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甲戌前夕,画家丁聪在报纸上发表了一幅“狗拿耗子”的漫画。画面上的猫鼠变天敌为至亲。猫身着围腰,充当厨工,为鼠准备了丰盛的佳肴美味,供鼠享用。无数个老鼠个个不仅吃得肚胀腰圆,肥硕无比,而且又背又扛,源源不断地向鼠域搬运囤积鱼肉食物。猫鼠同流,共享美味佳肴的现象,引起了狗的极大不满。它怒目圆睁,吐舌扬尾,虎视耽耽地要逮拿耗子,猫却不以为然地摆开威势,阻挡狗架。这种猫不逮鼠狗来拿,狗拿耗子猫挡架的怪现象,岂不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2.
《中国保安》2004,(18):24-25
鲍威尔和同名黑猫合影13日、星期五再加上一只黑猫,对西方人来说这都是“预示”坏运气的“凶兆”。但美国国务卿科林·鲍威尔却偏不信这个“邪”,他决定在8月13日(星期五)和一只与他同名的公猫合影。这只名为“科林·鲍威尔”的黑猫将在13日“访问”美国国务院,并“拜会”和它同名的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会面之后,两位鲍威尔将在鲍卿的办公室外合影留念。一名国务院官员告诉路透社记者,这只黑猫被“爱猫者协会”评为“年度之猫”,该协会请求两位鲍威尔一起合影留念,作为该协会发行的2005年册的封页。这只猫的主人西·豪克自豪的说,…  相似文献   

3.
“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邓小平这通俗简洁的“猫论”,给改革开放的前期,给当时的思想解放和冲破禁区,提供了巨大的理论支持和探索勇气。50年来我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猫论”功不可没。然而,今天人们似乎对它有些淡忘了。不妥。“猫论”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小时候,住在一个大杂院里。院子里的老鼠颇为猖狂,简直就不把人放在眼里,能在你眼皮底下偷东摸西,啃北咬南,吱溜的声音不绝于耳, 眼皮外的事就更别提了。老人说“弄只猫来”。果真,老猫在院子里那么一蹲,耗子登时就吓得魂飞胆丧,从此销声匿迹。从那以后,我知道黑猫警长的作用挺大:一是能逮耗子;二是能吓耗子。想像得出,郑州携带着冲锋枪、  相似文献   

5.
信用缺失催生了债务市场,而执行难使得民间讨债公司寻到了生存空间。有人曾作过这样的比喻:法院是猫,债务是鼠,追债人是狗,现在猫拿不住耗子,狗却能多管闲事,并且管得很好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新三论”的理论价值田青华,李晋邓小平理论现在已如浩荡东风,吹拂着生机勃勃的中国大地,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迅猛发展。但是,最初作为"东风第一枝"撞击中国人民的心田,打破万马齐暗局面的,却是大家熟知的"猫论"──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相似文献   

7.
在自然界里,猫本来是老鼠的天敌,可是诡计多端的“鼠辈”,为了“鼠假猫威”的阴谋得逞。竞兴起“钓猫”之术。日前,一本杂志上刊出一幅“鼠钓猫”漫画:一只老鼠扛着一根钓鱼杆,鱼钩上的钓饵是一条鱼。作者给这幅画起了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题目——“钓猫去”!看罢,令人捧腹之余,更多了几分回味,猫天生是降服耗子的,而画中的老鼠竟要“钓猫去”,可见耗子之狡诈,也过于猖狂! 猖狂是猖狂,可这种现象着实存在。在鼠辈的“钓术”中,有的“猫”就上钩,让老鼠牵着鼻子走,为其所用。有人借“狐假虎威”之典,作了一篇“鼠假猫威”。其文曰:  相似文献   

8.
鼠猫之交     
据上海卫视《蝶体大搜索》报道,某君养了一只猫,为尽可能让猫长得壮实一点。以便有足够的威猛去捕鼠,于是成天拿着火腿肠等上好食物喂养,日积月累,这猫果然长就一副彪悍模样。哪知真正与鼠相遇之时,却出乎主人意外,不仅此猫对鼠毫无敌意,而且大有以腊肠与鼠分食之状。说来也真是一桩奇闻了。  相似文献   

9.
沈扬 《文明大观》2001,(7):40-40
猫儿贪腥。让贪腥的猫儿去逮偷鱼吃的耗子,是有可能出现猫同耗子争着吃鱼的局面的。宋代那个徽宗皇帝,就是一只贪腥的猫。这位风流皇帝对后宫佳丽起了腻味,竞艳羡起坊间的风尘女子来,为了去嫖名妓李师师,他特地让人挖了一条从后宫通向窑子的地道,兴致一来,就钻入地道去与师师欢会,其贪腥门道独辟蹊径别开生面。胡长青也是一只贪腥的猫。  相似文献   

10.
"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被人简称为"猫论",在改革开放后得到广泛流传和认可。"猫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蕴含了改革开放的理论先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评判标准,绝不是实用主义的翻版;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原则,与"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1.
好股票有两种,一种是质地好,成长性好,每股净资产值高,收益率高,效益好,有投资价值。另一种就是质地不一定好,甚至很差,亏损严重,资不抵债,但却有题材,可以投机炒作,能赚钱。按理说,真正的好股是前者,而不是后者。但在股民眼里,刚好相反。不管白猫黑猫,能赚钱的就是好猫。在股市上,有人炒的股就能赚钱,哪怕它亏得一塌糊涂;没人炒,再好的股也是白搭。五粮液怎么样?第一绩优股,大家都看好,可没人炒,也就没有戏,公司老总对其股票在二级市场的价格大为不平.  相似文献   

12.
常有人把城管比作“猫”,把无照商贩比作“鼠”,城管执法则被喻为“猫鼠大战”“猫鼠游击”。可如今,“猫鼠大战”竟然演变成了一起血案,这使得本来就颇具争议的城管制度,再次成为大家议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共产党的话语体系中,常见以朴素语言表达深刻道理的民间俗语、谚语,其中就包括"猫论"。但与其他俗语、谚语不同的是,"猫论"在中国共产党的话语体系中应用广泛、影响深远,包括侧重于革命斗争的"猫捉老鼠",偏向于党际干群关系的"老鼠见猫",盛行于改革开放前后的"白猫黑猫"等,形成了具有一定内涵的独特话语。"猫论"在不同层面的运用,总是与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环境相联系,并非信手拈来、任意使用,因此应当全面地、客观地来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4.
1961年后,部分农村自发兴起“包产到户”,对于人民公社制度是个突破,争议很大。1962年6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开会讨论这一问题时,邓小平认为,哪种生产形式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可以使它合法起来。他引用安徽民间谚语:“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相似文献   

15.
地球变暖已成世界共识,对于各国而言,亦是重大机遇。即使没有来自哥本哈根的压力,中国政府也必须告别高能耗高污染的黑猫经济,而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绿猫经济。无论从国际责任,还是国家利益而言,中国政府都必须如此迎接全球减排的大潮,事实上,中国政府已于近年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此点。现在摆在中国面前最实际的问题,是如何去规划和打造绿猫经济。  相似文献   

16.
患鼠乞猫     
安清 《中国减灾》2011,(5X):59-59
<正>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扑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选自刘基《郁离子》  相似文献   

17.
<正> 1、“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邓小平同志在二十多年前提出的这一生动形象而彻底的马克思主义的命题,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深入人心。党的十三大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确立为检验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值得我们额手相庆。因为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发展和实力对比再也不允许我们纠缠于是“白猫”还是“黑猫”的争论,再也不允许我们在这样的争论中徘徊不前,而要求我们以能否“捉老鼠”作为“猫”的取舍标准,否则,我们就真的要被开除“球籍”了。我们希望能把党的十三大确立的生产力标准全面地贯彻到底,因为惟有如此,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得救。 2、生产力标准的确立,仿佛是向着1945年党的七大政治报  相似文献   

18.
一个半文盲的老太,于75岁那年开始画猫,居然才气冲天,一鸣惊人,她画的黑猫系列作品被中外名家竞相收藏。而她的四个女儿、三个外孙女,也齐齐成了女画家。一家三代出了8个女画家,博士硕士学士应有尽有,这情景堪称世界罕见——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曾用两句中国著名的通俗谚语,表达了马克思基本哲学思想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句是“摸着石头过河”;一句是“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摸着石头过河”就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摸索前进;“猫论”就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解放思想,不凭书本,不死守成规,不思想僵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过程,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不断进行摸索和实践检验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世间万物,相生相克,由此构成了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比如,有鼠,有鼠患、鼠疫,有硕鼠,便有来逮鼠的猫。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亦复如此。现在有个全球性的话题:反腐败。通俗、形象地去看,这便是猫鼠间的较量。正与邪,善与恶,是与非,不就是人类之间的“猫鼠关系“吗?说句实在话,有不少时候,对此,我们是模糊的、含混的。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大骂“硕鼠“,无疑是写得极其痛快的,但是,怎么从来没有人去写一写“硕猫“呢?感悟或曰感慨来自最近看中央电视台两个专题而生。《北京青年报》则用短新闻予以“二次报道“。为节约篇幅,只抄报上的标题。一,《被捕疑犯问:“不是说好了不抓我吗?“/陆丰腐败保护伞使假币泛滥》;二,《受贿刑警、医生联手造出精神病史假证/杀人犯险被释放》。看报看题,在当下,犹如“听话听音,锣鼓听声“,当时真的很让人震聋发聩的!比如这两个标题。假币疑犯是什么?老鼠!杀人犯是什么?老鼠。所以为鼠,是相对于我们的公检法而言的。在这两则情况里,便是相对于陆丰的“公安机关及检察院的有关办案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