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中国的经济保持着稳定的快速增长 ,包括在亚洲金融危机时 ,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 ,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持续保持着旺盛的需求 ,钢铁市场的情况亦然。国外的大型钢铁企业普遍看好中国钢铁市场 ,欧盟、俄罗斯、美国等北美国家、亚洲的日本、韩国和印度等国的企业都在谋划扩大对中国的出口和扩大市场占有份额的策略。它们选择的长远战略性市场攻占方略之一 ,就是在中国投资建厂 ,或独资 ,或合资 ,在中国取得企业“绿卡”身份 ,享受国民待遇。在这方面 ,韩国的钢铁企业在中国的经营战略最具有典型意义和代表性 ,…  相似文献   

2.
正中韩自1992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迅速。政治方面,双方通过高层互访和政府合作,政治互信不断加深,在涉及两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保持着密切的沟通与协调,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保持着良好的磋商与合作;经济合作方面,双边贸易和投资增长迅速,中国已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投资市场,韩国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社会文化方面,两国文化及教育合作不断扩大,人员交往发展迅速,2013年互访人数已达800万人次,①两国已互为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地。中韩关系从建交初期的"友好合作关系"到1998年建立"面向21世纪的合作伙伴关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的振兴或回归中国已经成为韩国最重要的经济伙伴。2004年中国无论是在出口或投资方面都是韩国最大的协作伙伴。2004年韩国向中国出口了价值相当于497亿美元的产品,大大超过了过去韩国最大出口市场美国的出口额(428亿美元)。从整体的交易规模上看,对中国的交易额达到了792亿美元,而对美国的交易额却停留在715亿美元,因此中国牢靠地保持着韩国第一交易伙伴的地位。在投资方面,中国从2002年开始上升为韩国企业的最大投资对象国,也超过了对美国的投资。2004年将近韩国海外投资总额的40%,即22亿美元的投资集中在中国一个国家。1992年8月两…  相似文献   

4.
韩中两国自 1 992年建交以后 ,一直在经济文化方面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中国是韩国最大的出口对象国 ,而韩国也是中国产品的第三大出口对象国。韩中两国在国际问题上也保持着紧密合作关系。尤其是去年和今年 ,为了顺利解决朝鲜核问题 ,韩国和中国一直保持了紧密的合作。虽然最近旨在解决这一问题的六方会谈处于停滞状态 ,但是韩中两国从一线负责人到国家领导人 ,仍经常会面并进行多方面的商谈工作。我也曾经同中国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常务副部长戴秉国、前任副部长王毅等中国外交领域的主要领导人就朝鲜核问题交换过意见。当时 ,曾有一位官员送…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德两国的经济贸易往来发展迅速,德国已成为我国在欧洲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德国工商界纷纷进驻中国,在中国开办独资、合资或是合营的公司、工厂或代表处。对这些企业而言,一个好的、贴切的中文译名对于它们在中国扩大市场影响、顺利发展事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方面是因为企业的名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另一方面作为外国企业要想在中国市场上站稳脚跟并拓展市场,一个符合中国文化传统和命名习俗、能被广大中国消费者理解并接受的企业中文译名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6.
跨国/境经济合作是当今世界贸易往来的必然选择,但是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活动往往深受政治政策的影响。不过,在世界政治形势急剧变化的背景下,传统的政治经济手段已不再像过去一样作用显著,利用"软实力"来扩大一国影响力,从而获得跨境经济效应更为符合世界新形势的要求。本文从公共外交的角度,对跨国经济合作进行分析,阐释公共外交对跨国经济合作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韩国在越南采取的公共外交政策主要以文化外交、企业外交以及援助外交三种外交形式来提高韩国的国家形象;韩国在越南开展的公共外交有利于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尤其是跨境投资、跨境劳动、跨境贸易等。在分析韩国依托对越南的公共外交推进两国经济合作的基础上,开展国际经济合作视角下中国公共外交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贸易商品结构方面呈现出互补关系的韩中两大贸易国 ,借着 2 0世纪 90年代初建交的机会 ,贸易规模迅速扩大 ;同时 ,韩国一直保持着贸易顺差 ,充分享受到了中国特殊的优惠。但是 ,最近中国经济的投资致力于中国产业的发展 ,这使中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日益提高 ,而韩国商品正逐渐被排挤出国际市场。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地位的提高 ,韩中贸易摩擦时有发生 ,这成了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现在 ,由于美国经济停滞不前 ,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急剧下降 ,惟独中国经济仍保持着 7%的高经济增长率。再加上加入WTO和北京将举办 2 0 0 8年奥运会 ,…  相似文献   

8.
张友国 《当代亚太》2007,(11):48-54
经济-能源-环境政策协调机制的建立是当前各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日本和韩国是先行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两个亚洲国家,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两国在经济-能源-环境政策协调机制方面的一些经验教训对中国更具有借鉴意义.本文认为,日本和韩国的经济-能源-环境政策协调机制主要包括重视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政策措施落实和民众参与等四方面.此外,日韩两国在经济-能源-环境政策协调机制方面存在的一些重要缺陷,例如对消费领域的忽视,也同样需要引起中国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随着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日本的贸易政策开始从单一的多边贸易政策向注重FTA的多重贸易政策转变.日本把发展FTA的重心放在了亚洲,但日本与亚洲国家发展FTA面临着国内市场保护问题、历史问题、控制权问题等诸多障碍.日本的FTA战略构想从总体上提高了日本在东亚乃至世界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但把中国排除在优先次序之外不利于两国的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韩旅游合作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中国已经实现了从亚洲旅游大国到世界旅游大国的转变,开始迈入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进程。中国既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同时,其出境旅游市场发展规模、速度和前景也为世界各国所关注。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韩国是一个与中国有着悠久历史渊源的国家。近几年来,中韩两国之间旅游发展迅速,韩国是中国第一大入境客源国,中国是韩国第二大入境客源国。中国与韩国互为重要的旅游客源国的格局日益加强。可以预见,在中韩两国政治、经济合作良好的今天,中韩两国旅游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光明。  相似文献   

11.
世界最大的钢铁企业韩国浦项制铁公司于1999年6月8日宣布,在韩国经济迅速复苏和国内消费日趋转旺等良好因素的推动下,今年以来浦项制铁公司钢铁生产蒸蒸日上,所属的16个系列企业全部实现赢利。浦项制铁公司1997年收购的昌原特种钢厂,今年1~5月份纯利润高达95亿韩元,到今年末纯利润可望达到250亿韩元(约120O韩元合1美元)。造成昌原特种钢厂生产经营状况好转的原因是国内钢铁市场活跃,钢铁消费趋旺和大量生产适销对路钢材及高附加值的新型钢材。浦项制铁下属的半导体生产企业5月份也扭亏为盈,跨入赢利企业的行列。浦项制铁下属的无…  相似文献   

12.
2016年7月8日,韩国对外宣布决定在国内部署"萨德"反导系统。韩国不顾中国的强烈反对执意部署"萨德"对中韩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合作尤其是对两国经济贸易关系产生了强烈冲击。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数据分析和个案展示的方法,对韩国决心部署"萨德"系统的国内外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萨德入韩"事件对韩国外贸、旅游等行业和乐天集团产生的影响;最后,从外交、经济与军事层面提出中国应对韩国部署"萨德"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王垚 《当代韩国》2021,(2):48-60
中韩建交以来,双方经贸合作基本处于不断深化的态势并发展成为重要贸易伙伴关系.当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导致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中美贸易摩擦、日韩贸易冲突等对中韩未来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中国与韩国同属外向型经济体,受国际市场环境影响较大,为应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冲击,两国可以通过强化战略对接、创造新合作机遇以及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等方式深化经贸合作,以共同维护国际市场稳定、国内市场开放并稳定国内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4.
在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战略部署中,亚洲国家(地区)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亚洲各国在经济环境、政治制度和要素禀赋等方面的差异影响着日本跨国公司制定和调整企业内部管理方案和对外投资战略决策。采用2007—2018年间对亚洲11个国家(地区)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1 242家日本企业的微观数据,利用logit模型和计数模型,从投资动机视角研究东道国特征和行业异质性对日本在亚洲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日本更偏好选择制度环境较好的亚洲国家(地区)投资,其中,市场寻求型、效率寻求型和资源寻求型投资表现明显,而战略资产寻求型投资较为缺乏。第二,从国别看,日本对中国和印度的投资更偏向寻求市场,对东盟五国的投资更侧重寻求效率,对"亚洲四小龙"的投资更关注制度环境。第三,从行业看,日本制造业OFDI更追求效率,采矿业OFDI突出寻求资源特征,服务业OFDI则对东道国市场规模更敏感。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研究中心召开了"中韩政治、经济、文化关系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中韩两国学者就会议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中国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亚洲研究中心副理事长汝信作了基调演讲.中国社科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李薇以及来自韩国和国内的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6.
韩国从1981年开始实行公正交易制度,其主要功能大体上有以下四种.为了建立合理的竞争秩序,通过限制卡特尔与有碍竞争的M&A、抑制大企业集团经济力的集中等,"促进竞争";通过改善限制竞争的法令,谋求运用适合于市场的政府政策,提倡"竞争为主";为了建立起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公正的交易秩序,通过禁止非公正转包交易等,"打造中小企业的竞争基础";为了保护消费者,通过制约虚假和夸张的广告等,"实现消费者主权".最近,韩国作为OECD竞争委员会副议长国,正在强化国际合作.如果中国能够参考与发达国家经济条件相类似的韩国经验,对稳固竞争政策也许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20 0 4年 6月 2 8日 ,由中国人民大学与韩国高丽大学共同主办的“中韩 2 1世纪学术论坛”在北京凯宾斯基饭店举行。开幕式上 ,中国人民大学纪宝成校长与韩国高丽大学鱼允大校长分别代表中韩两国向与会代表致词。纪宝成校长在致词中说 ,“全世界都在关注持续发展的东北亚地区 ,特别是为中韩两国在过去10年交流的基础上 ,加快建立面向未来、双方互惠的两国关系而努力。此次论坛的主题是‘发展东亚经济与中韩两国的经济贸易’ ,如今 ,谈论亚洲经济不能谈中国和韩国 ,说中国和韩国已成为世界经济成长的核心也言不为过。因此 ,通过这次论坛 ,2 0 …  相似文献   

18.
第三方市场合作是"一带一路"框架下中日两国经济合作的新模式。经过50多年的发展,东盟已经成为亚洲乃至全球极具发展潜力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是亚洲经济的重要支撑。中日作为当今世界的两个经济大国,加强在东盟第三方市场的合作,有利于推动中国、日本和东盟经济的持续增长,也有利于维护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由浙江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办,浙江大学韩国研究所、台州学院和合文化研究院、浙江省中韩经济文化交流研究会承办,浙江省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分论坛"中国浙江地区与韩国友好交流国际学术会议暨崔溥漂海登陆530周年纪念会"2018年5月17~20日在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杭州市举行。本次会议以中韩海洋文化与交流为主要议题,以维护中韩两国友好和平环境、促进民间交  相似文献   

20.
2004年12月20~23日,由韩国国际交流财团资助,浙江大学韩国研究所(即原杭州大学韩国研究所)在中国杭州主办召开了"中国江南(浙江)与韩国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这是浙江大学韩国研究所第二次以"中国江南与韩国文化交流"为主题召开的学术会议,中韩两国25位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议题广泛,两国学者相互交换学术信息和观点,气氛活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