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2005年中国医改回眸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社会和政府共同关注的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建议”也郑重提出“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医疗卫生改革理所当然属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大多数老百姓对医疗服务不满意的现状,加上中央高层关注并在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社会公众对医疗体制改革的关心和参与。一、2005年医改的三大公共事件和一个政策焦点若要记录下2005年医疗领域最有影响的公共事件,必然会入选的至少有三件事:…  相似文献   

2.
一个时期以来,由看病难、看病贵引发的社会问题不断增多。构建和谐医院,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显得尤为迫切。我国企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正向纵深迈进,医院员工将由“医院人”向“社会人”转变;医院管理和经济运行模式朝着职业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人员工资定档归类的分配方式逐步向“个人薪酬与岗位绩效挂钩”的分配方式转变。新的管理机制的形成和医院员工思想观念发生碰撞,这是构建和谐医院,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必须解决的问题。从人民群众的需求来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3.
近来,我国的医疗体制成为众矢之的,其中受到广泛批评的是“看病贵”和“看病难”问题。“看病贵”,主要指医疗费用的超常快速增长。“看病贵”直接导致越来越多的低收入患者没钱看病,也就是“看病难”。“看病难”还意味着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存在问题。目前,“看病贵,看病难”已成为许多人的切肤之痛。在2005年1月10日至11日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高强为“看病难”把脉,  相似文献   

4.
姚晓英 《当代贵州》2011,(21):37-37
在贵州。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尤为突出。医疗改革如何做到“强基层”,让医疗资源合理分配,真正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安顺西秀区全国首创作出了“点单就医”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贵州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破题,“立柱架梁”构建起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的改革框架,并取得阶段性实效. 9月5日,因突发急性胰腺炎住进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的贵州患者吴先生通过新农合“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跨省一站式即时结报,成为全国跨省一站式即时结报的第一人. 贵州成功完成全国首例“新农合+大病保险”跨省直补即时结报,缓解了群众在省外就医的垫资压力,这是贵州医疗改革惠民便民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贵州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破题,构建起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的改革框架,探索出了“余庆经验” “剑河模式”等备受关注的医改样本.  相似文献   

6.
当前,“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据统计:2004年度,卫生部门所属医院的人均门诊医疗费为117.7元,人均住院费用4283.7元。个人年均医疗费用的支出由1980年的14.51元上涨到512.5元,增加了30多倍!由于经济原因,很多群众有病不敢上医院治疗,许多应住院的患者不能住院治病。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是政府应当承担的责任。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必须尽力尽快解决。为此建议:强化政府责任,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政府应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  相似文献   

7.
宣威市有130多万人口,农村人口多,医患关系复杂,“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突出。要解决好这一备受群众关注的问题,工作压力很大。然而,宣威市卫生局党委“一班人”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保障,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为了人民的健康锐意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发展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深入有关社区医疗服务机构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福建省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政府要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加快社区服务建设,以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相似文献   

9.
医患纠纷的成因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看病难、看病贵的批评中,医患纠纷仍然趋于增多,亟待解决。造成这一现象有五种成因现行的公立医院“以药养医”体制;有些公立医院管理松懈混乱;卫生行政部门监管不力;有些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水平较低;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技术期望过高或者不配合治疗。首先应防患于未然,建立相应的机制。化解医患纠纷,有三种方式医患双方协商解决、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提起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10.
《江淮》2007,(10)
近几年来,安庆市立医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己任,不断深化医院改革,着力提升医疗水平,为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作出了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三新项目"提升医疗水平安庆市立医院始终坚持把加快医院发展,提高医疗水平作为缓解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一项重要举措。其中,新设备、新技术、  相似文献   

11.
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认真研究并逐步群众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市委宣传部关于开展和谐武汉调研活动的统一部署,武汉市硚口区委宣传部、卫生局、党校、荣华街联合组成课题调研组,采取实证研究的方式,对荣华街幸福社区居民的就医状况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共发放1505份居民调查表,对1505户居民的就医状况进行了调查,回收了1472份,回收率达97.8%;多次分别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了公务员、普通群众、弱势群体、医务工作者等各个群体的代表对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看法,走访了民政局、医院等…  相似文献   

12.
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居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也是当前政府必须着手解决的基本民生问题,更是扶助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相似文献   

13.
百姓的健康问题是关乎民生的头等大事。群众看病就医便不便利、高不高效,直接关系着百姓生活的“幸福感”。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卫健委”)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从群众看病就医反映最强烈、最突出的问题着手,通过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全方位满足患者多层次、个性化的健康需求,打通群众看病就医的“瓶颈”,用心用情用力构筑起守护百姓健康的坚实屏障。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吴忠市卫生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抓好党建促业务,抓好业务促党建,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工作思路,始终坚持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核心,以建立优质医疗服  相似文献   

15.
《江淮》2010,(11)
<正>省立医院党委坚持把解决群众在看病就医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着力点,努力为群众提供质优价廉、方便满意的医疗服务,真正让群众得到实惠。在解决患者"看病难"上创先争优。医院推行了门诊预约挂号制度,患者可拨打118114热线,预约专家,享受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我们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战略部署。医疗行业是社会和谐的窗口,构建和谐社会,对医疗行业来说,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让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的医疗服务。对于我们医务工作者来说,就是要以病人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转变服务理念,提高医疗质量,千方百计减轻群众负担,多给病人一些人文关爱,形成宽松、友善、和谐的医患关系。坚持为民办院,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根本医院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共卫生安全、防病治病等…  相似文献   

17.
我国近70%的人生活在农村,能否解决农民的看病就医问题,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 要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要在“十一五”期间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相似文献   

18.
陆睿 《当代党员》2010,(8):31-33
五年前,中国医疗制度改革,被宣布为“基本上是不成功的”,因为没能破解“看病贵、看病难”。催生这一困局的,是公共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严重失衡——占全国人口30%的城市,集中了全国80%以上的医疗资源,其中的30%在大医院;而在占全国人口70%的广袤农村和社区,群众却依靠“赤脚医生”和小药铺维持健康。“看病贵、看病难”,成为一大顽症。  相似文献   

19.
今年两会期间,呼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成为一些与会代表共同的心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坦陈五大矛盾,“看病难、看病贵”位列其中。社会各界对“看病难、看病贵”的热切关注,其实质是在全球化、市场化、城市化进程中,群众呼吁政府为其提供制度保障的诸多诉求之一。  相似文献   

20.
对于“看病难看病贵”这个备受中国百姓关注的问题,数位医药卫生界政协委员日前却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中国看病不算难,也不算贵,而是患者求医标准过高,导致医疗资源“拥挤”。他们认为,应该对“看病难看病贵”给出定义,确立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