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38年3月16日,日军第二集团军向山东省滕县发动进攻,开始了台儿庄战役的序幕.3月下旬,北路日军与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外围展开激烈的战斗.这时,守卫津浦线地区的是以李宗仁为司令长官的国民党第五战区的部队.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奉命去徐州协助李宗仁指挥作战.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蒋介石的几次下野大都与桂系有关.蒋介石与桂系首领李宗仁之间向来是貌合神离.互存戒心.暗自较量.1948年3月,国民党第一届国民大会之后.两人的矛盾便公开化了.当初,按照蒋介石的打算,想利用这次“行宪国大”推举孙科为副总统,使孙科变成自己的亲信.但李宗仁却不买帐,与蒋唱对台戏,公然宣布将与孙科竞选副总统一职.李宗仁使出浑身解数,竟然以微弱优势奇迹般地取胜,当上了副总统.这无疑惹怒了蒋介石,从此埋下了祸根.尤其在1948年至1949年1月间,蒋介石的百万精锐之师,经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血本无归.国民党内部对蒋介石怨声载道.而身为副总统的李宗仁更是“趁火打劫”.急调自己的谪系桂军迅速聚集到南京附近,又命桂系将领白崇禧布防长江沿岸.此举意图十分明显,就是直逼蒋介石将总统宝座让出.蒋介石对此忍无可忍,但又感到力不从心.这时,他脑子里闪现出一个阴险狠毒的念头:秘密干掉李宗仁.他很快将时任保密局局长的毛人凤召至官邸,向毛人凤亮出底牌,要他尽快除掉李宗仁.并再三叮嘱此事必须严格保密.一切由他亲自指挥.蒋介石询问毛人凤:“准备叫谁直接负责这次行动?”  相似文献   

3.
1938年1月25日,南京国民政府根据"以战区司令长官兼辖区内省政府主席"的规定,任命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兼任安徽省政府主席.李宗仁随即由徐州到安徽临时省会六安就任,同时组建了第五战区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安徽分会(以下简称省动委会).该会对动员全省民众参加抗日救国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世纪桥》1998,(1)
1965年春,周恩来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后,果断地提出:李宗仁回国的时机已经成熟。这一信息,通过秘密渠道迅速传往美国新泽西州李宗仁的住处。李宗仁心领神会,以最快的速度于4月22日到美国移民局办妥去欧洲的护照。美国移民局以为李宗仁夫妇是去欧洲旅行,故未向联邦调查局报告。6月13日,李宗仁离美飞瑞士。周恩来获悉了这一消息后,立即向程思远转告了有关安排。7月12日,周恩来得到消息:台湾国民党方面可能已经知道了李宗仁的行动。他立即通知在瑞士苏黎世的有关人员:李宗仁一行务必在13日下午2时离开苏黎世,前往卡扭奇。李宗仁按…  相似文献   

5.
李宗仁禁烟     
1939年底,五战区司令部刚迁到湖北老河口不久,一天,司令长官李宗仁召集战区所辖集团军高级将领开会.开会期间,李宗仁一眼瞥见33集团军司令张自忠精神萎靡不振,哈欠连天,李宗仁久经沧桑,阅历颇深,一眼就看出张自忠将军有吸鸦片瘾.他不动声色,暗记心中.待会议开完了,李宗仁叫张自忠留下,说有事商谈.李宗仁把张自忠带进自己的卧室,关上门,便开门见山地说:"荩臣(张自忠的字号),你知道我叫你来干嘛?我要你执行一项特别之任务!"  相似文献   

6.
1949年1月,国民党河南省主席张轸在信阳宣布独立,湖南省主席程潜在长沙逼蒋退位,白崇禧则在武汉以停止使用金圆券、扣留重庆运来的武器相要挟,要蒋引退.1月21日,蒋介石迫于各方压力,以“因故不能理事”为名宣告“引退”,由副总统李宗仁“代理”总统之职.22日,李宗仁表示愿意接受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提出的8项和谈条件,并派出以邵力子、张治中为首席代表的和平谈判使团前往北平,开始了国共之间长达3个月之久的谈判.在这次和谈的背后,李宗仁还安排了一些人士,秘密往来于南京和北平之间,直接与中共方面接洽,试探中共的反应,其中一个最主要的人物名叫刘仲容.早在抗  相似文献   

7.
1939年 1月 ,国民党 179师师长何基沣将军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年冬天 ,专门负责跑何基沣师这条线的新四军竹沟留守部队的地下交通员项遒光被李宗仁的战区司令部宪兵搜索队抓获。项叛变投敌 ,供出了何基沣为新四军送款的事。第五战区长官部以李宗仁的名义急电第 33集团军总部 ,命令何基沣速赴重庆 ,到中央训练团受训。事已至此 ,不去 ,是绝对不行的 ;只身逃脱 ,那是懦夫 ;把队伍拉走 ,国民党就可借此对新四军大兴问罪之师 ,自己几年的心血也就白费了。何基沣反复思考 ,最后决定冒险闯龙潭。此行 ,他只带了谙熟官场斗争门道、颇具政治智慧…  相似文献   

8.
祁兵 《党史天地》2006,(11):32-36
李宗仁先生是近代中国政治舞台和军事舞台上的一位重要历史人物。他早年参加同盟会,17岁就开始戎马生涯,曾参加过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战功显著。1949年1月,蒋介石自行“引退”,由李宗仁代行国民党国民政府总统职务。1949年底,他拒绝跟随蒋介石到台湾,而出走美国,在海外隐居了16年。在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感召下,他有了“叶落归根”的念头,于1965年7月20日从国外辗转同归祖国,一度成为轰动世界的新闻。  相似文献   

9.
1965年,李宗仁回国,对于在台湾的白崇禧来说是致命的一击。李宗仁一回大陆,白崇禧牵制李宗仁的价值消失,白崇禧也就自身难保了。果真如此,李宗仁回大陆后,蒋介石迁怒于白崇禧,命令毛人凤对白氏直接采取制裁行动。毛人凤将这一任务交给谷正文办理。  相似文献   

10.
台儿庄大捷是抗战初期,继平型关大捷后的又一大捷,对于消除“恐日病”,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提高中华民族的抗战信心,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发起这次大战,打赢大战,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大战爆发之前,曾积极主动地连续三次做了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国民党新桂系首领李宗仁将军等人的说服工作。第一次是周恩来亲自劝说李宗仁。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国共产党人企盼已久的全民抗日战争终于爆发。但是,由于战争初期,蒋介石推行片面抗战路线和消极防御的作战方针,致使国民党军队担负的正面战场出现了一溃千里的局面,导致日军在数…  相似文献   

11.
杨杰 《党史博采》2005,(12):29-30
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之际,周总理约李宗仁的秘书程思远来京晤谈.周总理说:"宗仁先生(李宗仁)另有信给济深先生,表示将回国定居.  相似文献   

12.
1926年8月13日凌晨3时,担任北伐军总司令的蒋介石率随员,在李宗仁、白崇禧陪同下抵达长沙.当晚.举行军事会议,就进攻武汉事达成一致意见.次日,与李宗仁换帖,拜了把兄弟.蒋氏目睹北伐军人兵强马壮,同心协力,煞是兴奋,决定在东门外大校场阅兵.军队总计达15000余人.是日;天气晴朗,校场上旗帜飘扬.蒋氏首先作了激昂慷慨的演说.之后,阅兵开始.蒋介石骑乘一匹高大白马,率先在军前徐行,其后便是李宗仁、唐生智.首先,检阅的是李宗仁的七军,衣冠破旧,军威不壮,但及至唐生智的八军,统为湘军改编;服装整齐,且军乐队尤为壮观.当蒋氏乘骑刚接近八军时,站列前排的军乐队顿时鼓号齐鸣,  相似文献   

13.
1.“归根”以后,李宗仁盼望能见到毛主席。相见之时,毛泽东幽默地说:“德邻先生,你这一次归国,是误上贼船了。” 1965年7月20日上午11时,前中华民国代总统李宗仁在海外寓居16年后,飞回北京,实现了叶落归根的夙愿。 在机场大厅的毛泽东主席半身塑像前,李宗仁宣读了早已拟好的《归国声明》:  相似文献   

14.
蔡锷,湖南邵阳人。他师从梁启超、潭嗣同,早年接受维新思想,曾担任云南军政府都督,与云南唐继尧等人发动护国战争;李宗仁,广西人。国民党政府的代总统,陆军一级上将,先后参加护国战争、护法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1949年1月蒋介石“引退”后,任代总统。曾派代表团到北平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国民党败退后前往美国。1965年,李宗仁夫妇在周恩来总理安排下回国。  相似文献   

15.
蒋介石与李宗仁之间向来貌合神离,互存戒心。1948年3月,国民党召开第一届国民大会,李宗仁使出浑身解数,击败蒋介石推举的孙科,当上了副总统。三大战役中,蒋介石的百万精锐之师血本无归,而李宗仁则急调自己掌握的桂系军队聚集南京附近,大有取而代之之势。蒋介石感到忍无可忍,遂策划秘密干掉李宗仁。《蒋介石密杀李宗仁内幕》揭示了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斗,情节曲折,悬念迭起。  相似文献   

16.
杨飞 《湘潮》2008,(8):49-50
李宗仁是国民党著名高级将领,国民党败退台湾后,李宗仁流亡美国。 1965年,在周恩来等的精心安排下,思乡心切的李宗仁冲破重重阻扰,由美国辗转回到祖国。归国后,李宗仁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7.
在台儿庄战役中,李宗仁对杂牌军采取了兼容并蓄、平等相待、以民族大义来感召等独具一格的驾驭策略,取得重大成效,而这种成效的取得又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既有李宗仁的爱国情操、个人魅力,又有蒋李纷争等因素在起隐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尹家民 《党史博览》2002,(12):40-43
李宗仁归来已是30多年前的事了。当年此事曾轰动一时。“文革”开始后,随着《一只绣花鞋》手抄本小说的广为流传,有关李宗仁归来的话题又被重新提起。因为这部小说把  相似文献   

19.
身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谢和赓,却在1933年至1942年间,先后担任国民党政要吉鸿昌、白崇禧、李宗仁的秘书及全国回教救国会理事兼理事长秘书、军训部西北战时巡回教育班主任秘书和桂林行营秘书等“八任秘书”要职,这不得不说是我党隐蔽战线史上的又一段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20.
正1938年春发生的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说:"每个月打得一个较大的胜仗,如像平型关、台儿庄一类的,就能大大地沮丧敌人的精神,振起我军的士气,号召世界的声援。"在台儿庄战役的策划和组织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各级党组织全方位给予了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一些中共地下党员和地方游击队直接参加了战斗,体现了共产党人不怕牺牲、勇于担当的精神。中共帮助李宗仁转变作战策略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