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活日本軍国主义是日美反动派的共同政策。美帝国主义想把日本作为它在远东發动侵略战爭的工具和进攻中苏的軍事基地,日本壟断資本集团,也指望依靠美国,实現其潜在的帝国主义野心。两者就在这样“同床异梦”的合作下,积極复活日本軍国主义。代表日本壟断資本利益和  相似文献   

2.
今年的9月3日,是中国人民、亞洲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战胜日本軍国主义的十四周年紀念日。十四年前的今天,曾經在远东横行了将近半个世紀的日本軍国主义,不得不最后宣告失敗。过去半世紀来,日本軍国主义分子的貪欲及其在亞洲發动的侵略战爭,給中国  相似文献   

3.
英勇的日本人民,以磅礴的气势,从5月9日开始,展开了第十六次反对日美军事同盟的全国統一行动。它与最近南朝鲜、土耳其掀起的反美爱国正义斗爭相呼应,沉重地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爭政策,有力地揭露了美帝国主义玩弄和平和加紧扩軍备战的两面手法。在美  相似文献   

4.
岸信介政府在日本人民愤怒的浪潮中掙扎了很長时間,終于不顧日本民族和日本人民的利益,不顧世界輿論釣譴責,于1月19日在华盛頓签訂了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約,实际即日美軍事同盟条約。日本軍国主义和美帝国主义相勾結已經用条約固定下来,日本已經公然参加美国的侵略性的軍事集团。这是日美准备新的侵略和战爭,威胁亞洲和世界和平的一个極其严重的步驟。这个条約是在向中国、苏联和朝鮮民  相似文献   

5.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完全背弃了波茨坦协定所承担的国际义务:剷除德国軍国主义和納粹主义,消灭作为德国軍国主义基础的壟  相似文献   

6.
美帝国主义为了实行它向全球扩张的侵略政策和战爭政策,为了保证最大限度的利潤,必須維持庞大的軍事国家机器和軍事生产体系。经过多次的侵略战爭,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长期经济軍事化,美国垄断資产阶級获得了巨大的利潤,軍事生产已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反过来,国民经济的軍事化  相似文献   

7.
美帝国主义和日本岸信介政府,不顧日本人民的强烈反对、中国和苏联的一再警告以及亞洲和其他各国人民的譴責,正在加紧进行修改日美“安全条約”。其目的是进一步加强侵略性的美日軍事同盟,不惜把日本拖入一場原子战爭的灾难,以便繼續推行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战爭政策和  相似文献   

8.
野心勃勃的西德新殖民主义非洲历来是德国帝国主义垂涎的地区。1884年,后起的德国帝国主义在非洲攫取了第一块殖民地多哥和喀麦隆沿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战敗,退出了非洲。但是,一心向往爭夺“太阳下地盘”的德国帝国主  相似文献   

9.
东南条約組織是其美国組織者們为了縮小廣大的东亞和平地区,另建一个殖民地战爭地区釆和它对立,並把它作为殖民主义列强的主要工具而組織起来的一个侵略集团。它是美、英、法及其他殖民主义者在1954年馬尼拉会議的“东南亞集体防务条約”基础上組織起來的一个新的战爭性“神聖同盟”,其目的是要在这个重要战略地区准备侵略战爭,和鎮压亞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美国在东南亞建立軍事集团的目的,首先是企图通过馬尼拉条約来巩固殖民地列强的  相似文献   

10.
论美国法西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法西斯化发展得很迅速。从杜魯門到艾森豪威尔政府期間,美国統治集团在疯狂地推行侵略政策和战爭政策的同时,就在国內实行了一系列反动措施,使美国政治制度日益法西斯化。肯尼迪政府上台后,一方面变本加厉地扩軍备战,实行更狂妄、更冒险的侵略政策,一方面利用“麦卡伦法”和“史  相似文献   

11.
日本曾經是一个軍国主义的帝国主义国家。由于战敗,日本壟断資本,包括国家資本和財閥資本,遭到了严重的削弱。战后初期,不但生产水平下降了,財閥組織也被迫采取分散的形式。現在,經过十几年时間,作为帝国主义基础的日本壟断資本,在美帝国主义扶植下和殘酷压榨劳动人民的基础上,已經迅速复活起来。目前經济高度集中,工业生产远远超过战前水平。日本壟断資本的主要部分有很大的發展,并形成与美国壟断資本密切勾結和受美国控制的卖国資本集团。战后,壟断組織与国家政权相結合,国家壟断資本主义的作用,比任何时期更为直接和广泛。  相似文献   

12.
最近,美国統治集团內部围繞着苏美軍事力量对比問題展开了一場激烈的爭吵。引起爭吵的中心問題是:美国导彈力量落后于苏联的“差距”究竟有多大?导彈的“差距”是否就是整个軍事力量的“差距”。由导彈問題引出了更重要的辯論:美国究竟是“正在逐漸淪于第二位”呢,还是“处在它的物質和軍事力量最强大的时代”? 这是一場有关資本主义制度根本問題的爭  相似文献   

13.
苏联政府在今年9月18日發表一項关于裁軍問題的宣言和全面徹底裁軍的新建議,并提交联合国討論。这是苏联为緩和国际紧張局势、消除战爭灾害、保衛世界和平的又一次重大貢献。这个建議为实际解决目前全世界人民最迫切关心的  相似文献   

14.
美帝国主义为了破坏日內瓦协議的实施,策划印度支那地区新的战爭,威胁东南亞和世界和平,在南越一手扶植起吳庭艳反动政权,作为执行其侵略政策的忠实代理人,以实現变南越为殖民地和軍事基  相似文献   

15.
在美帝國主义和尼赫魯政府支持下的英帝國主义的“馬來西亞”陰謀的全部陰險醜惡面目,已經暴露出來。自从1963年9月16日“馬來西亞联邦”强行建立以來,它已經變成一个龐大的警察國家、帝國主义的一个兵营,事实上已經成为向亞洲人民進行侵略和战爭的前哨基地。帝國主义对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的軍事威脅加强了,每天都从海上、地面和空中对印度尼西亞國土——特別是沿苏門答臘一帶、婆罗洲同印度尼西亞交界地区和廖島,進行軍事挑釁。在婆罗洲各地英  相似文献   

16.
美国总統肯尼迪执政一年多来,不断地在研究和制訂軍事計划。他上台伊始,就在国防部成立四个委員会,分别研究战略武器、有限战爭等问题,并发表了《国家紧急需要》  相似文献   

17.
老撾王国政府在挑起內战,企圖一举消灭前寮国战斗部队的阴謀失敗后,又在美帝国主义积極策动下,加紧扩軍、制造国际紧張局势和鎮压老撾爱国力量。6、7月間在美国的策划下,老撾政府分別同南越当局和泰国政府締結了帶有軍事性質的双边协定,进一步把老撾和东南亞侵略集团挂上了鈎。接着,薩納尼空政府同法国政府签訂了一項协定,把美国对老撾的軍事干涉合法化,使印度支那局势进一步恶化。7月28日,薩納  相似文献   

18.
当历史进入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时候,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展开了爭取和平斗爭的太好形势。由于社会主义力量、民族革命力量和和平力量同帝国主义战爭势力反复进行斗爭的結果,国际局势有了一定程度的和緩。这时,一向穷凶極恶、張牙舞爪的美帝国主义也更多地唱起和平的調子了。美国总統艾森豪威尔在今年年初向国会宣讀的国情咨文中,一开头就表示,他过去已下定决心,“現在仍然下定决,要使美国成为一支致力于和平事业的越来越强大的力量。”他要人相信,美国是“多么热切地謀求有保証的和  相似文献   

19.
3月25日至4月1日,西德总理阿登納到日本进行訪問。在訪問期間,同日本首相岸信介进行了会談,并發表了联合声明。这两个軍国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禍首在战后进行公开的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帝国主义一方面扶植西德以准备反苏战爭和排挤英、法帝国主义的势力;另方面又要控制西德,以避免重新树立一个危险的竞爭者。战敗的西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