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西文化间的一个重大分野在于对个体和群体的不同关照.中国传统文化在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向度展现出了独具特色的多维定位,包括价值定位中的“群体优先”,伦理定位中的“道德责任”,目标定位中的“伦理追求”等等.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之所在.为此,应实现群体优先与制度优先相契合,发挥个体积极性;道德责任与契约责任相契合,培养现代责任主体;伦理追求与价值追求相契合,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2.
面对“非典”疫情 ,作为“思考者”的哲学工作者应把生态伦理纳入伦理观念体系 ,实现伦理观念的概念跃迁 ;拓展功利化的价值视野 ,塑造符合价值本真含义的价值观念体系 ;更新传统的发展思路 ,倡导以可持续发展为途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新发展观 ;树立富于超越意识的生命意识和富于生命意识的哲学观。  相似文献   

3.
崔永和 《唯实》2008,46(6):22-2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多元价值取向的并存以及日益严峻的“全球问题”,促使当代中国社会伦理发生分化,呈现出传统公利性伦理、市场利己性伦理与生态环境伦理并存的局面。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构建和遵循“三维伦理”规范,有助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繁荣、环境优化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现代政府的行政伦理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现代公共行政已经不是一个只受工具理性指导的纯粹管理技术的领域,现代意义的行政伦理也不再是单纯用于修身养性的伦理价值。如何使公共行政的管理过程、政府的“治理工具”与行政伦理实现有机结合,使公共行政能够符合公共性目的有效实现,这是应该着力解决好的问题。现在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是某些政府部门在“治理工具”的选择使用方面背离行政伦理目的制约。  相似文献   

5.
一、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特点有的学者,从思维框架、思维模式、逻辑推理方式、分析方法以及思考方式五个方面,来分析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1、家国同构的伦理本位的思维框架。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归根结底是宗法的思维方式,它是中国几千年封建宗法社会结构的思维中的内化,其中,家国同构和伦理本位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总体框架。其基本特点:①家国同构、君父合一的特殊思维角度。②三纲五常、伦理本位的思维侧重点。③重“内圣”和“治人”,轻“外王”和“治法”的价值取向。④退化的历史观。⑤“仁”和人道主  相似文献   

6.
考量中西伦理价值观的差异与会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超 《新视野》2007,46(2):52-54
中西方在价值追求和伦理取向上旨趣迥异。中国伦理的价值导向是强调“整体”,主张“道义”和重视“情感”,西方伦理的价值导向则是崇尚“个体”(自我),提倡“功利”和注重“理性”。中西伦理价值观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惟有以此之明启彼之暗,取彼之长补此之短,才能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伦理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7.
沿着趋势分析、阶段划分和立足于质性研究基础上的批判性思考等路径,当前中国家庭研究取得了丰富成果。处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系统梳理中国家庭模式变迁的形态、总结其中经验,对于推进当代中国家庭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结构—功能”视角下,中国家庭模式沿着“社会—家庭—个体”的主线,呈现出由封建帝制时期传统伦理型大家庭、到集体经济时期谋生型核心家庭、再到市场化时期讲求代际功能调适的直系家庭的演变形态。这一变迁起源于生存及秩序建构需求,受国家与社会的互嵌互动驱动,并在传统家庭价值伦理淡化而新的价值规范尚未产生的背景下呈现出表征与内核“二元断裂”的特点。以直系家庭的回归为起点,实现“国家—家庭—个体”相对独立与黏合,以平衡个体有限自由、家庭“本体性”价值和国家经济建设需求,关键在于推进“家庭友好型社会治理”。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事涉家庭政策的系统性改革。  相似文献   

8.
韩秋红  邢立军 《唯实》2003,(9):6-10
面对“非典“疫情,作为“思考者“的哲学工作者应把生态伦理纳入伦理观念体系,实现伦理观念的概念跃迁;拓展功利化的价值视野,塑造符合价值本真含义的价值观念体系;更新传统的发展思路,倡导以可持续发展为途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新发展观;树立富于超越意识的生命意识和富于生命意识的哲学观.  相似文献   

9.
公共行政决策伦理价值取向,体现了公共行政追求的一种应然状态。对于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中国公共行政,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决策伦理价值取向,是一个必须给予明确回答的问题。对于推行社会主义这一目前人类最先进社会制度之中的中国公共行政所应坚持的决策伦理价值取向,应该吸收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公共行政决策伦理价值取向的所有精华部分,将秩序作为基本决策伦理价值取向,效率作为核心决策伦理价值取向,公正作为终极决策伦理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传统道德转化或融合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耀  高莉娟 《求实》2003,(12):29-30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要为今天的中国取用 ,必须有一个使之转化或融合的过程 ,有一个使之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问题。需确立承继传统道德的新理念 ;对传统道德进行新诠释 ;理性区分和应用传统道德资源 ;研究建设“小传统” ;关注西方伦理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