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专家说我们不应把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立起来。既不能提出诸如环境优先等与我省省情脱离的目标和口号,也不应当追求以资源的大量耗损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开发”,而应当把开发和保护统一到可持续发展上来。——省社科院副院长杜受祜“十一五”期间是我省加快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时,我省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将面临新形势和新问题。巩固提升生态建设的成果、拓展环境承载力、促进生态四川建设、实现科学发展是“十一五”期间我们要面对的重大课题。为此,生态省建设应从以下方面着力。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  相似文献   

2.
要把优势特色产业作为工业强省的支撑,就需要潜在的资源优势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我省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尤以水能、天然气、钒钛磁铁矿、稀土等著称于世,依托资源优势,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建立了相当规模和一定水平的资源型产业体系。便从总体上看,资源优势尚未得到较好发挥。突出表现在:产业链条短,终端产品弱,最终产品少,附加价值低,自主创新不够,新产品开发滞后,产业集群发展缓慢,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情况比较严重。因此必须通过发展和改革逐步加以解决和克服。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在获得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便利的同时,我省产业发展将面临更加激烈的挑战和竞争。以高油价时代的到来为标志,资源短缺对经济增长的制约日益突出,掌握了资源就掌据了竞争的先机。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调整,使我省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在这样的形势和背景下,必须充分发挥我省的资源优势,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使优势资源产业成为四川终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一言以蔽,就是进一步突出区域和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实施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既强调重点优先发展,又注重整体适度跟进,兼顾空间公平,强调总体效率优先。其实质是适度倾斜的协调发展模式。具体说来,在现有发展能力如资本、技术、人才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由于各地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条件差距较大,发展优势资源产业不能齐头并进,必须选择对全局有重要影响的重点地区、重点产业实施适度倾斜的优先发展战略。首先应以比较优势理论和“价值链”理论为指导,进一步突出优势,强化特色,进一步明确优势资源产业发展的重点取向,确立“重中之重”。在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和地区内部,还要进一步突出最具特色、最具优势,能尽快做强做大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点领域。其次,要研究实施促进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的产业扶持政策,实行产业倾斜政策区域化,区域倾  相似文献   

3.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四川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低碳产业协同发展,加快推进国家天然气(页岩气)千亿立方米级产能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构建成渝"电走廊""氢走廊""智行走廊"等.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两周年之际,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四次会议也提出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路子,协同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共建"绿色经济圈".  相似文献   

4.
构建"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是我省闯出一条后发赶超之路,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精神是一种强大的资源,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构建贵州"精神高地",冲出贵州"经济洼地",是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和适应当前我省发展阶段特点的重大现实选择,是我省闯出一条后发  相似文献   

5.
国家发改委于日前公布了首批开展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创建地区的名单,共计19个城市和21个县。我省金昌市和通渭县入围。入围的地区将在循环经济中央预算内资金安排、创新金融支持、重大政策先行先试等方面,得到国家发改委等部委的重点支持。  相似文献   

6.
《党的建设》2021,(1):77-82
甘肃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共有75个贫困县,其中58个是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17个是省定插花型贫困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到2019年底,有67个县陆续摘帽退出,剩余8个县未退出;2020年11月21曰,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我省镇原县等最后8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我省75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相似文献   

7.
《新长征》2009,(7):F0003-F0003
加快建设生态环保工程,是目前我省落实国家重大:决策的一项重要内容。省环保厅抓住机遇、积极行动,千方百计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我省扩大内需、确保经济平稳增长做坚强后盾。  相似文献   

8.
单增庆 《奋斗》2013,(12):38-3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将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我省生态资源丰富,大兴安岭作为国家重点国有林区和黑龙江省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地位重要,有能力、有条件、更有责任和义务高举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大旗,在林业系统率先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区。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甘肃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定要努力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近年来,我省在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资源开发严重破坏生态,制度保障机制严重缺失,重发展轻保护开发强度较大,不作为、乱作为,不担当、不碰硬,监管层层失守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的重要论述和“八个着力”的重要指示精神,必须站在建设美丽中国战略高度部署和推动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相似文献   

10.
《新长征》2006,(2)
一、发展环境的喜与忧"十一五"期间我省发展的外部环境将发生如下变化:——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加深,我国人世过渡期结束,有利于我省发展开放型经济,但面临跨国集团、国内重点企业的强大竞争。特别是入世过渡期后,我省的农业、汽车等产业面临的挑战将更加严峻。——东北亚国际环境进入重大变化时期,有利于我省加快对东北亚的开放,也面临与日本争取开放利益的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5月11日至14日在我省考察工作时强调,坚持一手抓防治非典型肺炎这件大事,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这是中央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上来,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2.
高金芳 《奋斗》2008,(11):10-11
我省森工林区是全国最大的重点国有林区和森林工业基地.国家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来,森工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全力建设生态、经济、文化、社会“四大体系”,加速发展木材生产、森林培育、林产工业、多种经营、森林生态旅游“五大产业”,森工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均取得了很大成绩。  相似文献   

13.
<正>新建县在主题教育活动中,紧紧抓住我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和南昌市大力实施"山江湖"综合开发这一重大历史机遇,重点在以下六个方面下工夫、求突破,努力实现县域经济进位赶  相似文献   

14.
省内     
正国家下达青海省2018年度生态文明建设专项中央预算内资金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切块下达我省2018年度生态文明建设专项中央预算内资金共19488万元。其中,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18551万元,资源节约循环利用重点工程项目937万元。我省举办首届绿色建筑产业博览会4月16日,以"美丽青海、绿色行动"为主题的首届"青海国际绿色建筑产业博览会"在青海国际会展中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战略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不仅决定我国沿线地区的发展,而且影响沿线国家的发展.根据初步估算,“一带一路”沿线约有26个国家和地区、44亿总人口、21万亿美元的经济总量,分别约占全球的12%、63%和29%.作为古代丝绸之路中间环节的我省,“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必将为我省的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科学的、充分的和合理的认识这些机遇,对于高质量决策我省的战略应对,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去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为黄河三角洲起飞提供了新契机,南此将揭开发展新篇章,对我省经济发展乃至全国区域布局优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为教育事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利用外资的机遇。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好外来资源,促进我省特别是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是我省发展教育的重大举措之一。这里讲的外来资源既有外国的也有外省的,既有经济资源,也有人力的、智力的资源。 1990年由联合国计划开发署(UBDP)、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相似文献   

18.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背景:“转变”刻不容缓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发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这种生产方式给我们带来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恶果。对此,“十五”期间,我省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有了长足进步,但与国内一些先进地区相比,我省产业结构不优、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仍十分突出。经济增长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资源尤其是能源的利用率不高,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愈…  相似文献   

19.
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期间,我省对县级经济"十强县"、类区先进县和2001年小康县进行了表彰,并向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授了牌.  相似文献   

20.
1994年是贯彻落实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实现经济体制改革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战略的关键性一年.国家将陆续实施财税、金融和投资、外贸和外汇、现代企业制度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重大改革措施.这些改革,特别是金融和投资体制的重大变革,对我省来说,既是一次极其宝贵的机遇,又是一次更为严峻的挑战.我们应当认清形势,及早制定对策,把握改革和发展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