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耀佳 《前沿》2014,(15):149-150
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党和军队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新时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具有现实意义: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动力保障,是净化政治生态的有力武器,是我军履行使命的重要保证。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勤勉敬业的工作态度,节俭朴素的生活方式,廉洁从政的自我修养。新时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要处理好四个关系:艰苦奋斗与改善生活的关系,厉行节约与扩大内需的关系,埋头苦干与改革创新的关系,不怕艰苦与拼搏奋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思想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历史的使命和责任要求高校必须加强艰苦奋斗教育。要深刻把握“艰苦奋斗”思想的科学内涵,艰苦奋斗不仅有“艰苦”的含义,更有“奋斗”的要求,也就是说艰苦奋斗不仅仅有物质生活消费领域的勤俭朴素,更有精神生活领域的价值观念的理想追求,精神上要振奋,思想上要刻苦。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在新形势下,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就是如何用艰苦奋斗精神抵制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保持革命军人的政治本色。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军队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也使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文化影响乘机而入。军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各种社会思潮和不良的风气不可  相似文献   

4.
艰苦奋斗、勤俭建国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追求享乐、奢侈浪费的思想作风是与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思想作风根本对立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划清艰苦奋斗、勤俭建国与追求享乐、奢侈浪费的界限,对于弘扬艰苦创业之正气、抑制奢侈浪费之歪风,保证我们国家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事业生机勃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军委关于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军队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指出:“江主席提出的爱国奉献、革命人生观、尊干爱兵和艰苦奋斗教育,是加强军队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途径,必须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一年比一年搞得更深入、更有成效。每年既要相对集中时间进行教育,更要注重经常化,贯穿到党的生活和日常工作、管理之中。”坚持不懈地抓好四个教育,是军队落实江主席“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要求的主要途径,是加强军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措施。四个教育是思想政治建设总体布局中的基础工程和重点工程,对  相似文献   

6.
政治文化氛围是党内政治文化的外在表现与现实载体,是党内政治关系、政治生活状态在物质层面的客观反映,它构成党的建设运行的重要外部环境,影响和制约着党的运行状况和精神状态。规范和加强公安机关政治文化氛围营造是锻造和养成警察行为模式与职业精神的重要手段,对推动公安工作和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坚持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将有助于我们利用越来越好的物质技术条件,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艰苦奋斗是一种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价值观。艰…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考察时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在我们党80年的历程中,艰苦奋斗的精神始终鼓励着我们顽强进取、百折不挠,在各种艰苦奋斗和考验面前巍然屹立、敢于胜利.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艰苦奋斗作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作为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重要法宝.越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即使将来我们的国家发达了,人民的生活富裕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也不能丢."应当特别指出,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的讲话,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战斗精神是军队信念、勇气、意志和精神状态的集中反映,是生成强大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和源泉。战斗精神培育作为我军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军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军队院校各级各部门对学员战斗精神培育工作极为重视,学员普遍具有当兵打仗的使命意识和敢打必胜的  相似文献   

10.
黄立忠 《桂海论丛》2001,17(3):80-81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 ,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把艰苦奋斗的精神落到实处 ,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深化经济、政治体制改革 ,加强法制建设 ,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和各项管理制度 ,形成遏制铺张浪费的约束机制 ,并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政治思想素质 ,使艰苦奋斗的精神具体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之中。  相似文献   

11.
艰苦奋斗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其内涵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艰苦奋斗不仅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还是一种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工作作风和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12.
关注精神小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康"语出西汉的《礼记·礼运》,是与"大同"比较而言的,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可以理解为安然度日的社会经济状况,它寄托了普通百姓对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美好生活的朴素向往.小康社会是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概念,它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一种体现,这个要求是既包括物质生活的宽余,同样也包括精神文化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环境的改善,是物质小康与精神小康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3.
阎希伦 《湖湘论坛》2003,16(3):52-53,64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在新的历史时期 ,继承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具有新的内涵和价值。必须从实际出发 ,采取有效措施 ,使这一民族精神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4.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是我们共产党人对待工作、对待生活、对待困难的政治本色和荣辱观念。在成为执政党的条件下,当物质生活比较富裕的时候,我们的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仍然应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的客观决定,又是我们所面临的艰巨任务和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本文仅就共产党员应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作一点肤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宜传部长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要在全党和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五种精神,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精神的新总结、新概括和新发展。同时,也是为13亿中国人民昂首迈向新世纪所筑起的强大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6.
满怀激情     
刘明 《现代领导》2005,(6):42-43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表现形态,是一种巨大的内在精神动力。从生动的社会实践层面来看,激情是人类共有的情感,其本质在于对生活和事业的热爱,是一种实现理想的热烈情感,是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是生命潜力的充分进发,是脚踏实地的不懈追求。激情既是个人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也是社会前进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7.
今年年初,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特别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并将其概括为五种精神,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江总书记关于不懈奋斗精神的新概括,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体现了革命气概与务实作风的统一。 五六十年代,我们顶着国际上的重重压力和封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凭着坚忍不拔的不懈奋斗精神,成功研制出“两弹一星”,令国际…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最近要求全党全军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抵制腐朽思想文化影响的侵蚀。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无论对于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军队建设,还是对于保证我们整个国家胜利完成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一艰苦奋斗是大家很熟悉的一个成语。但若问艰苦奋斗的科学涵义,却未必都能讲清楚。有些同志甚至至今还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艰苦奋斗指的是为实现伟大目标而勇于克服艰难困苦顽强奋斗的精神和行动。艰苦奋斗是一种精神。是远大理想志向和顽强意志有机统一的精神,是科学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是一座历史宝库,它形成和发展了我们党和军队的一系列优良传统和作风。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就是其中之一。“延安精神”既是过去我党我军发展壮大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今天我们建设四化的重要精神动力。认真分析总结“延安精神”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及伟大意义,把握“延安精神”的实质,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发扬艰苦奋斗、创业进取的优良传统、实现十三大提出的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人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有着精神需要。当精神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出现精神危机。改革开放30年来,人们在感受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正经历着精神失落的苦痛。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一种精神生存方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重点在于积极引导人的精神需要,重视人的主体性、自然性及自由性,关注人的精神世界,使受教育者自身思想、政治、道德的素质不断提升,得到自由而全面发展,从而化解人的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