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我国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行政许可法》规定,我国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有七项:许可法定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便民原则;权利救济原则;信赖保护原则;许可不得转让原则;监督原则。这些基本原则鲜明地体现了我国行政许可法的现代行政精神。  相似文献   

2.
要使政府采购有效进行 ,必须遵循政府采购的原则 ,这些原则包括 :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有效竞争的原则 ;防腐倡廉的原则 ;物有所值的原则 ;国内产品优先的原则 ;推动国内竞争 ,促进产业发展的原则 ;维护公共利益的原则。要加大宣传力度 ,制定法律法规 ,加强监督 ,才能保证遵循政府采购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是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基本原则,反映了刑事诉讼的基本规律,对刑事诉讼的全过程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在刑事诉讼法再修改时,就刑事诉讼基本原则而言,应修改完善的有:增加人权保障原则;确立无罪推定原则;确立刑事程序法定原则;确立一事不再理原则;完善辩护原则;废除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增加国际法优先原则。  相似文献   

4.
与时俱进的关键是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就是一系列制度创新的过程,它是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制度创新必须遵循一些原则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法制先行原则;民主参与性原则;回避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内在制度与外在制度共同创新原则。  相似文献   

5.
处置群体性事件是一项政策性与技术性很强的公安工作,必须将战略与战术运用相结合,侧重于战术运用,重点把握六项原则:信息优先、及时预警原则;快速反应、提前备警原则;大兵压境、以压促缓原则;统一指挥、协调有序原则;综合施策、因势利导原则;依法处置、效果最优原则。  相似文献   

6.
按照全程性、有效指引性、普适性三个标准建构,刑事政策的基本原则有:科学原则;法治原则;人道主义原则;合理原则。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高校马列基础理论公共课中的一门重要必修课,主要是在教学中贯彻了“五个原则”。这五个原则是:一、学术自由和宣传有纪律的原则;二、课程的客观性、科学性原则;三、两个特色”即公安特色和专科特色的原则;四、教师素质不断提高的原则;五、生动活泼的教学法原则。  相似文献   

8.
侦查原则是侦查主体行使侦查权的准则,是刑事侦查阶段独立适用和特有的原则.合法原则要求侦查主体、侦查行为合法;客观原则要求侦查机关尊重客观事实,查明案件真相;公正原则要求侦查行为的过程和结果公正;效率原则要求以最小的司法资源投入获取最大的侦查效益;适度原则要求采用强制措施和专门的侦查方法适当;科学原则要求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解决案件中的专门问题.合法原则是刑事侦查的基础性和根本原则,客观、公正、效率、适度、科学原则是刑事侦查原则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主要体现在其原则、目标、内容和教育途径上。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原则包括:主体性原则、活动性原则、疏导性原则、渐进性原则。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包括:促进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发智力、促进能力发展;培养学生主体性,形成完善人格;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与特长。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内容体系:认识自我;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压力管理;团队精神;生涯规划;学会感恩和学会创造。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体现于判断鉴别、策略训练、反思体验三个教育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人格权法的基本原则是人格权法最基本的问题之一;我国人格权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人格权神圣原则、具体权利法定原则、自动取得原则、权利相容原则和有限流转原则。  相似文献   

11.
海峡两岸司法互助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的签订对推动两岸司法互助具有重要的法律价值和意义。与之前两岸签订的有关法律文本相较,该协议文本内容规定的司法互助具有综合性、制度化和去政治化的特点。协议的签订并不意味着两岸司法互助步入法律正轨,协议的性质及其内容本身的筒约性,两岸不同的法律文化和诉讼制度,以及台湾的政治格局都将构成对协议内容实现的诸多障碍。应关注协议签订后的两岸后续行为,以促成协议内容的法律化,推动两岸司法互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1950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在婚姻自由和夫妻权利平等等方面赋予了女性法律主体地位,实行男女平等的基本原则,这是几千年来婚姻制度领域的根本性变革,这种根本性变革引起了源于父权制特权的乡村干部、婆婆、丈夫等的顽强抵抗,这些势力单独施虐或二者、三者合伙施虐都可能造成妇女自杀或被杀的惨剧。同时,性别又与阶级、民族、国家等因素密切关联,三者交织在一起,更加剧了妇女自杀或被杀问题的错综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
As an innovative approach of social governance mechanism under the good governance perspective, purchase of services is currently the necessary requirement of transforming government functions and constructing the new government-society relationship, and it is also the important way of stimulating the vitality of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meeting the public needs. Since China’s purchase of services system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how to establish a cooperative relations of independent, equality, mutual trust between government and society to promote the achievement of expected effectiveness of purchase of services policy, and it has become currently the core issues of constructing new government-society relationship.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there exist government being community, the lag of legal system and lack of mutual trust and other multiple characteristics and practical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government-society relationship of purchase of services; and then based on the analysis for its roots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ood governance theory, the paper creatively introduces contract spirit and kindness system and seeks the effective ways to construct a new government-society relationship of firmness and flexibility from the structural reform, legal system construction, mutual trust mechanism and other aspects, so that making purchase of services truly become an innovation of social governance mechanism.  相似文献   

14.
宪法之于宪政以及宪法、宪政、宪法关系间之交互关系,是近年来中国宪法学界广为关注和讨论的问题。宪法为何物,宪政系何义?宪法学界的探讨和认识在不断深化。宪法是民主国家之政治根本组织大法,是法制体系中的最高法与“先行之法”;宪政是民主政治的宪法范式化、是宪法规范下实践中的民主政治运作模式;宪法关系是宪政主体之间依一定的宪法事实,依宪法规定而发生的宪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亦即宪政权利(含“权力”)与宪政义务关系:“法治”系由宪法、宪政派生而来,其基本价值与实证精神系由“宪法关系”实践之所彰显和承载。  相似文献   

15.
刑法上的事实同居,指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二人未经登记而自愿持续共同生活两年以上的事实状态。事实同居广泛存在于现实中,其本质特征是双方物质上及精神上的相互支持以致不分你我,具备了法律婚姻的实质要件。与民法的注重形式要件不同,刑法认定犯罪侧重于实质要件。法律婚姻的效力在刑法上也适用于事实同居,如财产的共同共有权利、同居义务、相互抚养义务,从而影响财产犯罪、遗弃罪、强奸罪、重婚罪的认定。  相似文献   

16.
现代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 ,出现多起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纠纷 ,矛盾激烈者甚至诉至法院 ,寻求司法权的干预。社会各界对此类案件的性质理解各异。本文认为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应置于一定的时空中作具体分析。入校时主要是民事法律中的合同关系 ,在校期间主要是内部管理关系 ,离校时主要是行政法律关系。依据法律关系的不同性质寻求解决纠纷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法律实证主义是现代法律哲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包含的实在法理论、法律体系理论与法律效力理论对法制建设非常重要。当前我国对法律实证主义哲学包含的理念缺乏关注,导致在刑事诉讼法再修改问题上出现诸多弊端,如:诉求抽象人权过多,关注宪法基本权不够;关注法律原则或法律理念过多,关注法律规则和法律技术不够;关注规则设置过多,而关注规则效力不够。当前刑诉法修改在即,关注法律实证主义之于法制构建的理论贡献已成为刑诉法学人亟需面对的又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18.
逃犯移交是海峡两岸之间开展最早、也是目前最主要的司法互助事项。《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将"逃犯移交"称为"遣返刑事嫌疑犯或刑事犯",并专条规定了"人道、安全、迅速、便利"的原则等内容,但是对其基础和核心的原则却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中国区际刑事司法互助中的逃犯移交与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中的引渡,性质不同,但问题相似。在参照国际惯例时,既要考虑两岸在政治经济和司法制度上的巨大差异,更要贯彻"一国两制"原则,同时还要在保障人权和防止罪犯逍遥法外之间掌握平衡。  相似文献   

19.
两岸刑事诉讼法律制度在罪与刑、证据制度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或冲突),导致两岸对跨境犯罪的合作打击工作不力,不利于保障海峡两岸人民权益和维护两岸交流秩序。我国大陆地区应当在适合国情的基础上,有效借鉴台湾地区的有益经验,有效解决两岸刑事法律制度冲突。同时,认真贯彻落实《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逐步制定《区际冲突法》,加强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协助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为了遏制犯罪,维护"一国两制"下的社会繁荣与稳定,有必要建立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和区际司法协助制度,就跨法域犯罪的特定对象的情报通报、交换,代为取证,代为送达刑事法律文书,协助缉捕移交案犯,代为执行相互请求的刑事裁决.根据海峡两岸刑事犯罪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对待两地犯罪的执行,应当坚持我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所应当遵循的原则,坚持和发展依靠民间组织的中介作用推动两地犯罪执行程序建设的做法,探索判决裁定的互相承认问题.并从有利于被判刑人的改造、减少司法成本、保障被判刑人的合法权益等角度,探索已决犯的移管问题和执行完毕的通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