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12月11日,中国入世过渡期结束,我国金融业全面开放,这对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提出更大的挑战。但我国以《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为核心的相关监管法律制度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本文将从市场准入、运行、退出三个阶段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
外资银行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加入WTO之后 ,金融服务市场将进一步对外开放 ,外资银行将更大规模地进入我国并开展各种业务 ,必将对我国的银行业竞争格局、市场秩序甚至金融安全产生重大影响。本文探讨了在不违背WTO规则的前提下对外资银行实施监管的原则和内容 ,并对我国相关制度的完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本文首先分析了监管外资银行应当遵循的保护本国银行、对等互惠、最惠国待遇以及国民待遇等原则 ,介绍了巴塞尔委员会关于外资银行监管的要求。在此基础上 ,本文探讨了外资银行监管的主要内容 :市场准入监管、业务监管 ,并对我国进一步完善与外资银行监管有关的存款保险、紧急援助措施、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银行的信息披露和内控、外资银行的风险性监管等内容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
董兵兵 《行政与法》2007,(10):124-126
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涉及外资银行的法制在外资银行市场准入问题上,结合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方面作了修改。新近出台的法律文件中有关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规则作了较大的变化,但仍有诸多缺漏,本文即对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法制的这些缺漏作以分析,针对具体的完善办法提出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4.
市场准入监管是外资银行监管的首要环节,本文主要对《外资银行管理条理》及其《实施细则》进行了论述,指出其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5.
民营银行在我国刚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市场准入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就现有法律而言,在注册资本、管理人员的限制、市场准入途径等方面仍存在缺陷。文章从民营银行市场准入相关法律制度构建的视角出发,力图完善好民营银行市场准入方面的相关法律问题,从而推动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并有利于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难题,进而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外资银行市场准入制度的局限性及其克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金泽 《法律科学》2003,(1):108-118
市场准入问题是世贸组织法律体制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我国新出台的《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与《外资金融机构驻华代表机构管理办法》等法律文件 ,尽管结合入世承诺做了修改 ,但在有关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问题上仍有诸多欠缺。针对现有制度的局限性 ,有关法律应该在立法体例和具体规则上进行反思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市场准入是《服务贸易总协定》(以下简称GATS)的核心条款之一,同时也是国际服务贸易双边或多边谈判中为各国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作为GATS的创始签署国,开放本国服务贸易市场既是承担GATS义务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大势所趋。我国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依据国际规则,结合本国服务业发展现状,开放本国服务贸易市场。本文在比较分析各国市场准入法律状况,研究有关GATS市场准入条款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服务贸易市场准入的法律状况,提出在我国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中应遵循的原则立场,并针对市场准入方面存在的现实法律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外资银行监管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外资银行监管逐渐成为我国法制建设中的重要课题。文章从三个方面就我国外资银行的监管提出完善建议:⑴在监管原则方面,应采取对等的国民待遇原则,并辅之最惠国待遇原则作为我国的外资银行监管原则。⑵我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督与管理如需与国际社会的通行做法接轨,接受并实施《巴塞尔协议》既是必由之路也是一条捷径,并应据此建立与完善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指标体系和建立外资银行的审慎监管机制。⑶应建立我国的外资银行同业公会自律机制  相似文献   

9.
市场准入是历来所有多边贸易谈判中的关键问题,也是国际服务贸易领域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我国作为《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创始签署国,开放本国服务贸易市场既是履行协定的重要方面,也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大势所趋。本文在研究《服务贸易总协定》市场准入条款的基础上,探讨我国服务贸易市场准入的法律现状,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以来,随着国际投资自由化的发展。外国投资的市场准入作为保障国际投资的重要制度,成为各国外资法关注的焦点问题。一、外资市场准入制度之法理分析各国的外资市场准入制度主要涉及市场准人的领域,市场准入的审批程序以及市场准入待遇等问题。本文即从以上三个方面对外资市场准入制度进行分析。国际投资自由化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向前推进的产物和必然要求。投资自由化即要求各国进一步减少政府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干预,以便最大限度地允许国际直接投资依据市场的法则在全球范围内自由配置。然而国际直接投资的市场准入限制仍然有其存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国对外资银行主要实行市场准入、业务经营、资本金、税收方面的监管,但存在的问题不少,主要是监管目标的错位,导致不正当竞争,监管法律不完善等。问题的原因在于监管法治化水平不足、监管目标混乱、体制不合理。解决办法有两方面:一是宏观模式的选择,二是微观规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向外资银行的逐步开放,我国对外资银行监管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本文指出基于对外资银行监管的基本理论分析,可发现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具有特殊性,而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的法律制度却存在着诸多问题。文中结合我国的实际现状和特殊情况,指出应该在具体制度规范方面完善我国的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3.
曾文革 《现代法学》2002,24(5):136-140
加入世贸组织 ,必然对我国金融服务业带来巨大的挑战 ,同时我国外资银行政策与立法亦应作出调整与完善。本文通过对我国外资银行政策和立法现状的探讨 ,分析了我国外资银行政策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外资银行政策和立法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加入WTO五周年之际,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监管条例》。在《条例》中修改和新增了一些法规顺应了国际监管的新趋势,是我国银行监管史上的一大进步。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加入WTO,外资银行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我们必须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外资银行的日常监管、加强信息交流和信息披露、树立风险性监管理念等途径,实现对外资银行的持续性监管。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当中,中国是受危机波及相对较小的国家,虽然中国在未来两年的经济增速将回落,但相对于欧美国家,中国市场显然极具吸引力。因此,如何加强我国外资银行安全保障,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是当前我国金融监管方面工作的重点。本文从对外资银行安全保障的一般性分析着手,指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在对我国相关领域法律制度现状进行评析的基础上,对完善我国外资银行安全保障法律制度进行了相关的思考,并提出一些相对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履行入世承诺,中国将向外资全面开放金融业领域,更多的外资银行业务将合法的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外资银行大量抢滩国内市场,将对我国金融业乃至整个经济运行产生深远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必须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的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市场监管的法律体系。但在加入WTO后新的形势下,市场监管法还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市场准入存在较多法律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一般市场准入法律制度、市场准入审批监管制度,以及特殊市场准入监管机构设置创新重构等,进一步完善我国市场准入监管法的法律制度,建立新的市场监管法律体制。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一世纪以来,物流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备受各国关注.我国物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了很大进步,物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专业性的法律法规日益健全.但在物流业市场准入方面存在严重不足,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与规范,导致物流业发展畸形,严重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重构和完善物流行业的市场准入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外资银行在我国蓬勃发展,而我国外资银行的监管却存在超国民待遇、监管方式、立法层次、市场退出等方面的问题,对此,我们必须进行一系列完善措施,以规避外资银行带来的巨大风险,使之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