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4 毫秒
1.
法律问答     
对逮捕后取保候审又再次收监的,应如何办理法律手续,羁押期限如何计算编辑同志:某犯罪嫌疑人因强奸被逮捕,后在看守所患严重疾病被取保候审。在尚未移送起诉时,此人病已痊愈,我局欲将其再次收监,但不知如何办理法律手续。请问:对逮捕后取保候审又再次收监的,应如何办理法律手续?羁押期限如何计算?河北阜城县公安局法制股阜城县公安局法制股: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适用刑事强制措施有关问题的规定》(2000年8月28日高检会〔2000〕2号)第32条规定,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案件,对于已经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变更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相似文献   

2.
取保候审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五种刑事强制措施之一,在我国刑事强制措施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但司法实践中却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取保候审实施情况的分析,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试图找出完善取保候审制度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谢诚 《公安学刊》2004,(2):53-56
我国立法对于取保候审的规定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在取保候审的适用情形、保证金和保证人罚款的额度、取保候审的期限等方面规定得不明确,易令人产生歧义而导致执法的随意性,如可先行取保候审的却先行刑拘,不需逮捕的却提请批捕,逮捕后可取保候审的不取保候审,可取保候审的非要监视居住.此外,在实践中,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如何处理、取保候审期限届满需续侦怎么办、外地人取保候审难以实行、派出所难以落实取保候审任务等问题的有关规定也不太符合实际.要解决这些缺陷和问题必须从立法上进行补充和修改,作出权威统一的司法解释,对取保候审的审批加强司法监督,等等.  相似文献   

4.
当4万多元取保侯审保证金退还给了取保候审人员的时候,当2万元协税手续费退还给地税局的时候,当1000多元诉讼费退还给诉讼当事人的时候,人们无不惊讶地赞叹:房县新一届人大常委会司法监督动了真格的!  相似文献   

5.
非羁押性强制措施是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包括拘传、监视居住和取保候审。因观念、立法和司法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目前适用非羁押性强制措施的比例较低。从法律、政治、经济等视角考察,有必要扩大非羁押性强制措施的适用。为此,应当转变观念、贯彻无罪推定原则,正确看待刑事强制措施的功能;应当改革取保候审制度,将取保候审作为最常用的刑事强制措施;应当实行捕押分离模式,严格规范羁押性强制措施的适用程序。  相似文献   

6.
法博士信箱     
被取保当日即擅自离开居住地能否没收其保证金法博士:犯罪嫌疑人吴某因涉嫌赌博罪,于2003年7月11日上午被公安机关由刑事拘留变更为取保候审,取保候审决定书上取保的期限起算时间为7月12日(1月的文书规定填写是变更措施的当日,即7月11日)。吴某11日下午即未经执行机关批准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县,并毁灭有关证据(民警取得两份证人证言)。在此种情况下,能否按照刑诉法第五十六条的有关规定没收其保证金?请予解答。河北曹光明曹光明同志: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的“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期间以内”以及新的刑事法律文书要求填写取保候审…  相似文献   

7.
新《刑事诉讼法》的实施,虽然对取保候审制度进行了较大完善,但仍存在诸多实践难题亟待解决,主要包括取保标准不够具体、保证金标准不够细化、三项“禁止令”执行困难、惩罚措施有而不用、监管执行不力、保而不侦现象犹存等六大方面的问题。对此,公安机关应从明确取保候审标准、明确保证方式适用标准、监管措施落实到位、聚合资源形成合力、放大威慑效应五个层面提出解决之策。  相似文献   

8.
梁长林 《公安研究》2013,(12):45-47,83
取保候审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人保,二是财产保。目前取保候审保证人制度存在人保、财产保适用情形不明,保证人条件过于宽泛,没有规定如何监管保证人是否履行义务,对保证人和被保证人违反制度规定惩处力度不够等缺陷。针对这些缺陷,在适用该制度时,要综合考虑,科学适用担保方式;多方考察,细致遴选保证人;多措并举,对保证人加强监管;强化惩处,保证人保措施的有效适用。对取保候审保证人制度的远景设计,应探索人保财产保并用模式,考虑建立专门的取保候审执行机关,尝试保证人责任推定制度,加大对违规保证人和被保证人惩处力度。  相似文献   

9.
取保候审作为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之一种,在刑事侦查、起诉、审判过程中,发挥着程序性和保障性的功能。但是,它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适用得当,将会有效保障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反之,很可能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危害。在刑事司法实践中,也确实存在对取保候审适用条件的模糊性认识以及由此导致侵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情况。有关行政机关有必要对这一问题从适用原则、适用条件进行专题探讨。  相似文献   

10.
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构建和谐社会对于刑事司法的必然要求,也是刑事司法活动自身内在的规律和必须要求,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贯彻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就基层检察工作中如何运用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11.
从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法律解释的规定可以看出,取保候审适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自由权以及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侦查阶段的取保候审被人为的异化,最终导致其适用偏离了设立初衷,在保障人身自由以及保障诉讼等方面均没有产生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论取保候审中保证人的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保证人和交纳保证金两种保证方式,即人保和财产保,还规定了违反保证的处罚,以保证取保候审制度的施行。但从近几年取保候审的实施情况看,保证制度存在着严重缺陷,不足以充分有效地发挥该强制措施的制约作用。文章阐述了保证人的义务、义务认定主体、违反义务的责任以及当前刑事诉讼中存在的缺陷,并提出司法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两审终审制虽有利于节省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但却是建立在有害司法公正的基础上,存在诸多体制性弊端。故为最大限度的实现正义与效率的兼顾,保障刑事诉讼之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之目的,需要从法理学的视角剖析刑事审级制度,并通过三审终审的制度设计,实现当事人的复审救济权,避免申诉、审判监督等复查程序对刑事审级制度的侵蚀和瓦解。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的涉税犯罪司法解释为中心,集中探讨了我国刑法司法解释的观念障碍、涉税犯罪司法解释的问题表现以及克服刑法司法解释观念障碍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许多行政诉讼与刑事自诉相冲突的情况,相关法律及其司法解释对此问题没有作具体规定,导致了司法实践中的混乱。借鉴域外经验处理行政诉讼与刑事自诉的关系时,应当遵循“审判前提问题”这一原则:如果某种诉讼应以另一种诉讼的结果为依据,就应该(或可以)中止该诉讼,等待另一种诉讼的裁判结果,并以此为据恢复诉讼并进行裁判。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目前刑事判决中一半以上的被告人被判处缓刑、管制,再加上服刑罪犯被假释、保外就医的,监外执行的罪犯大于监内执行的人数,随着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贯彻落实,监外执行的罪犯人数的比率还将有进一步地上升,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监外执行职责完全赋予地方司法行政机关①,扩大了地方司法行政机关管理权限,也加大了地方行政司法机关刑罚执行的职责,因此有必要探讨社区矫正的检查监督及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7.
人民检察院对刑事简易程序的监督与制约是司法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对简易程序中检察监督与制约作用产生诸多影响,在理清刑事诉讼法对刑事简易程序中检察监督与制约的规定的基础上,对刑事简易程序中检察监督与制约的优化配置进行思考和研究是法学研究和司法实践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少年犯罪刑事审判是我国刑事审判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司法实践中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是做好少年刑事审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中,作者从掌握少年的犯罪心理,并对犯罪少年的心理进行分析,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审判工作三个方面,站在司法实践的角度,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以期收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新闻媒体的报道监督有利于促使刑事案件获得公正的审判,但是无限制的媒体报道也可能损害司法独立,进而妨害司法公正。认清对媒体报道刑事案件予以限制的必要性,合理设置媒体报道的范围,对维护司法权威.实现社会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