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白色花猫一只,母,一岁,营养中等,体重约1.5kg,于1988年4月9日来诊。 临床症状 腰部麻痹,后躯不能站立,呈犬坐势,强行驱赶时后肢拖曳行走,精神较差,触诊发现肠中有粪结(似红枣大),左后肢肌肉部分萎缩。体温39.1℃,呼吸37次/分,心跳147次/分。随决定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安顺市东关公社大龙潭大队,户养一头6岁水公牛,在田埂放牧时因路滑跌入土坑内,右后肢扭伤,不能站立,来我院就诊。检查:该牛卧地不起,右后肢比左后肢长,人提其尾根强行站立,后躯偏向健侧,患肢稍伸向前外方,各关节微屈曲,不敢负重,右髋关节部及右后肢冰凉,股二头肌前方向内凹陷,大转子位置较对侧肢稍后,按压髋关节部无明显痛感,患肢他动运动无抗拒反应,后推驱使其运步,呈三脚跳跃前进,据此诊断为髋关节后方脱位。  相似文献   

3.
胸壁穿透创的气胸,一般采用注射器抽吸。笔者曾用患畜自身排气法治愈一例。 (一)病例介绍 1984年8月18日,夏河县那义乡一合尼大队苏呼昂村的1匹4岁黑骟马来站就诊。主诉:该马于7天前被牛抵伤,在某畜牧站门诊部看了5次未治愈。临床见症:精神、食欲欠佳、膘情中等、右侧胸壁第8~9肋间、胸外静脉上方约4厘米处,有3×2厘米的创口(是某畜牧站门诊部缝合时留的引流口),空气自由出入胸腔、并流粉红色泡沫。呼吸浅表,60次/分、脉搏44次/分、体温38.5℃。内创口被部分缝合的外创口所复盖,形成内外创口斜对。胸下有30×25×5厘米渗出性肿块、指压呈面团状。 (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水牛耻骨联合分离及坐骨骨折,8个月后恢复役力,临床罕见,现将所遇一例报告如下,仅供参考。病史与症状 我县东堡乡姜村黄定华家饲养的3岁母水牛,营养良好,体重约290公斤。1984年7月21日早晨放牧时不慎从高约3.5米的陡坡上跌落至一坑内,臀部先着地,两前肢爬于坑壁上,左后肢外展,右后肢屈于腹下。在人力帮助下立起,左后肢伸向前外方,不敢负重,行走时右后肢向外划弧,轻轻点地,近似三肢跃进;他动骼关节时发出“咯嘣”的钝性响声,直肠检查时因患牛狂动不安,恐加重损伤,而未强求,暂先按髋关节扭伤治疗和让患牛安静休息。7月25日复诊,患牛已3天不食不反刍,卧下困难,起立需人  相似文献   

5.
1988午9月20日,木店乡历某饲养的2月龄犊牛因患痢疾,经本村兽医用痢特灵0.1g/片×20片一次内服,每天1次,连用2天后患畜烦燥不安,不食,后肢不能站立,口流白沫;病畜体温39.5℃,心跳109次/分,呼吸56次/分。确诊为痢特灵中毒。  相似文献   

6.
1988年6月10日下午,8331号母牛在从运动场赶往产房时,由于该牛性情暴烈,途中突然跳跃铁门,其左前肢肘部与胸肌连接处被一条20号的钢筋刺入40cm,造成肌肉撕裂呈狭窄的盲管伤。伤口污染严重,随采取了清创、止血及抗感染措施。11日发现左前肢胸腹部及背臀部和乳房部皮下严重气肿,伤部亦肿胀严重并有腐肉样坏死肌肉,患部分泌物为淡棕色,呈血性泡沫状的混浊液,有腐臭味。经查患畜体温39.8℃,呼吸72次/分,心跳152次/分,呼吸困难,食欲废绝,确诊为急性气性坏疽。  相似文献   

7.
奶牛产后瘫痪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但奶牛产前瘫痪病尚不多见。患牛体重约800kg,应产第3胎,一个泌乳期产奶量约5000kg以上。平时每天喂骨粉约20g,产前1个月内没喂骨粉。产第2胎时曾发生过产后瘫痪病,经补钙300g而愈。经查:患牛鼻镜无汗珠,大便稍干,精神沉郁,营养中上,起立时后肢无力,站立时后躯肌肉颤抖,卧地时头部弯向左侧腹部,呻吟。听诊:胃蠕动每2分钟1次,力弱。心音亢进,呼吸浅快,肺音粗。体温38.6℃,呼吸40次/分,脉搏70次/分。  相似文献   

8.
该病是由羊狂蝇幼虫寄生在羊额窦内引起的昆虫蚴病。笔者在1985年9月遇—9月龄的绵羯羊患病。患羊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体温39.4℃,脉搏100次/分,呼吸21次/分,可视粘膜淡红,有分泌物,运动失调,头弯向一侧旋转或发生痉挛、麻痹,听、视力降低,后肢举步困难,有时站立不稳,跌倒而死亡。 剖检 血液稀薄,色淡红,全身淋巴结肿胀,呈紫红色,切面多汁。蛛网膜、大脑沟出血。左角根部的额下有18毫米长的羊狂蝇幼虫一条,并有黄白色脓汁形成包囊。大脑叶有高梁粒大的溃疡灶。取淋巴结及颅  相似文献   

9.
我县耕牛因饲料关系,瘤胃臌胀病较多见。为了抢救病牛,有时农民在牛的肷部乱穿刺,常引起局部感染化脓,致使腹膜与瘤胃粘连。笔者自1976年以来,采取剖腹扩创,剥离粘连组织,切除部分瘤胃和腹壁坏死肌肤,造成新鲜创缘,缝合胃壁和腹壁的手术治疗方案,共治6例,取得满意效果。 (一)手术方法 1.保定:取右侧横卧保定,将两前肢和右后肢用倒牛绳集于腹下,左后肢用麻绳稍牵引至臀后,系于临时打的木桩上,以利平展左腹伤口。  相似文献   

10.
陕县张村乡一只西德长毛兔,日趋消瘦,于1985年11月1日前来就诊。 临床症状 该兔精神欠佳,被毛无光,机体消瘦。体温38.5℃,呼吸65次/分,心跳110次/分,可视粘膜苍白。腹部触诊可感到腹腔内有一拳头大的较硬疙瘩,挤压时有移动,初诊为腹腔肿瘤,随以手术治疗。 手术过程 将兔右侧横卧保定,选择最易暴露瘤体的左腹中部为手术部位,取常规腹腔手术。逐层切开腹壁,以食指伸入腹腔探查,在前部肠系膜部摸到一有弹性的肿瘤物。用两食指将瘤体托出体外,其外观形似大脑,约150克重;瘤体外包被膜,表面较平滑,呈淡黄色,瘤体上分布有较丰富的血管,主血管连  相似文献   

11.
治疗牛后肢闪伤病一般多采用针刺大胯、小胯、大转子等穴,但对骚动不安的牛,常出现针刺部位不准或损伤骨节的现象。因此我们改用针刺后通膊穴,配合血针肾堂穴,共治疗5头牛,轻的针一次,重的针二次即愈。  相似文献   

12.
1986年7月,我校附属兽医院收治一头患网膜疝的黑白花的壮龄奶牛。 现症检查 该病牛精神高度沉郁,结膜潮红发绀,脉搏细弱,呼吸促迫,心跳108次/分,呼吸50次/分,体温39.5℃,腹部膨大,左、右肷部隆凸,叩诊呈鼓音,于右侧肝区叩诊有明显的钢管音。两侧鼻孔流出粪水,无腹痛表现。怀疑真胃捻转或肠梗阻,决定剖腹探查及治疗。将病牛于二柱栏内站立保定,常规消毒,作左侧腰旁神经干传导麻醉,施行瘤胃切开术,取出瘤胃内容物,同时从网胃内取出铁钉、铁丝22根,闭合  相似文献   

13.
发病情况 1985年5月5日,发现患牛后肢跛行,经注射安痛定病情未见好转,晚上发现左股部肿胀,并逐渐扩展到左荐臀部,阴道口有污江色液体流出。当晚病畜死亡,病程约8小时。 剖检变化 患畜尸僵正常,左股部至荐臀部显著肿胀,患部肤色紫红,阴户肿胀。肿胀部触诊,有海绵样感觉和捻发音。皮下和肌间结缔组织有多量淡黄色、红褐色液体浸润,并有大量气泡,肿胀部位切开时有腥臭味,肌间略呈暗红色,骨盆腔浆膜和子宫水肿,有大量淡黄色、红褐色液体流出,生殖道粘膜面有污秽带恶臭的粘绸物复盖。脾略有肿大,淋巴结水肿。  相似文献   

14.
临床症状 病初患牛极度不安,食欲废绝,全身肌肉震颤,回头顾腹,有磨牙现象。随之精神沉郁,低声呻吟,心率渐弱。脉搏112次/分,体温38.7℃,左腹部稍感充实。病前期仅排少量粪便,并带有肠粘膜。中后期未见排粪。可听到瘤胃微弱摩擦音,腹围日渐增大。直检,肠道干燥空虚,可明显感到肠壁菲薄,腹腔右侧可触摸到袋样、充满气体的气囊,直肠粘膜脱落。经多次治疗,病情无任何好转,终因心力衰竭而死亡。  相似文献   

15.
蚌埠市军分区西德牧羊犬1只1.5岁,公,体重45kg。主诉:病前数日多喂牛排骨。病初食欲不振,近3天未排粪,无食欲,好动不安。于1991年6月10日来院就诊。经查体温39℃,心跳110次/分,呼吸80次/分,腹围稍增大,精神一般,偶有排粪动作但无粪排出。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一例较罕见的母水牛角心的鳞状细胞癌(角癌)。 (一)临床所见 本例为贵州省石阡县北塔公社雷屯大队一社员户养的本地水牛,雌性,13岁,褐色。该水牛既往健康,畜主购进后曾生过四胎。1979年畜主偶然发现左角后缘的角质外壳出现纵行的条索状凹陷,状似朽木。之后,病灶发展逐渐增宽加长,以至角的外形出现明显变化。1981年底以后,左角角根部出现痒痛感。病牛常以角根在树干或岩石的尖锐突出部上摩擦。1983年8月23日初诊:患牛体温38.7℃,脉搏46次/分,呼吸24次/分。营养中等,体重约340公斤。饮食欲、反刍、排粪、排尿均未见异常。粪检发现少量肝片吸虫卵。左角根前下方见有一儿头般大小的肿块,24×21×17厘米,占据左颞部及腮部,向前达左眼  相似文献   

17.
牛吃黑斑病红薯引起的中毒,用输氧疗法试治两例,收到满意效果。 病例 博爱县柏山乡社员焦某饲养的两头母牛犊(大的1.5岁,体重500多斤,小的1岁,体重400多斤),1984年4月24日同时发病,来院就诊。临床检查:体温39.3℃,心跳94次/分,呼吸49次/分,肺部有湿罗音。饮食、反刍停止,口鼻流涎。经询问畜主,两牛均吃了有黑斑病的红薯,即诊断为牛红薯黑斑病中毒。首先进行对症治疗。次日两牛病情继续加重,心跳每分钟在110次左右,伸颈张口,呼吸极度困难。  相似文献   

18.
(一)病例描述 1.乳牛多发性浆细胞瘤:1982年2月,某牧场447号荷兰母牛(11岁)左后肢跗关节外侧及左腰角擦伤,感染化脓,以后右膝关节上外侧出现局部肿胀,逐渐增大。患畜食欲下降,结膜苍白及轻度黄染,至10月底右下肢远端水肿,并逐渐向近端蔓延。随后水肿扩展至左后肢,患畜卧地不起,被迫淘汰。 剖检见尸体高度消瘦,可视粘膜黄染,两后肢皮下淡黄胶样浸润。右膝上肿胀处,肌肉化脓坏死及广泛出血,左腿肌肉亦见坏死及出血。腹腔内骨盆入口及直肠周围有胡桃至拳头大淋巴结11个。肿大淋巴结淡红灰白色,椭圆形,表面光滑,质度柔软致密。切面结构不显,均匀灰白鱼肉样,个别淋巴结见针头至菜籽大暗红斑点。脾体积轻度肿大,切面实质  相似文献   

19.
20 0 1年 9月 1 2日 ,笔者所在动物园一头老年狍子出现渐进性消瘦和慢性化脓性感染 ,经治疗无效而死亡。经病理剖检和病理组织学检查 ,证实该狍子长期受到肺丝虫与住肉孢子虫的混合感染 ,最终继发细菌性的全身感染而死亡。1 发病情况该狍子年龄较大 ,平时活动量较少 ,喜卧 ,营养状况一般 ;9月以来 ,表现渐进性消瘦 ,精神不如以前活泼 ,食欲下降 ,经常被其他狍子驱赶 ,头部常有一些经久不愈的小创口 ;9日发现该狍子跛行 ,捕捉检查发现其四肢蹄底均有不同程度的溃烂 ,右前肢及左后肢最严重 ,溃烂面大 ,累及蹄冠 ,可见多量絮状腐肉 ,两后肢跗…  相似文献   

20.
牛阴道粘膜脂肪瘤一例某村11岁红色母牛在分娩时于产道口努出排球大小、坚硬如石的肿物,前来请求出诊。临床检查患牛左侧卧地,精神尚佳,体温38.7℃,呼吸15次/分,脉搏83次/分,不断努责,从产道中突出一粉红色大囊肿,包囊上血管怒张呈暗红色,按压坚硬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