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媒变革的总体趋向是在移动化中变革,表现为报纸小型化、杂志大小两极化、广播重新崛起、电视移动化、传媒移动化与读者移动化的互动、手机媒体化、移动互联与无线城市等等.从世界范围看,超级媒体正在崛起,其类型有:从全媒体到超级媒体,从媒体到信息龙头、从搜索引擘到超级媒体等等.超级媒体的崛起给了我们重要启示:要更好地整合内部和外部的信息源和信息,要进一步做好满足分类需求,要快速变革传统媒体的服务观念,不仅提供信息,更要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2.
本届书博会上,读者大会、高端论坛、作品签售会及"红沙发"访谈等系列活动为作者和读者搭建了对话的平台。为何阅读?如何阅读?阅读什么?纸质阅读会不会消失?数字阅读带来怎样的变革?这是读者最关心的问题。对此,十位专家学者、文化名人、出版人士有话说。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是人们吸取知识的重要场所,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读者在图书馆看书学习,可以从中感受到历史人物的伟大人格魅力,并深受其高尚情操的熏陶。这是任何老师的说教所不可替代的。所以,图书馆应该在充分了解读者阅读心理、阅读习惯的基础上,着重推荐一些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优秀书籍以飨读者。具体地说,图书馆通过书刊流通、图书宣传、阅读辅导等形式,向读者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宣传党的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推荐古今中外人类优秀的文学名著,帮助读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读者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读者的思想修养。众所周知,道德的力量是巨大的。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人类的文明,都离不开道德的发展和完善。1997年5月26日江泽民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  相似文献   

4.
致读者     
《前线》2013,(3):96-96
读者朋友: 为顺应数字化阅读新趋势、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学习,本刊从本期起引入二维码拓展阅读功能,有效整合包括前线网等在内的前线新媒体群资源,为您提供更加全面、立体的增值服务。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较强的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学生的阅读能力主要取决于阅读质量和阅读速度两项指标。所谓阅读质量是指对所读文章的正确理解 ;阅读速度则是指单位时间内阅读的词汇量。传统的阅读教学偏重于学生对文章理解的精确度 ,忽视提高学生的总计速度 ,使学生逐渐养成了慢速阅读的习惯。其实 ,适当提高阅读速度不但有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为在以后进一步的学习乃至工作中提高效率奠定基础 ,而且有利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本文试从分析学生的一些不良阅读习惯入手 ,谈一谈如…  相似文献   

6.
正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习近平沈阳南站客运车间党支部通过形式多样的党内活动,不仅增强了支部活力,激发了党员当先锋、作表率的热情,还提高了业务工作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开展"阅读电子书""党员朗读者"活动,增强党员党性观念。党支部把包括党的十九大、党章、党纪党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以其丰富的文献资源和服务 ,为人们学习和更新知识提供了便利之门。但由于观念和体制的限制 ,中等职业学校图书馆存在自身服务不能满足学校不同读者群的阅读需求的问题 ,使图书馆没有充分发挥它应有的功能。因此探析读者阅读需求 ,加强导读工作和相关服务是我们做好工作的重要一环。根据阅读目的的不同 ,将中等职业学校读者分为以下几类 ,并着重分析其阅读需求特点和服务的现状。一、以科研为目的的读者这些读者多是学校中的中、老年教师。他们都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他们因为所从事科研项目而需要来图书馆获取文献资料。目的是…  相似文献   

8.
沈逸莹 《世纪桥》2011,(13):147-148
信息时代,网络的兴起、多媒体的发展给人们阅读生活带来了多元化的选择,阅读指导成为新时代图书馆面临的重要课题。科学全面的阅读指导必须既符合阅读规律和读者身心发展,又能对读者阅读行之有效的影响,也就是说必须能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同时产生审美距离。运用接受美学思想,以读者为核心,重视读者的主体作用,从受众角度出发进行指导对图书馆开展阅读指导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顾斌 《唯实》2014,(10)
正据CISCO的统计数据,"到2016年,每人平均将拥有1.4部移动设备,全球移动连接设备数量将达到100亿部,包括机器至机器(M2M)模块,该数量将超过当时的全球总人口(73亿人)。"移动互联网以及手机、Pad等移动终端的发展与普及,满足了人们在移动中对内容的需求。随时随地生产与消费内容,也正在成为读者的一种阅读习惯。进入数字化时代,人们的阅读行为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革命。阅读从基于印刷文本的单一传统方式转变为复杂多元,由此导致了阅读主体、阅读对象、阅读方式、阅读性质、阅读效应以及阅读的心理机制和功能价值等方面的重大嬗变,数字化阅读成为其中的首要特征。  相似文献   

10.
读者来信     
正@心语飞扬期待和阅读《党的生活》已经成为我的习惯。从时事政治到学习园地,还有昆仑讲堂面对面栏目,让我将平时的工作学习和阅读党刊联系在一起,从"生态青海·美丽家园"中,我欣赏着大美青海的独特魅力,读书栏目推荐的好书也让人耳目一新,甚是喜欢。可读、实用,感谢编辑们的付出,让我们广大基层读者每月都能与《党的生活》、与美好相遇。  相似文献   

11.
在信息资源相对过剩和读者的注意力资源相对稀缺的当下,办报行为已经由传者本位,转向受众本位。报纸的视觉传达要顺应读者的阅读需求,已成为报纸采编发展的方向。但党报不同于普通的商业媒体,肩负有传播党的方针政策和舆论导向的任务,因此需要二者兼顾。  相似文献   

12.
《廉政瞭望》2013,(7):76-76
亲爱的读者,您好!为了答谢广大读者一直以来对本杂志的支持与厚爱,本杂志与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ctr)共同举行有奖调查活动,目的是通过您的回答,使我们了解您对本杂志新闻、发行和广告的评价和要求,了解您的阅读习惯和兴趣所在.从而帮助我们提高编辑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3.
报纸版面是报纸的脸面,是帮助和吸引读者阅读的手段。一个好版面,会直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之在美的形式氛围中浏览丰富多彩的信息报道。如果版面编排不规范、不美观、不和谐、不便于阅读,会直接影响新闻报道和报纸的宣传效果,降低报纸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14.
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应强化"受众本位"意识,立足于广大师生的关注焦点、信息渠道、阅读习惯和接受心理,通过回应师生关切、推动媒体融合、改进文风和叙述方式,以增强新闻宣传工作的引导力、传播力、亲和力和吸引力,更好实现新闻宣传的舆论引导价值。  相似文献   

15.
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受到网络新媒体发展的冲击、报纸应对数字化挑战的不力、读者阅读习惯变化的影响等等,世界范围内的报业出现了财政赤字,印量减少,发行下跌,特别是最近两年,受到金融  相似文献   

16.
《当代党员》2014,(6):7-7
读者是媒体的服务对象,也是信息传播的起点和归宿。要使读者与媒体之间产生心理契合,提高接受信息的有效性,媒体就必须贴近读者的心灵。《当代党员》杂志2014年第1、2期的“心灵沟通”栏目,就是一个紧贴读者的关注点和需求点,能与读者心灵沟通、心理互动的好栏目。  相似文献   

17.
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大众阅读习惯尚未养成,那么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们是怎样阅读的?德国:流浪汉也阅读德意志是个酷爱读书的民族,无论是在公园的长椅上,还是在火车、地铁、公交车的车厢里,几乎是随处都可以看到手捧书卷埋头苦读的人,而且这些读者不分身份。一个流浪汉坐在路边旁若无人地认真阅读也是司空见惯的事。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当代报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服务质量的竞争;报纸如果不能提供优质的服务,读者就会流失。此话不无道理,纵观近年来的新闻实践,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报纸在增强新闻的服务性方面正在进行着不懈的探索。作为在报纸上占有重要地位和较大比重的时事新闻,自然应当承担起向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的重任,赋予新闻信息更为明确的针对性和更大的实用价值。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必须认真研究读者、了解读者,掌握读者的阅读心理,关注读者的阅读需求,并从服务读者的角度去选择时事新闻,进而求得读者的关注。有关读者调查显示:受众阅读兴趣正发生从“看报纸…  相似文献   

19.
两点商榷     
多年以来,编辑部始终特别重视读者的要求,定期组织社内、社外评刊,收集、梳理读者意见建议,作为不断改进办刊质量的参考和依据。这篇文章是从众多读者阅评中选取的,具有代表性,刊发此文的目的,是增加编者、读者和作者之间的沟通,促进编辑质量不断提高,以满足读者不断提高的阅读水平和阅读品位,实现编者、读者和作者三者良性互动。值此岁末,感谢读者、作者一年来对刊物的关注和支持,希望来年继续支持,多提意见和建议,多赐佳作。  相似文献   

20.
王关义  韩梦月 《前线》2024,(4):45-48
实体书店作为出版发行行业的主要载体,在满足广大读者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全民阅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读者的阅读习惯发生了深刻变化,给实体书店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近年来,国家和北京市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支持实体书店从困境中突围。未来,实体书店的高质量发展既需要政府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更需要实体书店主动作为,将自身在打造精神家园方面的独有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