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虫克星防治骆驼疥癣试验骆驼疥癣具有高度传染性,分布较广。以前多采用药浴、喷洒和涂抹药物的方法治疗,但由于驼体高大、被毛稠密,且该病多发于寒冷的冬季,上述治法使用不便。为了寻找方便、迅速、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笔者于1994年10月至1995年5月用虫...  相似文献   

2.
1998年12月,甘肃省肃北县马鬃山镇238峰骆驼相继在颈部、肩部、腿部等处肌肉或淋巴结发生脓肿,经病原检验和动物试验,并结合流行特点,综合诊断为假结核棒状杆菌引起的骆驼脓肿病。1 流行病学调查1998年12月,马鬃山镇明水村某养驼户饲养骆驼60峰,其中15峰骆驼体表多处发生脓肿,同村相邻养驼户的223峰骆驼也相继发病,死亡28峰,发病率为9.20%,致死率为11.76%。据资料记载,该地区在60~70年代曾发生该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后通过自制假结核棒状杆菌菌苗免疫,控制了病情,近20年没有…  相似文献   

3.
1999年68月,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某镇2户牧民的178峰骆驼暴发了以患部皮肤奇痒、出血、蜂窝织炎及皮下和肌肉出现脓疱为特征的传染病。确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病。1 流行情况1998年10月,某镇2户牧民的178峰骆驼中陆续见有12峰骆驼散在出现皮肤脓疱,经用来苏儿涂擦患部后逐渐好转,停药后又复发。1999年68月,该2户牧民骆驼有120多峰发生本病,发病率为67.4%,死亡率为1.1%;3岁龄以上骆驼几乎全部发病,无性别差异;对病驼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多数痊愈,反之病情加重或死亡。据调查,当地牧民的骆驼自承包以后10a多从未进行过药浴,该病及外寄生虫病时有发…  相似文献   

4.
骆驼的伤口蛆病是寄生蝇类的绿蝇、污蝇、麻绳等幼虫寄生于骆驼阴道及其它天然孔和体表伤口所引起的一种特殊蝇蛆病。 1989~1991年对阿拉善盟骆驼蝇蛆病进行了调查,发病率为14.68%(349/2377),感染强度为4~241条(平均102条),病驼死亡率为1.43%(34/2377);阴道蝇蛆病驼占伤口蛆病驼的94.84%(331/349)。该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相当严重的。  相似文献   

5.
20 0 0年 4月初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一些骆驼群中发生以咳嗽、呼吸困难和肌肉脓肿的疾病。在 7群 42 0 0峰骆驼中发病3 3 0峰 ,发病率为 7.9%。经采取综合防制措施使疫情得到控制。症状 发病初期 ,部分骆驼出现咳嗽 ,按压肺区有痛感 ,病驼常伸颈出现呼吸困难 ,采食障碍 ;无咳嗽症状病驼按压肝区、腰部有痛感 ;病驼肌肉有串珠样或鸽蛋大小脓肿。随病程发展 ,病驼喘气、食欲废绝 ,出现贫血和渐进性消瘦 ;各部肌肉脓肿增至鸡蛋或皮球大小 ,脓肿由硬变软 ,大者可排脓 2— 3kg ,大的脓肿如发生在腿部常因自行破溃引起病驼跛行。多数病例因治疗…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 “百叶干”即瓣胃阻塞。在缺水和饲草细碎而坚硬条件下的耕牛,较常发生。但同样是反刍兽的骆驼,究竟患不患“百叶干”呢?过去我们认为患,那是因为不但书本上有,而且总以为骆驼与牛同属反刍亚目,牛有百叶干一病,故骆驼有“百叶干”便是理所当然的事了。因此,在我校的驼病讲义上,一直编有骆驼百叶干这个病。直到71年师生共同讨论编写“驼病防治”新教材时,一位阿右旗学员提出:骆驼没有“百叶”(重瓣胃),怎么会患“百叶干”这个病呢?当时大家查阅了有关驼病的部分资料[如《元亨疗马牛驼经全集》、  相似文献   

7.
自 1999年以来 ,本旗某些乡部分骆驼发生以咳嗽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其发病率为 2 7.4% ,并出现死亡 ,对当地养驼业产生较大影响。1 发病情况1999年 11— 12月 ,本旗超格图苏木的 8群骆驼发生咳嗽 ,在饲养的 35 8峰骆驼中有 98峰发病 ,发病率为 2 7.4% ,死亡和淘汰各 1峰 ,死淘率为 0 .6 %。该病多发生于秋末冬初 ,其他时间较为少见 ,没有严格的季节性 ,同时也没有性别、年龄差异。2 临床症状多数病驼体温在 40℃以上 ,呼吸 2 6次 /min ,脉搏40次 /min ;病驼精神沉郁 ,食欲减退 ,咳嗽 ,有浆液或粘液性鼻液 ;严重病例出现食欲消失 ,反…  相似文献   

8.
在临床上见到骆驼、山羊和绵羊发生的口疮病症状极为相似。但从流行病学调查又观察到,在羊每年发生本病,而与羊常年混牧的骆驼是首次罹患,那么从三种动物分离的病原体有何关系,是不是同种口疮病毒?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而进行了本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1.抗原:①驼骆口疮病痂皮悬液毒抗原(驼毒):采自发病驼口唇部痂皮病料,去毛  相似文献   

9.
材料和方法 (一)试验条件 1.随机选择临床健康的成年新疆驼(双峰驼)39峰,其中母驼14峰、公驼3峰、去势驼22峰,年龄6~26岁。试验当时的体温平均37.5℃(37.1~38.4℃)。驼群放牧,试验前由放牧地赶来,休息约2小时后开始测试。 2.试验驼在四柱栏内保定,栏内地面垫以3~4厘米厚的木板,测试时骆驼自然站立在此木板上,四肢不互相接触,身体任何部分亦不与栏柱接触,以保证良好的绝缘状态。 3.使用国产ZXD—1型热笔式心电图机,普通照明电源,妥善地接好地线(在室外湿地上埋入约50厘米长的细铁棒),严格按照该型心电图机的使用规程进行操作。  相似文献   

10.
骆驼皮肤真菌病的诊治1990年3月内蒙阿拉善右旗牧户王某和徐某的两群骆驼共87头,其中18头突发生以局部掉毛、擦痒为主要症状的皮肤病,诊断为骆驼皮肤真菌病,及时治疗后得到控制。临床症状及诊断病驼皮肤患处掉毛、擦痒,掉毛后呈现界限明显的圆斑或椭圆形斑块...  相似文献   

11.
骆驼“麻腰病”是甘肃省高台县盐池公社双丰大队驼群中比较严重的一种疾病。近几年来骆驼发病头数逐年增多,截至1974年底,因丧失使役能力,废毙患驼已逾百峰,给农业生产上带来了很大损失。 为了支援农业大干快上,我们组成了老中兽医、赤脚兽医、研究人员三结合的医疗小组,奔赴牧区,在地方党委的领导下,应用电针试治患驼48例(痊愈37例,减轻7例,无效4例),  相似文献   

12.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动物:双峰驼21峰,其中母驼8峰,骟驼13峰,年龄12~20岁,膘份中上等,体重386~650公斤。全部试验驼意识清楚,反应正常,肌肉紧张有力,健康无病。 2.药品:2%的2.4~二甲苯胺噻唑,丹东兽药厂试产。 3.试验方法: (1)给药途径:肌肉注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边远地区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除沙漠地带外,骆驼已不再是主要运输工具。因此每年有大批商品驼进行屠宰加工供肉食用。驼肉富含蛋白质,纤维虽较粗,但烹调得法,则有鲜美的牛肉香味,颇受顾客的欢迎。近年来西北地区兽医部门和肉品加工厂报告也发现骆驼有不少疫病。这种病驼的肉食对人畜的危害程度如何,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因此,为了保证人畜健康,做好优质驼肉的供应,有必要研究制订骆驼的屠宰剖检和兽医卫生检验顺序。通过几年的屠宰卫检业务,写了这篇骆驼的屠宰剖检和兽医卫生检验的探讨,供大家讨论和批评指导。 (一)宰前检查(外部检查) 1.品种、性别、年龄、毛色、特征、体态等的检查:全国各地区的中国双峰驼在体质  相似文献   

14.
能抗严寒、耐酷暑、耐饥渴等生物学特征,对荒漠地区的气候、地理环境有强大的适应能力。但是,我们于冬天把贺兰山西侧的阿拉善双峰驼迁往贺兰山东侧的宁夏引黄农溉区进行试验,入夏以后,骆驼出现精神不安、食欲减退、反刍无力、清瘦等不适应现象。为探索生态环境对双峰驼分布、生存的影响,给发展养驼业和防治驼病提供依据,我们于1980年7、8月间就环境因素中气候条件对双峰驼生存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蟠尾丝虫是寄生于骆驼皮下组织、肌肉及韧带等部位的一种白色丝状线虫。它对驼肉品质、皮革质量及骆驼生长发育有严重影响。1985年12月我们对阿拉善左旗1141峰驼进行了宰后调查,蟠尾丝虫感染率为90%。  相似文献   

16.
在内蒙古额济纳旗骆驼发生一种以强直性或阵挛性搐搦为特征的疾病,病驼死亡很快。长期以来认为与采食红柳有关,因此,当地一般称之为骆驼“红柳中毒”。每年均有骆驼患病死亡,造成经济损失较大,影响着养驼业的发展。发病地区位于额济纳旗东西两条季节河下游,包括苏古淖尔公社和赛汉陶来、东方红两公社的一部分。该地区每年均有河水灌溉,水草较好,为戈壁上之绿洲。此地降雨量少,气  相似文献   

17.
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的双峰驼喉蝇蛆病是由狂蝇科喉蝇属的骆驼喉蝇(Cephalipinatitilator)的幼虫寄生于骆驼的鼻腔、咽喉等部所致,给养驼业带来较大危害。为了有效地防治该病,1995~1997年在研究双峰驼喉蝇生活史及生活习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疥癣又名螨病,俗称癞,是由疥螨和痒螨引起的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的慢性皮肤病。近几年来,我场由于从外地购进牛、羊及放牧管理不善等原因,致使疥癣病、尤其是牛的疥癣病又复发蔓延开来。为此,于1984年初,经初步试验,以有机氮双甲脒乳油代替有机氯治疗螨病,取得了满意效果,为控制和消灭疥癣病提供了一种新药。现将有关情况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9.
发病情况 1992年3~4月份,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润别立镇的2个驼群发生麻黄中毒。2个驼群共有骆驼81峰,中毒6峰全部死亡。临床症状 病驼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废绝,胃肠蠕动音减弱,排粪减少,粪球干小;心跳80次/min,搏动亢进,有的心律失常;瞳孔散大,视力减弱;呼吸困难,严重者肌肉震颤,行走踉跄,甚至出现惊厥,最后卧地不起、心力衰竭与窒息而死。剖检变化 尸体极度消瘦,毛色变淡,心脏扩张,支气管粘膜出血,肺充血、水肿,胃肠内充满气体。防治 防止骆驼采食麻黄,干旱年份的春天返青季节驼群不要到密生麻黄…  相似文献   

20.
阿拉善左旗为我国骆驼主要产区之一,自1957年以来,发生一种疾病,损失较大。对其发病原因还未弄清,因其症候为拉稀,所以当地牧民称为“骆驼拉稀病”。 1972年春,我们组织了调查组,在当年主要暴发地区温都尔图公社进行调查研究,初步查明本病是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其主要症状除拉稀外,还表现有营养不良和幼龄驼的跛行等症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