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正>会展是一座城市的“名片”,被誉为“触摸世界的窗口”和“产业发展的加速器”。成都明确提出,持续擦亮“三城三都”品牌,以“名展、名馆、名企、名业”为抓手做强会展产业链,全面提升成都会展影响力。今年,成都将力争举办重大展会活动1000场,会展业积蓄的能量逐步释放,将在稳定增长、助推产业、拉动消费、服务民生、扩大开放、营销城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9月1日至2日,四川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工作会议在成都举行。会议指出,为进一步凸显四川在西部地区的优势地位,满足重大产业项目布局和发展的需要,有必要规划建设天府新区。着眼更大程度发挥成都作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的竞争力和带动力,拓展成都和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空间,利用国家促进城镇化和支持西部发展产业等政策,形成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聚集、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力争再造一个“产业成都”。从支撑成渝经济区“双核”结构考虑,把成都建设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核心区、现代产业重要集聚区、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  相似文献   

3.
2012年6月,正值成都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五周年。省第十次党代会,把“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四川跨越发展的总体战略,成都以自己五年的探索和实践明证了这一路径的广阔前景——成都是统筹城乡改革的发源地;成都是“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  相似文献   

4.
一面是沉默无声的“内功”修炼,一面是小心翼翼地继续拓展“两个”市场。成都鞋业在经历金融危机后的茁壮成长,是鞋业发展“成都模式”的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5.
加快成都城乡文化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成都“世界生态田园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成都建设“中西部最具影响力、全国一流和国际知名的文化之都”的重要途径。为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促进城乡文化共建共享,缩小城乡文化发展的差距,成都市应建立适合自己的城乡文化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模式:“环形一螺旋”体系,即以城市和农村两个区域为基点,从图书馆、文化工作站、文化活动、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等各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内容着手,打造一个从城市到农村,再由农村到城市循环发展、相互发展、上升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
“两会”期间,成都连降瑞雪。会场外,雪花飘飞,寒意阵阵。会场内,畅所欲言,群情振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在热议政府工作报告时,“高位求进”、“跳起摸高”、“击鼓奋进”、“加快发展”等振奋人心的词汇频频使用,“民生工程”、“灾后重建”、“新农村建设”成为关注重点。  相似文献   

7.
“我们从成都的实践中看到了成都决策者和人民的勇气和智慧,这份智慧和勇气也让我们对成都的实践充满信心。我相信,30年后,人们将像谈论当年的小岗村一样谈论今天的成都试验。”6月7日,来自全国各地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官员、高端学者、权威专家齐聚成都,参加成都市委、市政府、四川大学联合主办的“统筹城乡发展成都论坛”。论坛上,专家发表了精彩的演讲,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现摘发部分发言,便于各地的探索者集思广益、开拓视野,形成更多更好的办法,使我省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好。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工作会议,在成都、自贡、泸州进行了现场参观后,2012年7月20日在成都举行大会。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强调要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在科学发展轨道上不断开创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在全面回顾“十一五”辉煌成就、谋划“十二五”宏伟蓝图的重要时刻,四川省“两会”在成都隆重召开。“高位求进,加快发展”,是来自“两会”的时代强音。  相似文献   

10.
张宁  杨莉芸 《先锋》2023,(4):63-64
<正>做大做优做强制造业是提升城市发展质量、赢得竞争主动、维护经济安全的关键所在。推动成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既需要尖端设备和先进技术,更离不开一大批能把蓝图变为现实的“能工巧匠”。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本文探讨成都构筑引育、评价、使用和激励为一体的工匠人才服务体系,切实弘扬工匠精神,助力成都打造制造强市。  相似文献   

11.
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是成都市委,市政府对加快成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提出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作为成都市面向川东北和东南沿海区域“门户”的金堂,围绕新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机遇,按照“全域成都”,“全域金堂”理念科学编制规划,立足实际,开拓创新,积极探索。立足独特的资源禀赋,努力打造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东北明珠,将金堂“天府山水城”融入“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中。为全面提高县域经济发展走出一条具有金堂特色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廉政瞭望》2012,(10):79-79
5月15日,五粮液集团与四川大学在成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据悉,“名酒”与“名校”将在科技创新、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层次合作,依托科技与人才的双轮驱动,推进五粮液集团多元化发展的千亿工程,实现企业的再次腾飞。  相似文献   

13.
各地传真     
成都市:成都航空公司成立 1月22日,我国首家承担国家民机发展战略重任的航空公司—成都航空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去年10月,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四川航空集团公司、成都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三方对鹰联航空进行重组成立成都航空有限公司。新公司以“国产、西部、支线、大网络、大飞机”为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开通国内航线40余条。  相似文献   

14.
“5·12”汶川特大地震,成都受到重创。290多万受灾群众的生活就业、灾区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重建,让成都面临了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成都对外开放的历程进行了回顾:成都对外开放起步晚,起点低,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与中西部其他城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文章剖析了成都在制定对外开放战略、改善投资软环境、开发区建设、对外贸易和发挥潜在优势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在西部大开发中,成都应处理好开放与发展的关系、改革与开放的关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关系、“成都造”与对外开放总体战略的关系、对外开放中“独唱与“合唱”的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16.
成都的这些“老房子”可以说是散落在城市中的明珠,那斑驳陆离的青砖灰瓦、高大厚重的深色木门述说着它们的悠久历史文化。可是现代社会城市发展如此迅速,我们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该如何保护“老房子”?它们现状如何?保护之后怎样发展和利用它们?带着系列问题,本刊记者特别邀请庄裕光、张先进和谭楷三位著名学者一起来探讨成都“老房子”的保护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企业党建》2012,(9):28-29
从2008年以来,成都工投集团党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企业党的建设。团结带领公司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立足于服务成都发展,肩负壮大工业使命,坚持走多元化、市场化、专业化发展道路。经过四年的艰辛努力.成功实现转型,依托融资担保、风险投资、资产经营、融资租赁、小额贷款、典当等非银行金融业务服务板块,培育大产业、扶持大企业、服务中小企业,建立了长期可持续盈利模式.发展成为以助推成都工业“产业倍增”为主阵地、以战略性工业产业投融资为核心、  相似文献   

18.
成都现代工业港党工委以“二次创业”为主题,大力推进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的有机融合,使创先争优成为企业发展“加速器”。  相似文献   

19.
周新楣 《先锋》2023,(10):41-43
<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四川及成都发展,今年7月来川视察并出席成都大运会开幕式,对四川及成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擘画新指示,为成都推进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将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传达好、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全力以赴服务保障成都现代化建设,努力以“五个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和务实成效诠释对“两个确立”的忠诚拥护、对“两个维护”的坚定践行。  相似文献   

20.
“第二届中国成都金融街发展论坛暨中国西部新资本力量峰会”7月23日在成都开幕,这个金融资本盛会已被确定每年举行一次,并旨在将其打造成上海“陆家嘴金融论坛”之后的又一个金融资本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