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说到伊拉克,人们就想到了战火频繁的危险生活.但她不怕这些,她勇敢地爱上了一个伊拉克男人。跟着他去了他的家乡,满世界疯跑。这个男人精通艺术、建筑和商业。后来又成了伊拉克驻美大使,她明正言顺地当上了大使夫人。于是。她跟布什夫人成了朋友。优雅从容地辅助丈夫的事业。她叫杨英。她的人生就是一个传奇。  相似文献   

2.
林琳 《党建文汇》2013,(12):27-27
近日,上海市一化孕妇公布了怀孕8个月时一个月坐地铁被让座的记录,引发热议。记者找到了这位待产“大肚皮”张丽荣。她说,其实自她怀孕以来,不断有人给她让座。对于这些好心的人们,她充满了感激。  相似文献   

3.
《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今年已经50年,与共和国同龄。她诞生以来,激励着中华儿女战胜了一个个惊涛骇浪,闯过了一道道暗礁险滩,夺取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回顾她伴随中华民族战斗的历程,人们将会更深刻地了解她,领会她,热爱她,踏着她的节拍前进...  相似文献   

4.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 大学毕业后,我在一家报社工作,任务主要是接听读者来电。 这天,我接通了一个电话,是一个女读者打来的。在电话里,她絮絮叨叨地投诉她所在小区保安的冷酷无情。说有一天,她在商场买了很多东西。的士停在小区门口,她吃力地拎着一袋袋东西往家挪动。  相似文献   

5.
在周一升国旗仪式上.我不经意间发现了二年级一个女生奇怪的举动.她没有佩戴红领巾,却也像其他少先队员一样,举起右手,庄严地行着队礼。我很惊奇,走到她的身边,认真地看了看她,她瞟了我一下,仍然严肃地行着队礼.好像根本没有看见我一样。  相似文献   

6.
刘国庆 《党课》2011,(20):80-80
凌晨四点半,小屋里准时传来寒寒窜窜的声音。他艰难地翻了一个身,知道她已经起来了。他昨天送货累得腰酸背痛,此刻多想在床上多躺一会儿,可满耳朵都是她翻箱倒柜的声音。他怕她伤到自己,索性不睡了,来到她身边问她找什么,她皱着眉头埋怨老花镜不见了。他从黑自电视机房边的一个小盒子里拿出老花镜递给她。她不要,说这个不是她的。之后,他去买菜,  相似文献   

7.
罗海艳 《学习导报》2011,(21):24-26
伟人故里、革命纪念地、爱教基地、风景名胜区……韶山的每一个光彩夺目的光环上都诠释着她那厚重的历史与深刻的内涵。260万人次(2008年)、510万人次(2009年)、650万人次(2010年)……观众的每一次爆发式增长,都展示出这片红色热土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独特分量,见证着她科学发展、不断前行的坚实足迹。  相似文献   

8.
金秋,一个硕果累累的季节,一个收获的时节。美丽的天府大地上,宾朋云集,他们正热情地庆贺着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走进她十四岁的花季,共同收获着她每一步成长的喜悦。  相似文献   

9.
她是大爷大妈的“闺女警察”,她的电话号码是上千户人家的“110”;她工作调动时,群众为了留住她成群结队地到公安分局请愿;她身单力薄,却敢于挑大梁,群众称她是社区的保护神;她是一名普通的社区民警,用微笑打开一个个禁锢的心灵。  相似文献   

10.
李庆生 《奋斗》2002,(5):43-44
她,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家庭妇女,一个没有行政级别的居委会主任,用她对街道工作的满腔热情,用她对辖区居民大事小情倾注的心血.构筑了一个党的基层女干部的亮丽人生。她,就是铁力市桃山镇桃林街十五居民委主任张绍荣同志。在桃山镇,只要一提起“张绍荣”的名字,男女老少都众口一词地称道:“那是个好主任!”“是个好人!”  相似文献   

11.
我新接手当C154班班主任的头两天,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叫滔滔的女孩子,她可以比较自然地和我这个陌生的老师交流,而且主动打扫教室。可是她的成绩属于中等偏下,平常爱捣蛋惹事。可又偏偏是这个同学,是自荐要当班长的人。怎么办?该不该选她?我认为,作为老师,首要的就是相信自己的每一个学生。于是我决定给她一个改正缺点和锻炼成长的机会。当我宣布滔滔为班长时,笑声和私语声不断,滔滔本人也低着头,似乎有些紧张和不安,于是我马上强调了班长的权威性,并且号召全班同学支持配合她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当您目睹这本改版后的《党史纵横》时,您的眼睛可能会为之一亮。倘若这种新变化,确能给您带来新的感受、新的启迪或是新的爱恋,那样,才真是我们求之不得的回报,说明我们的心力没有白费。《党史纵横》月刊是读者熟悉的老朋友了。自1988年创刊至今,她风雨兼程,已经整整走过了11个年头。其间,大家热诚地鼓励她,深情地呵护她,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不胜枚举。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厚望:衷心希望《党史纵横》奋勇搏击时代的潮头,不断开创新的业绩。这也是我们的朝思暮想。记得,早年孙中山先生目睹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的钱塘江大潮的…  相似文献   

13.
我新接手当C154班班主任的头两天,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叫滔滔的女孩子,她可以比较自然地和我这个陌生的老师交流,而且主动打扫教室。可是她的成绩属于中等偏下,平常爱捣蛋惹事。可又偏偏是这个同学,是自荐要当班长的人。怎么办?该不该选她?我认为,作为老师,首要的就是相信自己的每一个学生。于是我决定给她一个改正缺点和锻炼成长的机会。当我宣布滔滔为班长时,笑声和私语声不断,滔滔本人也低着头,似乎有些紧张和不安,于是我马上强调了班长的权威性,并且号召全班同学支持配合她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宋秀平 《先锋队》2012,(1):44-46
一个热恋中的青年女工,她的恋人遭遇意外事故高位截肢,但她不离不弃,毅然决然地嫁给了他。40年来,面对厄运不断,她用坚贞的爱,支撑了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她叫杨俊梅。一在上世纪70年代初,发生了一个曾经温暖了西山矿区的爱情故事,那就是一个太原城里的女工,嫁给了杜儿坪矿的高位截肢工残矿工。40年过去了,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及其全家过得怎样呢?初冬的一个早晨,笔者来到了杜儿坪矿,叩响了一栋已很少见  相似文献   

15.
阿沉 《廉政瞭望》2014,(21):76-76
我的一个朋友,在县城里当公务员,不过也只是最小的那个职位。然而她小时候却是个多才多艺的主。如今,她在这小小办公室坐着,身体是孕育子女后发福的形态。偶尔和同事七嘴八舌地扯些八卦日常.平日里也总要仰人鼻息。但她心里却有个艺术梦并没有泯灭。当初我去她家做客,她兴冲冲地把我拉到一旁卧室。从床底拖出一个纸箱子给我瞧,里面是她从报纸上剪下的图片。水墨画、油画、水粉画、剪纸……各色都有。说到底,她是一名收发室的职员,整天在办公室也不过就是与所有单位里的同事订的报纸打交道.把报纸像邮递员投信箱一样投进一个个小格子里,偶尔多出一些,就进了她的报纸扎里。她捆扎报纸的技术也是一流。  相似文献   

16.
赵瑜 《当代党员》2008,(6):68-68
我在一幅摄影作品前凝思,它拍摄于1996年3月22日,照片的旁边有这样的文字:这是一个21岁的母亲面临的痛苦选择。两年前,她从山区农村来到城市,在一个批发市场卖菜.与一菜贩子同居,有了一个私生女。不久,那个男人锒铛入狱,这使她和孩子的生活失去保障。此时,孩子醒了,哭声让她揪心;睡了.她又倍感生活的无奈。她迷惘地说:“我想给孩子拍张照片留下,然后把她给人……”  相似文献   

17.
冯晓蔚 《党史纵横》2013,(3):32-34,37
1927年4月28日下午,在北京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里,李大钊第一个昂然地走上绞刑台,被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奉系军阀杀害了。和李大钊同时遇难的19位烈士中,有一个女子,她身躯瘦弱而神态非常镇定,面不改色,被敌人残暴地绞杀了。她就是国民党北京市党部妇女部长张挹兰。  相似文献   

18.
宁夏有这样一个文艺团体,她从一个小省走上全国的大舞台,领取了国家级舞台艺术的最高奖;她离开了喧嚣的都市,毅然走进乡村和学校演出,一演就是20年;她跑遍了宁夏的乡乡镇镇、大、中、小学,行程总计60余万公里,观众达600万人次,被农民兄弟们亲切地称为咱们的“大篷车”……她就是宁夏话剧团。  相似文献   

19.
海亮  文心 《党建文汇》2004,(4):33-33
一个花容月貌的女人,因仰慕一个官员的才华风度,贪恋他手中的权力,心甘情愿地当了他10年的“公开情人”。这期间,她与官员的其他情人展开多次“较量”。直到青春耗尽,她才最终从梦中醒来。  相似文献   

20.
多丽丝·莱辛出生在伊朗东北部一个贫困的家庭,迫于生计。她6岁时随父母移居津巴布韦。她本应该无忧无虑地享受童年时光,但灾难却不期而至。12岁那年,她突然得了眼疾,她眼里的世界一下子模糊起来。为了安抚她,母亲每天晚上回来,都要给她讲一些外面的见闻,为了打发时光,她把母亲讲的见闻编成故事,没想到,父母听了她的故事后,竞被感动得泪流满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