北大学工学博士、中国铁矿业中长期发展规划领导小组组长、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会长。他长期从事贫铁矿开发技术与工程管理工作,主持攻克了贫铁矿开发关键技术瓶颈,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贫铁矿开发技术体系,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学技术特等奖1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19项,国家级管理创新一等奖2  相似文献   

14.
[人物档案]官春云,男,蒙古族,湖北荆州市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官春云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948项目和省部重点项目1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部一、二等奖4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获发明专利奖2项。此外还获科技兴湘奖、袁隆平农业科技奖;并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湖南省优秀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和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培养了大批人才,计博士后12人,博士25人,硕士15人。  相似文献   

15.
[人物档案]官春云,男,蒙古族,湖北荆州市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官春云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948项目和省部重点项目1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部一、二等奖4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获发明专利奖2项。此外还获科技兴湘奖、袁隆平农业科技奖;并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湖南省优秀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和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培养了大批人才,计博士后12人,博士25人,硕士15人。  相似文献   

16.
吴宁小档案:1964年8月出生,成都人,中共党员,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洪堡学者、博士后。现任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党委副书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所学位委员会主任,乐山市人民政府科技副市长。兼任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中国植物学会理事、四川省青年联合会委员、成都市委市政府科技顾问团顾问和《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主编等10多个社会学术职务,曾获四川省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等10多项大奖。主持包括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出版或合作出版专著6部。  相似文献   

17.
李言荣小档案:1962年7月生于四川射洪县。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现任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院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材料学会常务理事,《功能村料》编委。已发表论文1OO多篇,申请国家专利9项,已获得3项专利和1项专利授权;出版《电子材料导论》《统编重点教材》、《材料物理学》《博士生教材》、《军用电子材料》等3本著作。获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防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扭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防973t重大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5年,被评为“四川杰出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8.
3月28日,人民大会堂。国家科技奖励大会正在举行。空缺了6年的技术发明一等奖终于有人“问鼎”!一时之间,获奖者黄伯云及其科研团队备受瞩目。黄伯云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获奖团队又是怎样的一个团队?  相似文献   

19.
长葛市人民检察院紧紧围绕一个“力”字做文章,全面提高检察建设,各项丁作取得了优秀成绩。在2005年许昌市检察院组织的业务技能比武竞赛中,该院获得了知识竞赛二等奖、辩论赛二等奖、技能赛一等奖、综合成绩第一名的优异成绩,2006年长葛市检察院被河南省检察院评为先进基层检察院.  相似文献   

20.
王明孝,兰州军区某测绘大队大队长兼高级工程师。入伍近50年来,他始终矢志打赢、献身国防测绘事业,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先后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6项。他个人先后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荣获四总部“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被表彰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和2011年“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新闻人物”;被兰州军区表彰为“优秀科技工作者”、“学习成才标兵”、“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先进典型”;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