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近年菲律宾的能源开发简介高伟浓近几年来,菲律宾为了加快本国经济发展,十分重视能源开发,并着力吸引外资参与开发。现将其情况简介如下。最近几年,国内能源在菲律宾全部能源需求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水电和地热在菲能源需求结构中的比例增大。菲律宾近几年... 相似文献
3.
1994~95年菲律宾的外商投资汪慕恒译1994年的外资投资创历史最高记录1994年菲律宾的外商投资额比1993年增长3.3倍,增至617.6517亿比索,创历史最高记录(按菲律宾投资委员会公布的批准投资额计算)。1994年菲律宾外商投资剧增的原因是... 相似文献
4.
5.
本文梳理了美国国际开发署在菲律宾援助活动的沿革历程,指出国际开发署对菲援助政策的调整与菲律宾国家的发展和美菲同盟关系的变化有着密切联系。在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框架下,国际开发署对菲援助的策略也有了调整,在援助范围上进一步拓展,在援助机制上更加完善,在援助方式上更加注重多边化机制的利用,体现了美国“巧实力”的外交理念。这种政策的转变在促进菲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巩固和深化了美菲同盟关系,有力地配合了美国亚太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菲律宾南海政策:利益驱动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菲律宾南海政策的利益驱动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于安全和经济利益,在没有任何合法依据的情况下宣称对南海部分岛礁及海域拥有主权和管辖权;二是利益因素一直是影响其南海政策的主要因素。正是因为菲律宾南海政策具有利益驱动的鲜明特征,所以它更容易在国际环境相对有利的条件下,受国内军方和能源利益集团的推动,从而表现出激进化的特征。2011年以来,菲律宾激进化的南海政策恶化了中菲关系,加剧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对立,给中国周边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菲律宾激进的南海政策既考验着中国南海维权的底线,也考验着中国经营周边战略环境的智慧。中国的战略应对不但要着眼于南海问题的具体事务,而且要有更长远、更清晰的战略研判。 相似文献
7.
菲律宾近期对外政策透视曹云华从1992年上台至今,拉莫斯担任菲律宾总统已有差不多4年的时间。这4年是菲律宾政治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4年时间里,拉莫斯政府对菲律宾的内外政策作了较大的调整,通过这些调整,菲律宾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大为好转。在外交方... 相似文献
8.
首先通过防卫计划大纲的修改概括分析了日本新防卫政策调整的五个特点,即重点防范对象由俄罗斯转向中国,防卫理念由静态转向动态,军事部署的重心由北方转向南方,安保合作方式由双边转向多边,武器输出限制由严格转向宽松。然后,对这种调整的背景进行分析,认为防卫政策的调整是日本防卫力渐增过程的必然结果,是日本对中国崛起的具体反映,是日本配合美国亚洲战略调整的重要步骤。最后,对这次调整进行了初步评价,认为该调整是对日本战后一直奉行的低调防卫政策的又一次突破,并使东亚合作的进程蒙上了阴影,特别是给中日建立战略互惠关系增添了新的障碍。 相似文献
9.
10.
日本在发动太平洋战争前提出了一项在东方建立殖民大帝国的侵略计划——“大东亚共荣圈”计划。根据这计划,日本将建立以日本为中心,“满”、华为基础,包括东南亚地区在内的大东亚新秩序,以促进以上国家的“共存共荣”。为实现这个野心勃勃的侵略计划,日本在整个战争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及文化方面的政策。尽管日本在占 相似文献
11.
20 0 4年4月10日至11日,“与中国共处:地区国家对华政策的调整和原因”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举行。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地区安全研究中心与《当代亚太》编辑部共同主办,旨在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在冷战结束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与各周边国家间双边关系的现状,为评估中国的地区战略,构建更加良好的地区秩序提供政策参考。作为国内学术界首次从战略高度系统研究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尝试,本次会议得到了国内业界同仁的广泛支持,来自全国各知名院校和研究机构的近三十位国别研究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提交了专题论文… 相似文献
12.
笔者有幸拜读曹洪军教授的新著《外资并购与中国外资政策调整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深感该书内容全面、体系完整、观点新颖、论证深刻,是集创新性与实践性为一体的佳作。笔者认为该书有如下特点:(一)时代性鲜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引进外资的形式不断丰富,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近几年来,全球跨国并购的浪潮进入中国,外资并购在引进外资中的比例日趋提高,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对于搞活国内民族企业、推动国内市场发育、加速国际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容易产生行业垄断、冲击民族产业、… 相似文献
13.
印度近年来宗教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自1991年实行经济改革以后,出现了一股空前的宗教热.本文简要介绍了部分典型实例,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印度近年来的宗教热主要是中产阶级推动起来的.而印度中产阶级是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迅速膨胀起来的社会群体,也是印度经济改革的最大受益者,他们的宗教热情既来自传统的宗教价值观,又受到市场经济的推动;他们的思想行为直接影响到印度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很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15.
美西战争后,美国内部对菲律宾领土范围的确定曾产生意见分歧,1898年巴黎和约最终确立了美国对菲律宾的领土政策,即将整个菲律宾群岛纳入美国统治体系。1930年形成的菲律宾条约界限正式确立了美属菲律宾的领土范围。20世纪上半叶,美国在菲律宾领土政策上的实践表明,美国不仅致力于依据条约规定适时调整圈定菲律宾领土范围的巴黎和约线,而且严格遵守有关和约中关于领土界限的规定。美方的这一行动最终奠定了菲律宾独立之后国家的领土界限。 相似文献
16.
新保守派外交思想极大地影响了布什政府的外交政策。2004年开始,新保守派的两位重要人物弗朗西斯·福山和查尔斯·克劳瑟默之间就美国外交政策发生了一场激烈的辩论,内容涉及对美国实力地位的界定、对美国“现实威胁”的研判、美国应对威胁的策略和重建伊拉克国家的政策。本文在对这次辩论的内容和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认为,这次辩论的核心是新保守派内部小流派传统斗争的升级,将会引起新保守派内部的进一步分化;辩论的根源是新保守派成员力图防止其他派别扩大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确保新保守派对布什政府外交政策的影响力;辩论的实质是不同利益集团对布什政府外交政策主导权的争夺。作为新经济集团代言人,福山的观点将对美国未来的外交政策产生更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印尼总统直选经两轮投票后,苏西洛以多数票当选为印尼第六届总统.印尼是东南亚地区大国,国际社会很关注印尼新政府国内外政策的变化.苏西洛总统组建的新内阁有什么特点?新政府对外政策和国内政策的走势如何?新政府面临的挑战是什么?这些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香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几年来 ,香港经历了战后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出现了经济增长急剧回落、失业率持续高涨等问题。本文从内外两个角度分析了香港经济不景的原因。外部因素包括亚洲金融风暴、全球经济衰退、九一一事件与非典疫情等的冲击 ,内部深层次原因主要包括香港产业结构“空洞化”、经济“泡沫化”、内部需求疲弱和科技创新相对落后等。为走出困境 ,香港应促进粤港经济合作 ,建立科技创新体系 ,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