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另一种歧视     
同学聚会,忽就扯到“现在你最崇拜或羡慕什么人”的话题。轮到我,想了半天,真想不出有什么人还能让我崇拜的了,倒是近来很是羡慕我的一个同事,文章朴素中处处显出文采,实在了得。“什么样的同事?”“一个残疾同事,岁数比我小很多。”马上有人点着我笑:“你真是在那个单位呆得太久了,竟羡慕起残疾人  相似文献   

2.
在地方人大日常工作中,常常碰到有些单位或部门主动上门邀请视察。分析这类的“邀请”,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确属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有关方面想通过人大视察予以推动和促进;二是少数单位或部门因某项工作干出点成绩,想通过人大视察扩大宣传;三是有的因工作...  相似文献   

3.
究其搞“内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领导思想作风不正。“上梁不正下梁歪。”领导不主持公道,搞歪门邪道,拉帮结派,单位里必然是乌烟瘴气,勾心斗角。其二、单位人浮于事。“内耗”严重的单位,一般来说,是人浮于事在作祟,“人闲生余事。”人多没事可干,于是便在搬弄是非,“琢磨人”上下功夫,弄得想干事的人也干不成。其三、单位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做正经事情没有心思,也没有本事,于是便在歪门邪道上动心思,捣是非,闹闲话,暗中“使绊子”。不是想以真才实学、脚踏实地、精成团结取胜,而是热衷于斗心眼,耍小聪明。干事业没有什么本事,…  相似文献   

4.
<正> 现在我们所多的还是“单位人”,而少“社会人”;许多人之所以都愿意“赖”在单位里,因为单位实在有许许多多“社会人”想象不出的妙处。福利这些先不去说,如果仅仅从这方面说,有些老早丢掉了单位下海创业的“社会人”可能早已腰缠万贯了,得从其他方面考虑。手头就有一例:重庆合川市电教教仪站“单位负责人”(站长)利用职务之便,伙同他人在负责组织为全市34所中  相似文献   

5.
评议作为一种监督形式,一般都是代表对“一府两院”的工作人员而言;没想到,新城乡来了一个新招:组织选民评议代表。这不仅深化了乡镇人大主席团工作的内容。而且也丰富了代表工作的内涵:为代表行使职权服务是代表工作;组织原选区选民或原选举单位对代表进行评议监督,又何尝不是代表工作?!光为代表服务是不够的,还要在强化代表意识上多想些点子!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报纸刊登了一篇题为《违法采矿岂能屡禁不止××县人大常委会决议责成政府整治》的报道。见报后,据说政府某同志对副题中的“责成”二字很是反感并质疑:人大责成政府做事?人大好大吗?!就此,笔者想说点看法。先说“责成”。对“责成”二字真的有反感的必要吗?“责成”何意?《现代汉语词典》解曰:“指定专人或机构负  相似文献   

7.
近来翻看期刊报章 ,感觉“人大意识”一词在使用频率上有逐渐增多之势 ,例如 ,在评价某单位或某人时 ,往往说上一句 :“人大意识较强” ;在提建议要求时 ,又会说 :“要增强人大意识” ,等等。这不由引起笔者的思考。何谓“人大意识” ?难道仅仅是因为某单位或某部门负责人经常来人大常委会汇报工作 ,或者他们对人大常委会开展活动提供了方便 ,所以就说他们“人大意识较强” ?因为人大机关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威信还没有期望的那么高 ,所以要“增强”一下 ?这里的“人大意识”到底是什么意思 ,很值得推敲。按照笔者的浅陋揣测 ,所谓“人大意…  相似文献   

8.
楼志浪 《今日浙江》2006,(23):45-4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人”群体和“社会组织”得到快速发展,由于“社会人”具有独立性:即在农村不依附土地、在城镇不依附单一单位、在社会生活中不长期依附某一群体,具有相当的独立社会地位;自主性: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可以自主择业、自主决定去留、自由安排生活,受单位管控力少;流动性: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在社会上大范围流动择业或经商务工等特点“;社会组织”具有群众性、民间性、自愿性与一定的有组织性等特征及服务特定对象、特定群体直接、具体、有作用力等特点。“社会人”和“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9.
人活这辈子,要想真干成一两件事,或认真地做几十年人,头一条当然是必须有极力想干、努力去干的事,但我认为与这一条同等重要乃至比这条还重要的是另一条:必须有绝对不想干也绝对不去干的事。难在“绝对”。世上的大多数人都是想当“全可人儿”,即在诸方面都有福气的人。例如眼下,有人就盼着当这样的人:一边下着海,哗啦哗啦地挣钱;一边写着文学作品,成为名作家;一边到大学兼  相似文献   

10.
网络行为失范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相关资料及调查数据分析1999年,北京联合大学对5所高校的学生上网是否违规、违法行为的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有12.5%的人承认曾经“获取他人的邮件”;有9.8%的人曾经“查阅黄色图片或文字”;有8.6%的人曾经非法“获得机密或他人的信息”,还有5.4%的人曾经发布了“不健康的信息”。据×××单位×××学者颜中玉在2000年对大学生使用个人电脑情况的调查:93%的同学希望拥有电脑,但86%的同学认为目前有电脑的同学经常在玩游戏,严重地影响了周围同学的学习。另外,颜中玉还调查分析了70个一学年之内有4门以上功课不及格的同学,经常玩游戏的有62人…  相似文献   

11.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以下简称《收容遣送办法》)被废止了!看到这个消息,我最想说的有两句话:一、自查自纠,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二、有错就改,方为好政府! 《收容遣送办法》久为世人所诟病。近年的“两会”,也总是有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提交有关修改或废止该办法的议案或提案。“孙志刚被收容遣送致死案”更是引发了“声讨”收容遣送制度的浪潮。先是北京大学三位法学博士上书全国人大,提请启动违宪审查程序。接着贺卫方等五位法学专家也上书全国人大,要求对收容遣送办法的“违宪审查”进入实质性法律操作层面。我  相似文献   

12.
经验如何出?     
经验 现代汉 “ ”,《语词典 给出的解释 》是 由实践得来的知 :“识或技能 此解释有 。”两层意思 一是 经 : “验 是一种知识或技能 二是 经验 由实践中来 但是纵观一些单位的一些所谓 经验 却感觉似 “ ”,乎不是从实践中来 而是 造 出来的 有的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开展的党员干部警示教育中,听到一些清贫或不景气单位同志的抱怨,说他们这些“清水衙门”和“清水岗位”的人没有必要搞什么警示教育,他们个个清清白白,想搞腐败都没有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前“清水单位”和“清水岗位”一小部分人不健康的思想和心态。   这些人工作在较清贫的单位或岗位,待遇不好,眼红一些有权有钱的单位和岗位,势必心理不平衡,久而久之,就会由羡慕、攀比、嫉妒,进而上升到渴望、欲望、邪念,最后形成一种消极的腐败思想。“物必自腐,而后虫生。”免疫系统一旦被破坏,很容易感染病菌,侵蚀肌…  相似文献   

14.
山东莱芜电厂坚持把谈心作为转变工作作风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深入细致的谈心为职工解疑释惑,化解矛盾。 该厂在“作风建设年”活动中,进一步健全完善了“谈心”制度:厂长、党委书记要定期找副职厂领导谈心,副职厂领导要找对口各单位中层干部谈心,各单位党政负责人要经常找职工谈心;职工有思想情绪、家庭矛盾或受到处罚时各单位领导要及时找其谈心,帮助其梳理思想,振作精神;凡遇到企业重大举措出台等容易引起职工思想波动的情况,厂和各部门领导要  相似文献   

15.
于振国 《人大研究》2003,(11):44-44
最近到基层调研 ,了解到这么一件事 :某人大代表连续两次对某单位办理一件代表建议的结果不满意 ,言辞激烈 ,被该单位负责人说成太“出格”。笔者想 ,这位负责人所说的“出格” ,大概是相对于那些“老实”的人大代表而言的。若这样看 ,在某些人眼里 ,“出格”的人大代表肯定还很多。但分析这些所谓“出格”的代表 ,他们不是人云亦云 ,随波逐流 ,满足于做“听会代表”、“举手代表”甚至“挂名代表” ;也绝不是刚愎自用 ,出风头。他们“出格”的基础是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所应有的责任心、使命感 ;“出格”的具体体现是代表意识强 ,建言献策多 ,…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看过一个关于“110”报警服务的电视咨询节目,一位警官同志说:“110”报警服务台的承诺是“有警必接,有险必救,有难必帮,有求必应。”在场的咨询者提出了各式各样的问题,问“110”管不管。回答是:只要群众有要求,“110”就去做。提问者欣欣然。以前,妇孺皆知“110”是匪警电话,只有发生匪情时方可拨打。这几年不同了。不时听说有人打“110”,让警察给他扛煤气罐,或让警察为他打开披风掩上的门,甚至有人让警察为他把不慎掉进厕所的钥匙捞出来……“110”好像和“117”差不多了,随便打,随意打,想打就可打。“117”只告诉你“下面音响是北京时间×点×分。”而“110”对你  相似文献   

17.
岁末年初,评功评奖又成了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过去常常有这种现象:基层想多争点奖励指标,以示工作成绩突出;而机关则怕麻烦,干脆将立功受奖指标平均分配。结果,评功评奖变成了“平功平奖”。评功评奖,目的是表彰先进,鞭策后进,调动群众努力干好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需要从实际出发,讲究评比的公平和公正。由于不同单位或个人工作能力、精神面貌、工作成绩存在诸多差异,决定了奖励名额也应该有所不同。如果搞平均分配,让先进与后进、上游与下游平分秋色,势必挫伤一部分人的积极性,失去奖励的真正意义。因此,防止评奖变“平奖”,就要直…  相似文献   

18.
最近,笔者到了一些地方和单位调研,听到和看到对一些撤(免)职干部“闲岗”现象的反映,感到有必要说几句。撤(免)职干部,是指违反党纪政纪受到撤职以上纪律处分或被组织免职处理,仍留原单位或调到其他单位工作的干部。“闲岗”现象,表现为被撤(免)职干部在编不在岗,大家忙做事,他们无事做,常年不上班,工资照样发。更有甚者,有的是一手领着国家工资,一手在社会上经商办企业,两手都抓钱。群众戏称他们是:在台上“牛”,下台来“闲”,转来转去都有“福”有“禄”。有的人发牢骚说:“如今安分守纪的还不如违纪违法的逍遥自在,独来独往,无人问津。”还有的讲:“违纪人员理应在工作中接受教育,用实际行动改正自己的错误。若长期闲岗,无疑是放纵。以致无事生非,谈何监督改造。同时也是对在职在岗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无形挫伤和影响,还十分有碍于党  相似文献   

19.
目前,很多单位都在进行学术论文评奖和教研人员的职称评定工作,这一活动,对鼓励科研,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有不少单位在进行此项工作时,把发表论文的刊物级别作为衡量论文质量高低的一个标准。因此一些作者或单位纷纷向有关部门索取刊物级别的证明。刊物本身有什么级别之分吗?根据刊物的所谓“级别”来评判论文质量的做法符合唯物辩证法吗?对此我们想发表一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进入统战系统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个偶然。2002年张家港市招考公务员,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报考点。原准备报考民政局的职位,可他们要的是文秘专业的,只能作罢。转过身,一眼看到农工党市委报考条件中赫然写着“中文专业”,也没多想,就过去报名了。当时,对农工党是做什么的都不太清楚,心里想“:管它呢,反正都是公务员。”最后的结果我被录取了,老朋友、老同事都很羡慕我。可当他们知道我报考的是农工党市委办公室这个职位时,一些人就流露出了不解和惋惜。他们说“:这种小单位很没劲。”我,未置可否。上班了,新单位果然很小,地方小,人也少。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