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本刊评论员当前,我国正处在由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的历史时期,发展市场经济,是否仍需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有人以为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依法办事就行了;也有...  相似文献   

2.
“两个转变”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陈开仁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未来十五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为主向集约型为主转变。人们对于实现“两个...  相似文献   

3.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首先要更新发展观念和思路于幼车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九五”期间国民经济发展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党中央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敏锐、准确地...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是今后我国经济工作的着重点,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本文拟从价格的角度,结合广东实际对如何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作些初步的探讨。一、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价格体制,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而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是关键的关键。市场机制通过价格的波动引导生产要素的流动,…  相似文献   

5.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积极推进依法治省,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需要;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和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实现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坚持做好这项工作,对于推动和促进云南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按照党中央及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法律体系框架的要求,云南围绕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以改革的精神,加快了地方立法工作。三年多来,云南省八届人大常委会已审议制定、…  相似文献   

6.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在两种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市场经济秩序既有正常运行的一面,又有混乱无序的一面,这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重性”。当前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表现,主要是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坑蒙拐骗行为扰乱市场。从法律上讲,上述现象的实质是市场欺诈行为泛滥,违背民法中平等、诚实、信用、合法、等价交换、公平竞争法制原则和社会主义道德准则。一、欺诈行为的危害(一)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为基…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就要求人事工作要进行两个调整:经济体制的转变要求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把经济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也就是说,把适应计划经济的人事管理体制调整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上来,把传统的人事管理调整到整体性的人才资源开发上来。这是人事部门跨世纪的…  相似文献   

8.
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实现两个转变的认识李曼琳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的《建议》一个鲜明的特点,是突出地强调了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上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概括地说,它的出发点和落...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九五”和到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一战略论断同样也是深化教育\推动教育协调持续发展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实现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从根本上依赖体制模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的发展于改革都有长足进步,教育增长步伐日益加快、全体公民和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教育体制改革逐步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渐进,教育正在以坚实的基础支撑起…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战略决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系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经济发展的全局,需要各个方面工作都要与之相衔接、相适应。为此,加强党员教育,全面提高党员干部各方面的素质,是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加强党员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向市场经济的转变首先是观念的转变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从计划转变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由政府转为企业,这一伟大的社会变革,必然引起市场经济原则与计划经…  相似文献   

11.
推进两个转变 发展宁都经济甘盛增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买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追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干部工作必须坚持群众路线的论述,指出“群众公认”的发展轨迹及其继承性;从落实“群众公认”原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是新时期干部工作的迫切需要等方面论述“群众公认”原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各观要求,是新时期干部工作的迫切 要等方面论述“群众公认”原则的时代意义,并指出干部5选拔任用过程中坚持“群众公认”原则,是马克思主6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3.
论农业产业化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农业产业化的理论与实践刘学愚孙德华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农业中实...  相似文献   

14.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几个难点探讨鲁从明我们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把在经济增长方式上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同在经济体制上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一起,作为实现今后十五年奋斗目标的关键确定下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当前,围...  相似文献   

15.
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实现新世纪初发展奋斗目标的关键问题.其意义至关重大,任务繁重艰巨,我们必须努力探索其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企业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与企业文化建设李正亮全国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纲要》指出实现我国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前者是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17.
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李春明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全面分析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及其客观趋势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它对于顺利实现“九五...  相似文献   

18.
“两个转变”对现阶段社会发展的意义侯秀兰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特别强调了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第一个转变是指生产关系的改革,是“体制转...  相似文献   

19.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机关后勤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座谈会综述本刊编辑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  相似文献   

20.
振兴中华,既要有强大的物质文明,还要有扎实的精神文明。为了探索和解决这个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志根据中国的国情和世界格局的变化,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重要原则,形成了相当完整的理论纲领。邓小平同志的文明观,形成于他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实现三大转变的实践中;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中为心”的转变;由闭关自守到开放的转变;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因而,他的文明观不仅影响着当代两个文明的宏观走向,而且对中国跨世纪发展战略目标也有着指导意义。素质培养是精神文明建设之本文明是标志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