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治传播在中国革命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具有其特殊的功能作用,包括塑造共产党的政党形象、动员广大工农群众参加革命、促进中央苏区时期的社会稳定等等。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实现的功能进行研究,对当代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形象塑造、社会动员、维护社会稳定等都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非常重视对辛亥革命的纪念。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通过召开纪念大会或座谈会,发表社论或纪念文章,发布通告、标语口号,举行舞会、晚会等形式,开展了系列纪念辛亥革命的活动。中共借助辛亥革命纪念,解读辛亥革命精神遗产,进行抗战救国动员;协调国共关系,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分析革命时局,阐释中共革命主张。总结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纪念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对当今辛亥革命纪念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纪念活动作为一种仪式与象征,它是政党派系阐述政治主张、实施社会动员的重要场域。全面抗战时期,南方局每逢“三八”节通过刊发文章、组织游行、集会演讲或依托国统区机构团体进行纪念,既阐释中国共产党政治主张,宣传妇女思想解放,动员妇女支持抗战,又积极协调党际关系,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妇女思想解放与抗日救亡运动的密切结合,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统区妇女的思想观念,推动了妇女运动发展,同时传播了中国共产党民主和平的政治思想,为争取国际社会同情支持、赢得抗日战争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杨晨  崔瑞兰 《党史文苑》2014,(6):40-41,7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动员、组织全国各族各界群众共同抗日的历史任务,与此同时,各种贪污腐败现象开始侵入党内。在这个特殊时期,中共开展的诸项廉政建设效果显著,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秦皇岛市山海关是打响长城抗战第一枪、揭开华北抗日战争序幕的地方。抓住全国、全世界纪念活动的契机,统筹组织谋划我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真正在活动中"让秦皇岛形象亮起来"、"让文化贡献率高起来",是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项根本性政策。它的形成、发展与实践的过程,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的主要历史阶段。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党员队伍迅速发展,思想建设与组织建设得到巩固,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与统一战线成为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关系发展三阶段刍议段元满,周纪青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中华民族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下,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这是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探寻这一时期国共关系的发展过程和特点,对实事求...  相似文献   

8.
张瑞芬 《前线》2016,(3):87-89
正"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在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日战争中,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最大范围地组织动员中国各阶层、各领域民众加入到统一战线队伍中来,形成了政治、经济、文化三种手段相结合的抗日动员思想体系,使得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  相似文献   

9.
陈夕 《求是》2005,(17)
抗日战争是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国各族人民共同进行的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场全民族的抗战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工作的实际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系列适合中国国情的方针和政策,广泛地动员了全国各少数民族积极投身于抗日民族解放斗争。中国共产党成为各少数民族参加抗日斗争的组织者和领导核心,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抗日战争期间,为了动员和组织少数民族人民参加抗日斗争,中国共产党在方针政策上,着重解决了以下三个问题:一、科学地分析少数民族面临的…  相似文献   

10.
组织动员方式是动员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积极动员民众团结抗日,在陕甘宁边区采取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动员方法,形成了灵活、高效的组织动员方式,为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这对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共历来重视借助纪念讲话来表达历史观、塑造国家形象。对习近平纪念讲话的即时性与共时性的研究,可揭示其据以表达当代中国政治的必要性、可能性和科学性。剖析习近平纪念讲话如何传承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政治文化传统,可诠释当代中国政治话语表达的时代经验,借以推进当代中国政治话语建构、话语表达和话语自信,启迪在新的历史时期纪念活动作为政治符号和社会仪式的话语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12.
正学者简介:李忠杰, 1952年生,江苏人。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教授、国际战略学博士生导师。曾组织全国60多万人用10多年时间进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大规模调研;组织对全国革命遗址进行大规模普查;参与筹备和组织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和党史人物的纪念活动;主持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中国共产党历届中央委员大辞典》等多种文献和著作。  相似文献   

13.
1921年前后,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规模和政治影响都十分有限,为扩大组织规模,实现既定政治目标,中国共产党着重从文化层面塑造青年群体的政治形象,突出青年与政治、与国家、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的必然联系,阐释青年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内在逻辑。中国共产党不断抬升"新青年"的社会形象,鼓舞和肯定青年的政治参与;通过突出民族矛盾的方式,强化青年的民族意识,实现"中国青年"的身份认同,以"中国青年"对中国社会的必然使命,论述青年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革命运动的必然性,成功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目标内化为青年群体的政治目标,将青年由社会群体转变为党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相似文献   

14.
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是大革命时期中国妇女运动的一项重要活动内容。社会各界举办"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纪念活动,是把中国妇女运动融入国民革命及国际妇女运动的一个重要尝试,代表着社会各界尤其是国共两党对于中国妇女解放道路的基本认知。妇女在纪念活动中勇于表达女权诉求,但部分旁观者对纪念活动不关心甚至反对女权诉求。而时局发展也影响到纪念活动在全国的开展,时局环境以及敌对势力对纪念活动的破坏,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节日的社会影响。但作为革命动员的"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对动员各阶级阶层的妇女投身国民革命,争取自身解放,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各种措施广泛传播党的政治主张、纲领路线和革命理论,产生了积极的传播效果,赢得了政治资源,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传播作为战时环境的产物,是由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推进的。塑造中国共产党形象是其主旨使然,传播马克思主义是其使命所在,教育动员农民是其现实所需。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开展了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一定形式的军事合作,以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和维持国共军事合作作出了积极努力和巨大贡献,本文试就此作一探析。一、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以民族...  相似文献   

17.
王新生,1954年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剐巡视员、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研究,尤其是红军长征史研究.先后参加过《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修订、《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撰写,参与起草过党和国家重大党史纪念活动的有关文件.著有《穿越历史时空看长征》,获2016年"中国好书奖".参与撰写的《红军长征史》获中国图书奖和"五个一工程奖".  相似文献   

18.
林伟京 《党史文苑》2006,4(8):24-27
抗日战争时期,东江纵队十分重视发挥政治动员的作用,通过组织动员、思想动员、新闻媒体、会议动员、利益动员等方法和途径,调动了广大战士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推动了东江纵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梁漱溟是抗日战争时期中间党派的代表性人物,在抗日战争所引发的民族危机中,他通过积极建言立论、宣传动员、组织实践等方式参与抗战,为寻求国内合作与统一的道路、组建中国的第三种政治力量而努力不懈,力所能及地担当起团结动员民族力量的责任。正是"抗战建国"的特殊历史,促使梁漱溟实现了从推崇西方的政党竞争到积极主张中国党派团结的政党观念的转变,充分体现了中国优秀知识分子在特殊年代中的实践理性、批判意识和自省精神。  相似文献   

20.
金秋9月,中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活动进入高潮,我怀着喜悦和悲愤的心情,也全身心投入到纪念活动中来。60年前的8月15日和9月3日是令中国人民欢欣鼓舞、倍感自豪的节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彻底胜利。60年后的今天,纪念活动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内地边疆,爱国主义旗帜高高飘扬。作为抗日战争的亲历者,我深感中国人民之所以能战胜一时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最根本的的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全国人民的意志,领导和推动了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不愧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在纪念胜利的日子里,我更加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