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行政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政府要推进行政文化创新,重点是推进行政价值观念和治理观念创新,搞好公共部门的公共文化建设,实现当代中国行政文化的公共化、法治化、竞争化、绩效化与社会化,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行政文化.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得到了迅速发展。公共管理部门创新了依法行政、公共服务、责任政府的理念,转变了行政职能,调整了行政关系,使公共行政效能得到了提高。我国公共管理的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既要追求经济的增长,也要实现社会和谐,要建立一种协同治理的格局。  相似文献   

3.
论邓小平小康社会的政府管理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认为,在小康社会阶段,中国政府管理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必须建立适应小康社会的行政管理体制;小康社会政府职能主要是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同时,要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公共财政要为政府履行公共职能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一个有限政府,机构也比较精干,行政运行成本比较低。对一个通过渐进式改革方式转入市场经济的国家来说,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推进公共服务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政府转型,会引起财政切块的变化。要满足公共服务的需求,首先还是经济要平衡较快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法制化的公共财政,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生产或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  相似文献   

5.
推进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必须制定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规划.为此,需要对中国行政体制改革进行战略分析,科学设计行政体制改革的战略目标,并就公共行政体制构建的战略任务、阶段性目标与推进策略进行设计与安排.具体说来,应实施"三坐标的公共行政体制建构战略":一是以满足不断提高的社会公共需求为轴心,分段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构战略;二是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国际化进程为轴心,收缩干预权力、提高治理能力的法治政府与效能政府建构战略;三是以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为轴心,强化政治责任、拓展人民责任的渐进型责任政府建构战略.  相似文献   

6.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致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大力推进管理创新,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在履行好政府宏观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扩大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着力解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中的政府信任及其建构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政府信任是社会公众对政府及其行政人员行使行政权力从事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一种心理.政府信任是公共行政体系的评价尺度,也是公民对政府的一种情感寄托,是对政府未来公共行政的期许.政府信任可以弱化行政权力的强制性色彩,降低政府与社会及公民关系的交易成本,提高社会行动体系的行为预期,有助于建构协同合作的治理结构.建构政府信任的结构性途径是努力形成服务的政府、负责任的政府、有效能的政府、法治的政府、开放的政府和参与的政府.  相似文献   

8.
推进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战略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世后,我国要建立既保持中国特色,又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行政管理体制,就必须进行改革。因此,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公共行政体制;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是建立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体系;我国政府依法行政的目标是全面建立法治政府,我国是提高政府的服务质量,就必须建立以公民权利为基础的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9.
行政服务中心是我国地方政府在治理模式上的重要创新,也是中国公共行政改革的必然选择。但是,行政服务中心的问题牵涉到整个政府组织及其职能转变,需要进一步推进机构改革,其组织机制需要行政法制来保障,并克服国家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的弊端。  相似文献   

10.
社会组织作为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补充,在承接政府职能和公共服务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下,作为职能转移主体的政府和作为承接政府职能转移主体的社会组织都存在着自身体制性的障碍.要加快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应锚定“善治”的目标取向,通过为社会组织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和法律环境、建立政府购买的财力和政策保障体系、完善社会组织法人治理结构、增加公共产品供给等措施,全面深化我国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和社会治理体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