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1 毫秒
1.
三河坝战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部队入粤后经历的一次异常激烈的战斗,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次重大的军事行动,是朱德率领的八一起义军一部、广东党组织、当地农军和民众共同抗击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光辉范例,是在革命的探索和实践中起义军实现革命战略和军事战略转变以及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重要转折点。三河坝战役后起义军经过一系列整顿,为党和中国革命保存和培养了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在党和人民军队的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正李井泉(1909—1989),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人。1927年8月7日,朱德率南昌起义部队途经抚州,年仅18岁的李井泉义无反顾地参加了起义军,在红十一军二十五师任政治宣传员。同年10月,李井泉参加了朱德领导的广东三河坝战斗。后因起义部队撤走,李与部队失去联系,留在广东大埔、丰顺一带做党的地下工作。1930年4月,李井泉受中共广东东江特委派遣,来到中央苏区红四军前委送信。当时任红四军前委书记的毛泽东留下他在身边任秘书,还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很年轻,精明  相似文献   

3.
朱毛红军是由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同1928年1月朱德领导的湘南起义部队(含南昌起义军余部)合编而成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主力军。它对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它的创始之  相似文献   

4.
南昌起义后,朱德在率领起义军余部辗转作战的途中,在领导湘南起义的军事实践中,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朱德担负起保存和发展新生人民军队革命火种的重任,把起义军余部发展成上万人的军队,成为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武装力量;他吸取南昌起义失败的教训,在湘粤赣边界地区寻找立足点,继毛泽东之后领导新生人民军队从进攻大城市转向进军农村;他指导部队实行作战形式的重大转变,由攻打大城市的正规战转变为在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打游击战,与毛泽东分别探索适合中国革命道路的游击战战术;在领导湘南起义过程中,他把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相结合,成功地使广大农民成为湘南起义的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5.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底,湘南暴动失败后,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小部分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1万余人陆续转移到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宁  相似文献   

6.
正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省井冈山,在这里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军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  相似文献   

7.
论湘南起义对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伟大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南起义,是朱德和陈毅在南昌起义之后,率领部分起义军进抵湘南,同湘南特委共同组织发动起来的成功起义。这次起义,从1928年元月宜章年关暴动拉开序幕,到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湘南起义部队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历时3个多月。革命风暴席卷十几个县,参加暴动的群众达几十万人。这次起义,在武装斗争与农民运动相结合,同时在建党、建军、建政、分配土地等方面,进行了伟大的尝试,为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为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湘南起义实现了武装斗争与农民运动相结合,为开辟中国革命的…  相似文献   

8.
袁剑霖 《湘潮》2021,(3):50-50
1928年1月,朱德、陈毅率部巧夺宜章县城,拉开了湘南起义的序幕。3月,起义烽火燃遍湘南大地,蒋介石调集湘、桂、粤3省7个师的兵力直扑郴州。为保存革命力量,朱德、陈毅所部和起义部队决定向东转移上井冈山。3月中旬,毛泽东、何长工分别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团、第二团离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挺进湘南,策应朱德、陈毅所部和湘南起义部队东进井冈山。  相似文献   

9.
一九二八年四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军,计一万多人、八千多枪支,转战到宁冈砻市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合,成立红四军。朱德先后任军长、军委书记和前敌委员会常委等职,具体负责指挥军事等工作。朱德与毛泽东一道,对于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  相似文献   

10.
三河坝战役后,朱德为保存革命火种,作出"隐蔽北上,穿山西进,直奔湘南"的战略决策,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走出困境;在赣南实行"三整",将旧式军队改造成新型人民军队,实现从城市到农村、正规战转向游击战的战略转变;在韶关与国民党军范石生部团结合作,为人民军队树立统一战线的成功范例,对缔造人民军队和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作出了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1.
刘建平 《湘潮》2008,(6):32-35
1928年4月,随着朱德、陈毅部队前往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的,有数干名参加湘南暴动的湘南农军,其中率领永兴县800余名农军的是年仅26岁的黄克诚。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2,(7):35-37
井冈山精神 背景: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地区,领导井冈山军民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革命武装,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部分南昌起义军和湘南农军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相似文献   

13.
李戈瑞 《湘潮》2011,(4):9-11
1927年南昌起义后,起义部队全部南下,欲往广东汕头寻找外援。起义军进入广东后分成两路,一路是起义军主力行至汕头、揭阳地区;另一路在三河坝,由朱德指挥。当朱德得知潮汕方面起义部队主力遭敌攻击时,当即率领部队由三河坝南下接应并与敌激战,行至饶平时得知广东潮汕地区主力遭受失败,便接应了由潮汕地区撤出的约200人。  相似文献   

14.
《湘潮》2020,(3)
正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毅然改变原定部署,率领余部进驻井冈山。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湘南起义部队与毛泽东领导的井冈山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制定和颁布了《临时政纲》《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等一系列法令法规文件,在中国革命法制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5.
1928年初,朱德、陈毅率领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坚持武装斗争,转战千里,来到湘南,与中共湘南特委共同发动和领导了湘南暴动。这次暴动,从1928年1月12日宜章年关暴动揭开序幕,到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和湘南农军共一万多人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是朱德、毛泽东率领部队在井冈山会师90周年。1928年4月28日,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小部分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经过艰难转战,最终在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史称"朱毛会师"。从此,毛泽东、朱德相互支持和密切配合,形成了一系列鲜明的建军思  相似文献   

17.
《党史文苑》2008,(4):28-29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底,湘南暴动失败后,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小部分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1万余人陆续转移到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宁冈砻市会师,5月4日,根据湘南特委决定,朱毛两部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王尔琢任参谋长。在这期间,还召开了红四军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了红四军军委,毛泽东任书记(后陈毅)。  相似文献   

18.
1927年的三河坝战役是南昌起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共产党用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重要战斗,在党和人民军队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三河坝战役蕴含历久弥新的红色基因: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弘扬共产党人英勇顽强的革命奋斗精神;加强纪律建设永葆人民军队的本色;弘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等。这些独具中华民族精神符号的红色基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开始了创立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斗争。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一小部分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转移到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红军第四军),由此增强了井冈山地区工农武装的力量,为进一步扩大革命根据地创造了条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  相似文献   

20.
正1928年4月28日,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和湘南起义的农军,经过艰难曲折,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了。会师后,两支部队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从此,朱毛红军威名天下。我是朱德唯一的女儿朱敏的长子,自1953年出生就在朱德爷爷的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