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王明的70年生命历程中,有近30年生活在苏联。他几乎被苏俄化,成为"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凭借共产国际的背景,他效法苏俄党内斗争的模式,步步紧跟,在中国党内制造了一起又一起冤案。子虚乌有——江浙同乡会案1925年11月,王明由上海来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这个机灵的年轻人,学  相似文献   

2.
1925年——1929年王明一伙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时,由于他们观点相同,又能说会道,受到该校校长兼共产国际东方部部长米夫的器重,窃取了该校党总支委员会的领导权。当时党总支委员会的书记是苏联同志培尔门,副书记是王明,宣传委员是博占,组织委员是王云程、毛子芳。 1926年秋,该校开学不久,约在10月—11月之间,党总支委员会召开全体党团员大会,拟总结该年工作和改选总支委员。参加大会的约有四百人。会上,大家对王明一伙在  相似文献   

3.
王明(1904——1974)原名陈绍禹,安徽六安(现属金寨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随即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回国后,曾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和宣传工作。1930年在共产  相似文献   

4.
1929年7月的上海,笼罩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之中。而当时的中共中央机关,就隐蔽在上海租界之内。刚从苏联回到上海的李翔梧,奉命向中共中央组织部报到,后被分到中央军事部兵士科工作。从莫斯科回到上海李翔梧,原名李凤周,1907年9月24日生于河南省洛宁县中高村一户贫农家庭。1924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5.
刘峰  周利生 《党史文苑》2009,(11):11-12
1929年王明白苏联归国后,只是从事一般的宣传工作。但是王明借着共产国际反“立三路线”的浪潮,不断的写信对李立三、瞿秋白等中共领导人进行投诉,增加了其在共产国际领导人心目中的分量,被视为反“立三路线”英雄,也被认为是忠实于共产国际的,使共产国际决定重用王明等留苏学生。同时王明又借助了来夫的帮助,得以成为进入中共的领导人。  相似文献   

6.
边辑 《党史文汇》2010,(3):22-22
赵云霄(1906-1929),女,河北阜平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5年赴苏联中山大学学习,后与同学陈觉结婚。1927年回国,同陈觉一起在东北、湖南等地做党的秘密工作。  相似文献   

7.
孙金根 《世纪桥》2000,(2):40-44
1937年隆冬时节,陕北高原寒气逼人。11月29日,在苍茫的天空中,一架飞机呼啸着向延安飞来。机舱里,靠窗坐着一位派头十足的年轻人。他个子矮小,看上去不过三十三四岁。此人便是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委员和候补书记王明,又名陈绍禹,从莫斯科归来。他满面春风,不时与身旁的康生谈天,不时观赏窗外的冬景。一、“喜从天降”:“神仙”王明奉命回延安,毛泽东在寒风中迎接。这是王明从莫斯科第二次归来。第一次是1929年4月,王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结束后回到上海。1930年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后,他…  相似文献   

8.
1938年3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主任任弼时受党中央和毛泽东委托,乘飞机取道新疆赴苏联,前往共产国际完成一项重大历史使命。党中央和毛泽东派任弼时此行共产国际,还得从王明回国说起。1937年11月29日,共产国际派苏联专机送王明、康生回延安。在此之前,王明在共产国际呆了整整6年。由于共产国际远离中国革命实际,对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不太了解,王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得到斯大林和共产国际的高度信任。1931年10月,王  相似文献   

9.
1938年8月初,从莫斯科回到延安的王稼祥传达了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总书记季米特洛夫的指示:"中共中央内部应支持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王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不应争当领袖".季米特洛夫的这一指示实际上表明了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对中共领袖人选的态度.那么,共产国际和苏联领导人为什么明确表示支持毛泽东为中共领袖,而放弃曾经一度看好的王明呢?  相似文献   

10.
梁磊 《党史纵横》2002,(2):30-31
王明,这个曾是毛泽东最大的对手,却于1940年写下了《学习毛泽东》,这是怎么回事呢?王明生于1904年,安徽六安人。1924年,王明入武汉商科大学预科学习。在校期间,先后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1925年,王明被党送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入学后,王明很快得到中山大学校长米夫的赏识,当上了中山大学学生公社主席,为他日后的政治生涯打下基础。1929年,王明回国,仅被任为上海沪东区委宣传干事。很快王明就时来运转。1931年,王明在米夫的提携下,当上了江南省委书记(习惯称为江苏省委书记)。不久,…  相似文献   

11.
史学界历来有一种共识:1931年中共六届四中会议上,由于共产国际代表米夫支持王明等宗派小集团上台,瞿秋白被逐出中共中央领导机关。一直到1934年初瞿秋白离开上海之前,他一直未担任党内任何职务,因为王明等人根本不可能给瞿秋白“东山再起”的机会。现根据俄罗斯有关“解密”档案透露,与以上的情况有所不同,瞿秋白曾有直接参加党内工作的机会,而且还有新的工作岗位,当征求他的意见时,但被他“谢绝”。瞿秋白曾被任命为中央苏区中央局9人委员之一。1931年2月10日在上海的时任共产国际远东局委员、中共中央军事顾问组领导人盖利斯写信给别尔津…  相似文献   

12.
闻瞿 《党史纵横》2000,(4):33-33
张闻天(190~1976)江苏南汇人。化名洛甫。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学生。在南京参加五四运动,后加入中国少年学会。1920年赴日本东京自学日文。1921年回到上海,任中华书局新文化丛书编辑。1922年赴美国,入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勤工俭学。1924年回国到上海,任中华书局编辑。同年冬到重庆当教员。1925年10月赴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9月毕业留校任教。1928年9月入红色教授学院学习,并参加共产国际东方部工作,1931年2月回国到上海,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主编《红旗》、《斗争》。后兼中…  相似文献   

13.
李富春在广东的活动主要集中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自1925年7月从苏联回国后,到大革命失败这两年时间里,他在广东从事军队政治工作,整治湘军,组织政治讲习班,参加北伐;大革命失败后,他在上海坚持秘密工作,并于1929年10月到达香港,重新参与厂。东省委工作,历任广东省委宣传部长、代理书记、省委书记,1931年5月调离广东赴中央苏区工作。  相似文献   

14.
赵勇田 《湘潮》2008,(11):48-49
1934年7月,红一方面军副总政委,中革军委总动员部部长滕代远离开部队,经过长途跋涉,于次年7月25日出席了在苏联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并在会上作了题为《保卫自由和独立》的发言,会后,他与王明,陈云一起受到了斯大林,莫洛托夫等人的接见,参加共产国际七大之后,滕代远继续留在苏联,进入莫斯科列宁学校,边学习,边写作。  相似文献   

15.
1931年扩大的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王明在共产国际支持下成为政治局委员,开始了“王明路线”统治全党的时期。王明及其支持者对毛泽东进行了一系列的打击,相继剥夺了其在中央苏区党、政、军的领导权,并试图将他送去苏联。但是共产国际十分赞赏毛泽东的工作成就,反对对其打击,并阻止了将毛泽东赶出中央苏区的计划。  相似文献   

16.
俞秀松,1899年生,浙江诸暨人。早在学生时代就开始从事革命活动。192o年曾与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发起成立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其后受党组织委托,又在上海创建了社会主义青年团。192O至1935年间,俞秀松曾先后在苏俄和苏联学习、工作达10年之久,后因受到王明等人诬陷在苏联肃反扩大化时期遭杀害。他沉冤半个多世纪,直到1996年才被俄罗斯联邦军事检察院平反昭雪。长时期以来,人们对他了解很少,特别是对他在苏俄和苏联的活动情况知之更少。今年8月1日是俞秀松诞辰一百周年。为缅怀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将出版纪念文…  相似文献   

17.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是党内有名的财经专家。他长期从事和主持财经工作,书写了许多神来之笔。为党谋财上海滩陈云为党谋财的经历,最早可以追溯到上海地下工作时期。1925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转入地下斗争。1929年8月,他到江苏省委工作。除了领导江苏和上海的工农运动,陈云还担当了一项重要职责——审查党内的财务。在白色恐怖下战斗,革命者除了时刻要提防敌人的搜捕,还需要操心生计。当时,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能够从共产国际得到一些资助,但数量非常有限,必须想方设法自筹资金。但党处于地下状态,经费来源极其…  相似文献   

18.
中央苏区相识,同遭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排挤,携手农村调查,合写《怎样分析阶级》,结下患难之交王观澜是浙江临海人,1925年在当地学校加入共青团,次年转为中共党员。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被党组织派往苏联学习。在莫斯科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他反对王明的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积  相似文献   

19.
李求实烈士(1903—1931),原名国伟,字伟森,湖北武昌人。他于1924年赴苏联学习,1925年回国,历任共产主义青年团广东省委员会宣传部长、共青团中央委员、《中国青年》主编。1929年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任《红旗日报》编辑。1931年1目17日,他与另外36人在上海东方旅社(原  相似文献   

20.
关向应     
《兵团工运》2011,(5):17
<正>关向应1924年春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冬,赴苏联学习。192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五卅运动后回国,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和共青团工作。在中共六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会后任共青团中央委员会书记。1929年1月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中央军委常委、中央军事部副部长。1930年后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