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要树立"学术自信"意识,归纳、总结历史上的优秀中华学术传统,只有立足于中国,创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才能真正复兴中华文明。  相似文献   

2.
近代以来,西方学术思想裹挟着炮火大量传入中国,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逐步形成的同时,也使传统学术话语陷入危机。传统学术的落后和西方学术的弊端使国人陷入迷茫;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又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重塑提供了契机。在与自由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等思潮的较量中,马克思主义以自身的科学性、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契合性显现出其作为哲学社会科学指导思想的独特优势。这些因素构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初步建构的历史语境,而重现这一历史语境是了解当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历史流变的不可逾越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文化自信的根基,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坚定文化自信,必须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革命文化、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相似文献   

4.
<正>历史自信是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实践性表征,也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场域内的现代化叙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1]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树立历史自信关乎全局、关乎长远、关乎根本,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品格与斗争精神的生动彰显。坚定历史自觉、增强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不仅具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价值,更具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思政课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渠道。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结合,必须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有坚定自信,明确抵制文化虚无主义和复古主义。在此基础上,继承和吸收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和精华,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的特点,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呈现方式和传播方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6.
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熔铸了文化自信丰厚的历史底蕴、鲜亮的文化底色和科学的时代涵养,体现了文化自信的实践逻辑。坚定文化自信是基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现实需要提出的,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必然选择。为此,必须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中华文化立场、中华文化认同、文化发展形式、文化制度建设方面,不断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自信心。  相似文献   

7.
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国家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繁荣离不开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相互支撑,文化自信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繁荣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依托。以高度文化自信进一步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繁荣,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强化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8.
《传承》2019,(1)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领导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中形成的,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坚定文化自信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高度重视革命文化,切实增强文化自信,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供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9.
不良社会思潮故意歪曲事实并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对时代新人坚定道路自信产生了负面影响。对此,我们要加强对时代新人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提升其认知能力;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巩固道路自信的文化基础;加强历史观教育,坚定时代新人的道路自信。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具有深厚的内在逻辑基础。从理论逻辑基础来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科学把握历史规律、坚持正确的历史认知以及坚守党的初心使命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的深厚理论基础。从实践逻辑基础来看,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构筑的精神谱系、实践中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对未来发展的科学谋划等从实践层面强化了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的现实底气。从历史逻辑基础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基础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文化根脉,培厚了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的思想底蕴。  相似文献   

11.
杨颖 《人民论坛》2023,(7):93-9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独特精神标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厚文化底蕴,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根基和源泉。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需要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更坚定的历史自觉、更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扎实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夯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12.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自觉地遵循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原则,着眼于人类共同利益、共同发展上,落实于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切,为当今世界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它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和合"文化的精髓为底蕴,创新性地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为解决世界问题提供了另一种可行的思路与方案。它体现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昭示了如何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话语,如何提升文化软实力,并以富有卓见的顶层设计、科学性的内涵体现了前瞻宏远的理论高度。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长壮大的沃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当代国人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深刻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丰富价值资源,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转化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讲话,通篇贯穿实事求是的问题导向,及时回应明确回答了许多重大问题,正本清源,析事明理,鲜明强调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地位,突出提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历史任务,明确阐述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教材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正确导向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评价问题,成为引领新阶段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科学指南,标志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迎来历史黄金期。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人认识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初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过完全自发的结合,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曾作为理解的前提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中国共产党人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既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同时也努力清除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混杂的非自觉的、消极的传统文化因素,从而形成了一个独立于传统文化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传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不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增强"四个自信",还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都需要和呼唤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两个相结合"的表述,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的完整总结,也是指明了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秉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规制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为当代中国的发展提供合理性、建设性的阐释。内含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形成于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中,历史传承使中华优秀的文化基因得以延续,时代创新使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现代转化。同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传播中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中国故事为世人所知,增进对外交流与自信;中国精神被传扬,提高国际舞台上中国话语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7.
<正>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文化自信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精神,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于5月12日在京举办了以"弘扬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为主题的"首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017"论坛,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为进一步充实丰富论坛成果,出版专题论文集,推进文化自信和中华文化相关领域研究取得更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当代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三大基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根基,发扬光大革命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脊梁,繁荣当代先进文化是呵护文化自信的命脉。规避"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陷阱,捍卫意识形态安全,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崇高使命。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就要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用,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在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从历史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着厚重的历史根基,它立足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吸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精华;从理论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着内在的思想特性,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为人民大众广泛认同;从价值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着政治凝聚、经济服务、社会整合、价值引领等重要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