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湖北省襄樊市全面实施农村五保"福星工程"建设,圆满完成了预定的目标任务,全市农村福利院建设得到了跨跃式发展,农村五保供养政策得到了较好落实,五保供养工作整体水平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全市有农村五保对象18718人,其中集中供养9561人,集中供养率51.08%,分散供养对象9157人;农村福利院189所,其中乡镇办122所、村办67所,床位11929张;全市福利院固定资产总额1.42亿元.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把农村福利院当作一项“领导工程”来建,各级民政部门把农村福利院当作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各地农村福利院把搞好自身建设当作一项“幸福工程”来办,使全市农村福利院建设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目前全市共有农村福利院274所,其中有乡镇中心福利院122所,集中供养五保对象5447人,集中供养率达36.9%。近三年来,我市共投资近5000万元,用于新建和改扩建110所乡镇中心福利院,今年可望实现全市乡乡镇镇都有中心福利院的目标。以一大批规模较大、档次较高、设施配套、管理规范、服务优质的乡镇中心福利院的…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天门市现有农村五保供养对象3760人,其中集中供养2632人,分散供养1128人,农村福利院47所,总占地面积819亩,建筑面积91905平方米,五保供养工作人员285人.  相似文献   

4.
五保对象是农村最困难的群体之一。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五保”对象供养问题, 2003年初开始,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 下,全省实施以乡镇福利院集中供养为主 体、以村办院和民办院供养为补充的“福 星工程”。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全省改、扩、 新建农村福利院1867所,使农村福利院 总数达到2436所,集中供养“五保”人 数由2002年底的4.3万人增加到近16万 人,集中供养率达76%,基本实现“五保”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麻城市宋埠镇福利院大力发展院办经济,弥补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经费的不足,取得较好成效。主要做法: 一、提高认识找出路。宋埠镇福利院深深认识到.只有发展院办经济,增强福利院的综合实力,才能使福利院实现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后的长远生存和稳定。为此,他们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采取“五个一”举措发展院办经济。即:挤出一点,争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盐津县有农村五保对象3447人,其中五保老人1605人,需集中供养老人1100人。2006年以来,先后建成雷家岩敬老院、中和中心敬老院、牛寨敬老院、豆沙古镇敬老院、盐井镇福利院,截止2010年底,集中供养老人800人,年供养标准3840元。盐津县在加快农村敬老院、福利院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管理新路子,提高敬老院、福利院服务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据有关部门统计,五保对象在我国农业人口中约占千分之二。让这些辛勤劳动了一辈子的庄稼人一老有所养」、安度晚年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办好福利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福利院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据我们调查,各地福利院发展不平衡,办得好的固然不少,亦有相当数量的单位福利院数量少,质量差。原因是有少数领导认为「五保」对象是「负担」、r麻烦」和「包袱」,不愿在这方面多花钱。有的甚至将已建立的福利院解散了。从客观上讲,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后,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冲击了原来的五保供养方式。以往五保户的供养靠集体分…  相似文献   

8.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龙凤镇福利院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幸福院"。近30名年逾花甲、体弱多病的五保老人在这里欢度晚年,15名孤儿在这里健康成长。州、市一些机关甚至外县的退休老人也纷纷要求自费住到这个福利院。这个福利院近几年先后10多次受到省、州、市的表彰,1995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和民政部分别授予"全省先进农村福利院"、"全国模范敬老院"的称号。人们羡慕这个福利院,更敬佩这个福利院的院长、市人大代表李忠菊的奉献精神。她10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呕心沥血,用一腔热忱温暖着五保老人和孤儿的心。  相似文献   

9.
在湖北省建始县,有一位年近七旬的退休老干部,献身福利事业,全心全意为孤寡老人服务,他的先进事迹被广为传颂。他,就是业州镇福利院院长孙帮银。2003年初,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实现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的“福星工程”目标任务下达后,建始县高度重视,三年投资近1000万元,新建、改扩建10所乡镇福利院。同年的3月,业州镇“福星工程”启动,镇党委、政府任命有38年党龄的退伍军人孙帮银为福利院院长。孙帮银说:“自己是一名老共产党员,一名基层退休干部,这项工作再苦、再累、再难也要努力做好,让五保老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兴建农村福利院是改善五保对象的生存环境,提高他们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和办法,为此,各级党委、政府都极为重视,倡导并组织建造了一批规模较大,集中供养人数较多,生活配套设施较好,管理服务质量较高,深受集中供养对象欢迎的农村福利院.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山东省淄博市把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作为“建设殷实小康、构建和谐淄博”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摆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程日程,通过不断规范设施建设、资金保障和管理服务,全市农村五保对象的生活质量和服务保障水平一年一个台阶。目前,全市共有乡镇敬老院92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6274人,集中供养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漯河市民政局积极开展以乡镇敬老院、中心温暖小区集中供养五保对象为主体,分散供养相结合的五保家园建设活动。近几年,全市投资3407万元,改、扩、新建农村敬老院和温暖小区房屋8367间,新建和改建了128个中心温暖小区和453个村级温暖小区,覆盖了全市1000多个村庄,基本实现了将自愿集中供养的五保对象全部纳入集中供养,分散供养五保对象得到妥善照顾的工作目标,全市五保供养工作的管理服务水平上了一个新层次。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漯河市民政局积极开展以乡镇敬老院、中心温暖小区集中供养五保对象为主体,分散供养相结合的五保家园建设活动.近几年,全市投资3407万元,改、扩、新建农村敬老院和温暖小区房屋8367间,新建和改建了128个中心温暖小区和453个村级温暖小区,覆盖了全市1000多个村庄,基本实现了将自愿集中供养的五保对象全部纳入集中供养,分散供养五保对象得到妥善照顾的工作目标,全市五保供养工作的管理服务水平上了一个新层次.  相似文献   

14.
《山西政报》2012,(Z2):60
保德县地处晋陕蒙三省区交汇处,是革命老区,也是国家贫困县。全县总面积997.5平方公里,总人口16.2万,其中农业人口13.8万,65岁以上老人有10663人,农村五保对象1351人。全县养老机构有光荣院1所,老年福利院1所,敬老院2所,集中供养五保对象120多人,集中供养率为12%。近年来,随着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从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文明和谐保德、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高度出发,把五保供养和敬老院建设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健全完善"政府主导、民政主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民政局采取五个措施,提升农村福利院建设水平。一是组织排查,督促福利院进行整改。民政局组织专班,对全区8所农村福利院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二是健全制度,加强福利院内部管理。通过建立健全制度,实行标准化管理,真正使福利院管理工作步入有序化轨道;三是开展“七心”评比活动,建立奖励激励机制。在各福利院形成一种讲卫生、讲风格、讲奉献,团结互助、爱院如家的氛围;四是发展院办经济,改善五保老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李建豫 《中国民政》2008,(12):56-56
河南省南阳市辖13个县市区,236个乡镇(办),有农业人口910万,其中农村五保对象82760人,占农业人口的0.9%。2006年以来,南阳市从本地五保对象多、经济基础弱的实际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办法,扎实推进农村敬老院建设,连续三年把农村敬老院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向社会承诺的十大实事,共新建、改扩建乡村敬老院705所,全市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每年提高十个百分点,2008年达到40%,促进了农村五保供养水平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7.
图片报道     
1 重庆永川市建立和完善救助制度,实行了定期定量救助。近日,金龙镇燃灯村167名特困村民从镇政府负责人手中领到了“重庆市农村特困户救助证”和政府定期定量发放的救济金。图为镇负责人向特困村民发放救助证。(特约通讯员 陈仕川 姚远)2 湖北雀谷城县冷集镇先后投资400多万元。建起3所福利院,有近200名五保老人实行集中供养。为让这些老人老有所乐,该镇定期请来民间艺人到福利院为五保老人演唱豫剧等文艺节目。图为冷集中心福利院的老人们正在观看文艺节目.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政》2008,(4):F0002-F0002
沈阳市沈北新区把对五保老人的真心关爱落到实处。在整合全区11所农村敬老院的基础上,政府投资1500万元,建成了集养老、休闲、娱乐、健身、康复于一体的大型区域性中心敬老院。内设350张床位。目前,已有226名农村五保老人入住。沈阳市市长李英杰称赞这个敬老院的建设“给全市树立了标杆”。  相似文献   

19.
金振明 《中国民政》2006,(11):29-30
信阳市是经济欠发达的贫困地区,也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全市现有总人口780万人,其中优抚对象28万多人,城市低保对象10.4万人,农村低保对象12.3万人,农村五保4.7万人,正常年份有50多万灾民需要救助,60岁以上的老人90.15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山东省东营市各级党委、政府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总体目标,始终把农村五保供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各项措施,积极探索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目前,全市共有农村五保对象3387人,集中供养率达到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