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国际反恐怖斗争总体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恐怖主义威胁还将长期存在。全球正迎来恐怖活动的"第四次浪潮",欧洲正面临空前的恐怖主义威胁,恐怖活动高潮呈现新特点,恐怖袭击已形成特有模式,欧洲国家在政治、社会等方面面临恐怖极端组织的现实威胁,国际反恐协作的统一联盟尚未形成等诸多问题与挑战。欧美联合打击下的"伊斯兰国"组织实体力量明显衰减,其传统战略已出现新的调整。欧盟应当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反恐打击工作,充分发挥欧洲反恐中心的职能作用,积极借鉴总结他国反恐情报中心建设经验,进一步加强欧盟内部的反恐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2.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助理教授王伟光的《恐怖主义·国家安全与反恐战略》2011年7月由时事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之一,该书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分析了恐怖主义与反恐问题。书中对恐怖主义的界定、恐怖主义的安全化、恐怖主义现状与特征及其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3.
作为成员国多边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上海合作组织地区反恐机制的运作取得了卓著的成效,但同时亦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解决:一方面,对《上海公约》就"恐怖主义"的概念所作的界定应予进一步的厘清;另一方面,应当在《上海公约》中完善和补充关于恐怖主义犯罪引渡的具体规则,以提升该机制有效地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的实效性。此外,该机制在运作中过程还应当重视反恐与人权保护两者之间的平衡,加强对犯罪行为人人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张明明 《理论前沿》2006,(24):26-27
目前,恐怖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活动依然是猖獗的,但人们的认识依然存在诸多分歧,这不仅表现在对恐怖主义本身的认识,也表现在对中国政府的反恐政策不甚了解。因此,深入分析恐怖主义的性质和解释中国政府的反恐立场,对于推动恐怖主义研究和开展反恐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金玲 《外交评论》2011,28(6):129-141
在利比亚战争中,欧洲国家通过展现自身的硬实力以实现其外交政策目标。其间欧盟对外行为方式在表现出大国主导、欧盟追随的同时,也展现了成员国外交政策中的"欧洲化"特色,并且在成员国与欧盟之间初步形成了"大国舞剑,欧盟扛旗"的分工模式。欧盟对外行为方式的变化,既是成员国多样化国内利益和政策实践的反映,也是欧盟层面制度设计的结果。作为后冷战时代欧洲主导的第一场战争,利比亚战争对塑造欧盟的对外行为方式及国际地位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当前,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形态、犯罪手段、社会危害在不断发展和扩大,国内恐怖主义及其他恐怖活动的威胁也一直存在,而上海的经济地位决定了它是国内最易受到恐怖主义袭击的地区之一。对此,我们必须切实增强反恐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从战略的高度研究、筹划上海的反恐工作。  相似文献   

7.
国际反恐斗争需要明确国际恐怖主义的概念。目前国内学界关于国际恐怖主义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一种学理概念研究,因此有必要提倡“从学理走向规范”的研究方法,即应加强法律(规范)概念研究,应在现行有效的13个全球性反恐条约中的各种特定国际恐怖主义法律概念的基础上,通过联合国大会等平台,在《恐怖主义全面公约》(草案)中尽快就一般性国际恐怖主义法律概念在联合国框架内达成一致。  相似文献   

8.
用法律的手段来应对恐怖主义的威胁,是国际社会面对恐怖主义犯罪的共同选择,综观国际反恐立法,目前主要有三种基本模式:分散型立法模式、专门型立法模式和综合型立法模式。我国当前反恐立法单一,缺乏系统性和完备性,配套立法还不完善,在未来难以有效地同恐怖主义犯罪作斗争。因此,制定我国的反恐基本法与反恐配套法,构建“以反恐法为基本法、各单行法为配套法,以反恐基本法为主导、诸法配合”的立法格局,是我国未来反恐立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反恐赔偿制度比较完善,其形成了多元化的赔偿途径:反恐怖主义基金赔偿;对资助恐怖主义的国家提起赔偿诉讼;要求那些依法承担反恐职责的国家机构,如果因为他们渎职和不尽责而导致了伤亡和财产损失,这些机构要承担赔偿义务。和美国的反恐赔偿制度相比,我国《反恐怖主义法(草案)》对反恐赔偿制度的规定过于单一,这不利于维护恐怖主义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借鉴美国反恐法中的赔偿制度,完善我国反恐法中的赔偿制度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聚焦于反恐怖主义法治、战略、犯罪防控、大数据反恐以及反恐怖主义国际合作等诸方面的现状与挑战,透视我国反恐怖主义研究的未来走向。反恐法治研究仍集中于构建完善的反恐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等传统问题,未来反恐法治研究会逐渐向复合立法模式的选择,完整的法治反恐怖主义体系的构建等新问题转移;我国未来反恐战略研究会逐渐从全民、海外反恐战略研究、反恐战略传播机制研究跨向更具广度和深度的研究,特别是国际网络空间新规则和新秩序的构建值得期待;在反恐防控研究领域,国内当前的研究涉及边疆地区、互联网领域、体育赛事等多个领域,未来反恐防控研究会更加趋于多元化、多角度化;在反恐大数据研究上,国内还存在研究数量偏少、研究深度不足等问题,在国际方面,大数据分析预测功能以及反恐数据库的构建则相对成熟,未来应继续加强反恐大数据建设的国际合作,推进技术升级与应用,夯实法律基础,发挥互联网企业在反恐大数据建设中的功能;借助国际性、区域性合作组织搭建的平台,国际国内的反恐合作均取得了较大成绩,未来应加强网络恐怖主义领域的合作力度,继续发挥区域性合作组织以及联合国在反恐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