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4 毫秒
1.
《江淮》2008,(4)
近年来,淮南市扎实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如期完成了2007年农家书屋试点建设任务。领导重视,政府支持。淮南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领导协调小组多次召开协调会,对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并帮助解决经费等问题。市财政局为30个试点建设村拨付了30万元专项资金,并给市新闻出版局划拨了3万元办公经费,编制2008年财政预算时又为农家书屋工程预留了120万元。今年市政府明确提出"建设农家书屋140个"。  相似文献   

2.
庄容妹 《湘潮》2013,(5):60-61
从福清"农家书屋"的发展现状出发,剖析其存在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就中学图书馆如何依托自身优势、实现资源整合与"农家书屋"建设对接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党建》2016,(2)
正自2015年10月以来,江西省寻乌县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分级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对原有的农家书屋增加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等内容,建设成为"赶街"文化服务站,推动农村经济和基层公共文化互为促进、共同发展。主要做法建设"五个一",做好农家书屋硬件+。打造一个农家书屋和电子商务相结合的"赶街"文化服务站工作  相似文献   

4.
季春光 《党课》2014,(19):74-74
江苏省泗阳县167名大学生村官当起了农家书屋的“店掌柜”,把农家书屋建成了孩子们学习知识的“加油站”、结识朋友的“交友所”。让农家书,屋变身“淘宝屋”。他们积极与团县委、县妇联、文化站等相关部门联系,争取资金、图书等方面支持,充实农家书屋内的儿童书籍、科普杂志和画报等,方便孩子们淘到自己喜欢的书籍。让农家书屋变身“快乐屋”。  相似文献   

5.
《江淮》2008,(4)
农家书屋工程是由政府统一规划并组织实施的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工程,旨在解决农民群众"读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2007年,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根据全国的统一部署,我省及时制定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目标:2007年启动,建成525个试点书屋;2008年在全省全面展开;到2010年底,全省建立8000个左右"农家书屋",到2015年基本覆盖全省行政村。2007年已经实现525个书屋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笔者在第一师五团四连农家书屋看到十几个职工正在边看书、边认真在本子上做着笔记。职工张明旺笑呵呵地说:"自从有了农家书屋,我们再也没有打过牌了,空闲时来看看书,晚上还躺在床上看书,今年我的苹果树长势明显好于往年,这都得感谢这些书啊!"据了解,目前,五团农家书屋已成了职工群众的"科技充电站"。今年以来,五团结合当前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将"农家书屋"建设作为一项惠民工程来抓,并把职工书屋建设纳入团场文化建设范畴。目前,全团已有农家  相似文献   

7.
"我今年种的甜菜,采用的是滴灌双膜覆盖单粒种植,现在正是田管重要期间,我想来借一本关于甜菜高产栽培管理技术方面的书。"近日,农四师六十七团三连职工景春燕来到连队"农家书屋"借阅农业书籍。该团把"农家书屋"作为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大力推进农家书屋建设,每个"农家书屋"藏书都在1千余册、音像制品100盘,  相似文献   

8.
深入实施农家书屋工程是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一项战略目标,是推动建设文化强省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几年来,全省农家书屋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如何建立健全长效的管理机制,管好用好农家书屋,则是我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一、农家书屋文化惠民建设的发展现状河北省农家书屋于2008年开始试点,2009年全面启动,围绕建设、管理、使用三大环节,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2012年圆满完成任务,实现49,408个村农家书屋全覆盖,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任务数量居全国第二位,并逐步建成"供书、管书、用书"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正"我养猪已经有几年了,以前碰到一些难题还得到处找人请教。现在有了农家书屋,有什么不懂的,去书屋查查就知道了,农家书屋真是我们致富的好帮手。"靠养猪富裕起来的农二师二十九团十六连职工杨洪秀高兴地对笔者说。近年来,该团把农家书屋建设作为一项推动文化建设,全面提升职工文化素质的惠民工程来抓,为每个书屋均统一配1500  相似文献   

10.
陈竟 《党的建设》2009,(5):46-47
2005年12月17日,我省首批农家书屋在15个行政村挂牌。此后,这项发端于甘肃的民心工程迅速走向全国。中宣部部长刘云山批示:"农家书屋可以作为‘十一五’文化建设的一项工程。"省委书记陆浩批示:"这件事办得很好,要把农家书屋工程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要和新农村建设配套起来,抓好抓实。"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励小捷指示:"要把这项工程做成建得起、有机  相似文献   

11.
"农家书屋"工程是辽宁省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搞好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首批"农家书屋"依托全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中建成的乡村便民连锁超市而建立,书屋所必备的各种文化资料和基本设施,采取省市出资购买一部分、社会捐献一部分的形式,按照每个书屋3万元的标准配备。  相似文献   

12.
近日,农一师八团九连职工王爱华和吴金莲在连队农家书屋翻阅书籍,他们说:"现在书屋的图书真多,可以满足我们读书的需求了。我们有时间就会来的,需要什么方面的知识,我们都可以在这里学到。"九连根据上级关于农家书屋建没的要求,加强了农家书屋的建设和管理,专  相似文献   

13.
为了弥补农家书屋图书数量的不足,解决农民看书难问题,营口市把图书流动站与农家书屋相结合,充分发挥各市(县)公共图书馆的馆藏优势,全面实施农家书屋——图书流动站建设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58个乡镇农家书屋的图书流动站建设,使农家书屋走上图书及时更新的良性循环轨道。目前,营口市已完成了盖州  相似文献   

14.
田圆  季卫斌 《学习月刊》2013,(13):36-37
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2007年3月,新闻出版总署会同中央文明办等国家七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计划"十一五"期间在全国建立20万家农家书屋,到2015年基本覆盖全国各行政村。然而,在"农家书屋"工程不断推进中,却面临着重重  相似文献   

15.
我省曾因最早实施农家书屋工程而名扬全国。如今,全省累计建成书屋数量已达4600多个,占全省15000个行政村数量的1/3,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上继续充当着"排头兵"。去年我省陇南、甘南、天水等市州的众多县市受"5·12"大地震波及成为重灾区,全省已建和在建的1286个农家书屋受损。但就在这大灾之年,全省仍奇迹般地建成了4000家农家书屋,在陇原大地绽放起一簇簇绚丽的精神文明之花。领导重视上下同心2008年初,省委、省政府把年内  相似文献   

16.
《江淮》2008,(9)
在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中,农家书屋是能够长期留在农村,切实为农民服务,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最重要的阵地。然而,在当前农家书屋建设中,少数地方出现了重硬件轻管理、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特别是在书籍选择上,没有注意到农村农民的特点,许多书籍不是农民真正需要的。这些问题导致不少农家书屋门可罗雀,有的干脆长期"铁将军"把门,没有真正发挥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7.
永兴县湘阴渡镇松柏村的伍贵平是远近闻名的能人。2010年,他和几个同伴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形式,投资500万元建起了2000亩的油茶基地,带动了村里一批人致富。熟悉伍贵平的人都知道,在伍贵平的"致富经"里,少不了农家书屋。伍贵平把村里的农家书屋比作自己创业路上的指路明灯,常常向周围的群众推荐村里的农家书屋。近年来,永兴县以改善农村文化环境,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文化生活质量和农村文明程度为目标,将"农家书屋"建设纳入了县政府为民办实事的  相似文献   

18.
单庆  黄武 《党建》2012,(8):53-54
近几年,农家书屋工程堪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点睛之笔。从2007年开始,5年时间,这项由中央和地方政府主导建设、全国统一推进、服务基层群众的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在全国全面铺开。农家书屋为农村、农民带来了什么变化,农家书屋发展的重点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农家书屋工程负责人。  相似文献   

19.
李国强 《党建》2012,(1):47-47
《民情观察员》栏目编辑同志:“农家书屋”工程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工程。但目前部分农家书屋存在图书更新速度慢、图书内容针对性不强、图书配置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如何让农家书屋实实在在为农民、农业、农村服务,从根本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发展,希望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些好的经验与做法。  相似文献   

20.
《党建》2012,(11):46-46
目前,甘肃省已建成农家书屋16860个,基本上解决了全省广大农民群众农民读书看报难的问题。在农家书屋出版物选配中,甘肃省新闻出版局增加了与农民生活密切联系的法律图书,充分发挥了农家书屋作为基层普法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几年来,甘肃省农家书屋法律类图书无论是品种、册数、码洋,还是信息量、实用性、通俗性,都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为更好实现以农家书屋为载体,更加广泛地在农村地区宣传和普及法律知识,省新闻出版局组织策划了"农家书屋文库法律系列"重点法律类图书。该系列丛书共60种,内容涉及农业生产经营、财产权、义务教育、税收、环境保护、婚姻、农民工权益保护等农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经过8年的农家书屋建设,以宪法为核心.以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合同法、土地承包法等和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法律法规都得到广泛宣传,农民学法、用法的积极性不断高涨,自觉履行法定义务、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