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背离论"再到"中国领导论"、"中国责任论"等等,30年来世界中国观的变化历程也就是"中国模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中国走向世界的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过程。那么究竟什么本因成就了中国模式的辉煌呢?中国模式到底有什么内在奥秘值得世界关注呢?结论是:中国模式的逻辑起点就是西方的中国观,即西方怎么看中国?中介是:中国的西方观——中国怎么看西方?二者之间的互动造就了中国开放、兼容并蓄、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深刻、规范、先进的的马克思主义资本伦理观,最终诱发了中国模式的成功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倡导"文化自觉"的划时代意义,不仅在于宣告我们需要创造与"中国道路"相应的"中国价值",而且在于宣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后中国特色"时代的来临。"中国道路"和"中国价值"不仅是指导当代中国发展的中国化创新成果,更具有溢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普遍意义。立足"矛盾特殊性"和"中国语境"是"中国特色"时代中国化辩证法的理论旨趣;着重"矛盾普遍性"和"世界眼光"是"后中国特色"时代中国化辩证法的必然旨归。以"中国道路"和"中国价值"自立于世界发展之林、文化之林,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更是世界期待中国贡献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从文化角度来看,中国抗战精神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传统文化品格:爱国主义体现中国抗战精神的"本性"品格、自强不息体现中国抗战精神的"刚性"品格、厚德载物体现中国抗战精神的"柔性"品格、艰苦奋斗体现中国抗战精神的"韧性"品格。四者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相辅相成,共同建构起爱国主义精神的大厦,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在当代中国,弘扬抗战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概念之间的逻辑演变决定和反映实践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最早可追溯到毛泽东时代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提出的"中国特色"概念,以后又依次经过改革开放新时期在开辟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概念,直到在党的十七大上水到渠成地演变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梦"采取特定的修辞方式,结合中国自身国情,进一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意义和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我们通过"历史的中国、现实的中国、世界的中国、未来的中国"等四个时空维度来定位和理解中国梦,中国梦就有一个可以真正安放的价值坐标体系,可以承载更多超越国家、民族、种族界限的共同责任和人类文明。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南方谈话"以苏联东欧剧变为背景,以中国怎么办为重点,以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为核心,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精辟的论断和光辉的战略思想,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理论基础,指明前进方向。自"南方谈话"以来,中国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做出了与"苏联模式"完全不同的创造性回答,从而开辟出崭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改革,实质上是去"苏联模式"、增"中国特色",既同苏联"切割"、又不"照抄"西方的过程,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理论体系和各项制度形成、确立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中国威胁论"与中国和平崛起--一种"层次分析"法的解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岳 《外交评论》2005,64(3):93-99
冷战结束后,"中国威胁论"一度甚嚣尘上.其主要论据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军事威胁论"、"中国经济威胁论"、"中国生态威胁论"、"中国意识形态威胁论"和"中国文明威胁论".根据"层次分析"法,"中国威胁论"的论据大都聚焦于国际体系的结构和单元的特点,而忽略了国际体系的进程,即国家间互动的通常模式.由于中国崛起的进程同时也是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制度的进程,中国完全有可能以和平的方式来实现自身的崛起.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辉煌成果的同时,对于中国发展道路、路径和模式的研究层出不穷,对于是否存在"中国模式"、"中国模式"是否可以在其他国家推而广之、"中国模式"的内容、特征、问题与挑战等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不断热议与关注。  相似文献   

9.
"中国威胁论"是针对中国的崛起所发出的噪音,其实质就是要对中国"以压促变",对中国实行"西化"、"分化",离间中国同邻国的关系,从而维护西方的霸权地位。所以是"威胁中国",而不是"中国威胁"。为此,我们要对自己的国际角色准确定位,稳定周边,自主构建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梦"是中国人对于自己的国家、民族和自己个人未来前景的美好梦想,是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梦想。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无疑,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是走中国道路的有力保障,是弘扬中国精神的伟大结晶,从而必然凝聚起强大的中国力量。由此可见,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1.
李大钊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也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开拓者,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强烈的爱国主义、坚定的社会进步思想和鲜明的民本思想相结合,是李大钊接受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因素,由此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中国化的基本立场.从时代要求出发,历史地(实践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以及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则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基本的思想方法.建党后,李大钊在革命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社会、中国革命,得出了许多重要的认识,提出了许多重要观点,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在核准CISG时对该公约关于合同非书面形式的规定予以保留.现行《合同法》规定合同可以非书面形式订立.为此,理论界对于中国当事方是否仍应以书面形式订立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以及中国应否撤回该项保留有激烈的讨论.中国的法院和仲裁机构对理论论争保持不予回应的态度,并发展出两种立场:其一为依最密切联系原则适用中国法,其二为径自适用CISG第11条等合同形式条款,该两种做法都存在缺陷.中国对CISG的此项保留,发生该公约关于合同非书面形式的规定被排除适用的效果,具体准据法应依据冲突规范予以确定.近期中国已经撤回该项保留,中国当事方将毫无争议地以非书面形式订立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据此,该项撤回必将促进中国的实践部门积极适用CISG,中国有望成为研究CISG的中心.  相似文献   

13.
中国检察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紧密相关,是中国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必然选择,与西方三权分立下的检察制度具有本质属性区别,因此,确立和完善中国检察制度必须考虑中国社会实际和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履行宪法赋予的法律监督职能是中国检察机关的基本职责,也是检察制度的核心内容。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变革的需要,中国检察制度还需要进行改革,改革应当立足中国国情,同时也要放眼世界,应当从健全法制、改进领导体制以及完善保障机制等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从根本上讲不是中国古代有无哲学的问题,而是20世纪以来中国人用西学范畴和学科体系解构中国古代学术系统,并因此抽空了现代中国学术的意义基础的问题。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学与西学具有根本的区别,中学与西学的结合应是在保持中国古代学术传统独立性的前提下,如何在实践中互补共存的问题。现代儒学应回到源头来回答现代性的意义基础问题,而不能停留在宋明理学的道统观上。  相似文献   

15.
我国学者将西方消费函数理论应用于解释转型时期中国消费者的行为,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实证研究表明,在我国现阶段,居民消费存在着“过度敏感性”的特征.本文将西方消费理论应用于我国文化消费的研究中,利用我国2002-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展开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确实存在“过度敏感性”的特征,且城镇居民的敏感系数高于农村居民.鉴于此,政府应该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培育文化消费主体以及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着手,促进居民文化消费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法治是一种治国的思想体系 ,代表着一种价值取向 ,法治还是一种治国的原则体系和制度体系。法治已成为当代中国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法治的经济决定因素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法治的政治基础 ,思想解放为中国法治奠定了精神基础。从现实性和必然性分析 ,中国的法治之路走的是一条以政府推进为主 ,结合社会演进的道路 ,传统社会的中国不能进于现代法治国家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二元社会结构是法治国家的社会前提 ,必须大力培育中国市民社会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它既不同于苏联时期搞对外争霸的社会主义,也不同于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对内以阶级斗争为纲,对外以意识形态划线的社会主义,当然更不同于西方大国所奉行的弱肉强食的资本主义。中国实行的和平社会主义是目标、政策和实践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是反霸权的社会主义,具有真实性和持久性。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治理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已经做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决策。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优秀传统民俗文化,根植于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民族精神之中,最贴近百姓生活,最具生命活力。在新的形势下推进农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弘扬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努力探索我国现代农村社会治理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的青年问题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青年政策,在这二政策指导下,中国青年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奇迹”:成就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在财富生产和积累方面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从而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形成了所谓的"中国奇迹",那么,今天在生产和积累达到一定水平之后,财富的分配便成为中国民众更加关心的问题。社会福利和保障的普遍匮乏,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严重不足以及非均等化,妨碍着社会共识的进一步发展,使得"中国奇迹"难以在原有的轨道上获得可持续性。要为中国的发展寻找新的路径,恐怕还是要回归政治合法性的经典理论上来,构建一种公认的、公平的、开放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