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美婷 《学理论》2013,(20):218-219
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强调的是教育过程中的目的,教育目的就是存在于过程中。他的教育无目的论在字面意义上通常被人理解为教育是没有目的的。那么,他的"教育无目的论"是否真的是无目的的,还是他另有所指?它的合理性又在哪?他的这一理论又对我们现代的教育又有什么启示?通过对其《民主主义与教育》的阅读,可以对他的"教育无目的论"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3,(5)
梅贻琦是我国现代著名的高等教育家,通才教育是他教育思想的核心和灵魂,也是他终生大力倡导并奉行的教育思想。在他出任清华大学校长的17年间,以通才教育为指导思想,对清华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开创了清华校史上的"黄金时代"。通过对梅贻琦"通才教育"思想深入地研究和分析,发现其对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的发展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卢梭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人,他在著作《爱弥儿》中论述了自然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他主张以培养"自然人"为目标,并在教育过程中顺应自然,遵循人的天性,努力做到正确地看待和善待儿童,以达到"归于自然"最终目的。他的自然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是:遵循自然,顺应天性;尊重个性,善待儿童;崇尚自由,反对体罚;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32)
木心文学的一个基本特质是"智性",他的文学作品是他对人生的炽爱与参悟的载体,不管是散文、俳句、诗,均满含智性的文学思想。其中他对于"奖"的看法和他"精微的悲观主义"两点文学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教育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在对待"奖"这东西上,应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地看待;在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时,应引导学生不要颓唐自暴自弃,也不要盲目乐观、自欺欺人。  相似文献   

5.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在他的人性论和个性观基础上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他主张通过革命改造社会,然后达到"个性解放和个性发展"的目的。同时他认为改革教育,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他把"真正共产主义者"作为一种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格理想,并多方面论述了其独特的时代和阶级特征。毛泽东的这种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对他早年"新民"思想的扬弃,同时也对他建国后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赵永玲 《学理论》2011,(32):235-236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他于20世纪40年代初期提出了"活教育"理论体系,对我国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活教育理论和方法对当代幼儿教育仍然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静  姚运标 《学理论》2013,(3):173-174
英国著名教育家罗素通过自己的实际生活和教育经历,将他的教育观荟萃在《教育与美好生活》一书中,其中谈到了爱的教育思想,爱的知识是正确行为的两种主要因素。在爱的教育中他将亲子之爱与性爱做了区分,以及提出了爱的教育思想与弗洛伊德学派的"俄狄浦斯情结"中的爱的异议。同时他倡导爱的教育要尊重儿童,不压抑儿童的个性发展,在家庭中要树立父母的榜样作用。  相似文献   

8.
曹成秀 《学理论》2011,(3):275-276
张伯苓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爱国教育家,南开教育的奠基人。他所提出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教育理念是以中国传统为本,是对中西方文化的选择与融合。  相似文献   

9.
李晓锋 《学理论》2012,(29):165-166
刘文典是"中华民国"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他在教育方面的功绩世人皆知。尤其是他怒骂蒋介石为此还进了一个星期监狱的事件更让人津津乐道。以此事件为依托,探究当时知识分子敢于和最高领袖动手在制度方面的原因,可以加深对民国时期的教育制度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4,(32)
清朝末年,朝廷腐败,早年的何嗣焜曾远离官场,遁隐乡野。受洋务思想的影响,认为"开通知识,教育尤亟"、"国家积弱、救国之道在于实学",他希望从教育上重塑国民,为国兴学储才。后来,他将毕生精力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全心全意办理新式教育,为筹建南洋公学做了很多开创性工作。他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非常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学习世界上的先进知识作为补充,结合中国的实际来改造中国教育。  相似文献   

11.
韩欣汝 《学理论》2012,(15):160-161
威廉.冯.洪堡是德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在他的教育思想里,主要包括论"普通人的教育"和"大学教育"两部分,对现当代影响重大的是柏林大学的建立,其教育理念和成功经验无论是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还是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魏书生和他的教育教学观鲜为人知,魏书生"差生伟大"的教育观,"自强、育人、教书"的为师观,定向、自学、讨论、答题、自测、自结的语文"六步"教学法以及快乐教学观都是广大教师学习的榜样。魏书生的成功是作为教育改革家的成功,是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双重成功,是值得广大教师学习和感悟的。  相似文献   

13.
任洁  冯国文 《民主》2007,(6):19-20
一、人的自我发展及教育"新的教育精神使个人成为他自己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自学,尤其是在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在探索什么  相似文献   

14.
当代著名的巴西人文主义学者和教育学家保罗·弗赖尔是倡导教育变革者之一。他在对传统的教育方式批判后,认为"爱之教育"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基础,而对话是"爱之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弗赖尔主张通过教育方式的改变,来提高人类意识水平,从而推动社会政治的变革,使人们最终获得热爱生命型的自由性格,也是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一生清廉正直,耿介拔俗,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理念对后世的中国教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同时,他的"离经叛道,混淆纲常"的婚恋观念也对后世的"男女平等"起到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晏阳初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那场乡村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乡村建设思想系统完备,影响深远。他认为乡村建设的目的是"民族再造"和"固本安邦";乡村建设的内容和途径是"四大教育"、"三大方式";乡村建设的步骤是研究实验、训练人才、表证推广;乡村建设队伍要"深入民间"、"博士下乡"。他的乡村建设思想对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极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伟大的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他的泛智教育思想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泛智教育思想的积极性在于关注"弱势",教育目的关注现世;但也具有局限性,宗教色彩浓厚等。  相似文献   

18.
《求知》2015,(7)
<正>深入学习贯彻全市"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课精神按照中央今年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统一部署,5月19日,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黄兴国为全市党员领导干部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课。他强调,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深化,是持续深入推进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  相似文献   

19.
周栩 《学理论》2013,(20):40-41
杜威的教育哲学以"经验改造论"为基础,"经验"成为他整个教育哲学的核心概念,围绕这一概念进而发展演化出"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儿童中心论"等重要的教育哲学命题。杜威教育哲学的这些精华部分对当今中国教育的改革仍然能带来一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谢雅妮 《学理论》2013,(17):365-366
陶行知是言传与身教和谐融于一体的教育实践家,在教育思想上他推崇"知行合一"、"身教重于言教""、共学、共事、共修养"的和谐教育思想,而和谐进取的学风和校风也是现代高校追求的目标,教师和教师、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和谐相处是和谐校风的保障,更是和谐校园构建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