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青 《法人》2008,(Z1)
在市场好的时候提高印花税率,而当市场不好的时候相应降低,这符合税收工具的使用方式,也符合政策调控经济的职能香港交易所主席夏佳理不久前表示,建议政府削减或取消目前1‰的印花税,以促进香港金融市场发展。这一建议引发了内地众多专家学者共鸣,他们纷纷呼吁内地股市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以重振投资者信心。  相似文献   

2.
论证券交易印花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券印花税作为政府调控经济有效杠杆的证券税收也日益受到重视。我国证券市场的主要税种就是证券交易印花税。证券交易印花税在证券市场中最基本的职能就是取得财政收入。但是,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印花税在证券市场中也渐渐摆脱了单纯的聚财功能,而被辅以一定的调控职能。目前,随着证券市场的过热发展到证券市场的低迷走势,把握证券交易税制的发展方向,适时对证券交易印花税进行调整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证券交易印花税在频繁变动的背后,隐藏着严重的授权立法的缺失问题。本文拟从目前我国证券交易印花税立法现状的介绍入手,层层剖析,揭示此过程中存在的正当性问题,并指出了提高证券交易印花税的调整机关的级别,同时完善调整程序,强化监督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4.
申建新  黄韬 《法人》2007,(7):26-27
税收征缴过程中对制度构建的忽视造成了现在我国证券交易印花税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政策行为,从而削弱了税收的法律行为本质尽管投资者对印花税税率上调不乏心理预期,但消息公布的当天(5月30日)沪深两市均出现超过6%的暴跌,且两地成交量总额超过了4000亿的天量。在此之后的六月上旬,股市大盘呈现连续快速下跌式的宽幅震荡,沪综  相似文献   

5.
政策法规     
《法人》2008,(5):8-8
证券交易印花税率调整 从3‰降至1‰,企业发债以“注册”取代行政审核,税务总局出台处罚骗取退税企业政策,网上交易法规将出台 网上交易或要征税,银监会新规:境外机构控股中资银行须过9道槛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证券交易印花税在频繁变动的背后,隐藏着严重的授权立法的缺失问题。本文拟从目前我国证券交易印花税立法现状的介绍入手,层层剖析,揭示此过程中存在的正当性问题,并指出了提高证券交易印花税的调整机关的级别,同时完善调整程序,强化监督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7.
杨峰  刘先良 《法律科学》2015,33(2):152-161
投机交易被认为是金融系统性风险产生的根源,金融交易税是为了抑制金融投机交易的一种金融税赋。我国没有全面开征金融交易税,现有的金融交易税是证券交易印花税。证券交易印花税尚存在法律不完善、调控效果不佳、功能不健全、具体设计不够完善等问题。2013年欧盟希望通过统一目前11国不同的金融交易税,以减少单一市场的竞争扭曲,抑制高风险交易行为并完善监管措施。为抑制金融投机行为、防范风险,应当重新构建我国的金融交易税收制度。我国的金融交易税收制度的构建应分两个阶段:过渡阶段和全面开征阶段。在目前的过渡阶段,我们可尝试先开征金融交易税中的托宾税,同时完善证券交易印花税,将其转变成独立的证券交易税。  相似文献   

8.
从1994年开始,国家计划开征证券交易税,但是一直到现在为止,证券交易税法仍然没有出台。目前规制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也有很多,但是总体上效力不高。在证券交易环节,目前使用的法律是《关于股份制试点企业有关税收问题的暂行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征税对象只是股票交易。在证券类产品日益增多的背景下,制定一部完整的《证券交易税法》也体现了其必要性和迫切性。本文就以此为背景,思考关于我国证券交易税法的立法。  相似文献   

9.
《法人》2008,(10):10-10
劳动合同法有了更具操作性的实施条例;发展循环经济将有法可依;食品质量免检制度寿终正寝;证券交易印花税改为单边征收;证监会拟对上市公司回购股份放松管制  相似文献   

10.
日本证券交易税是对证券交易行为按数额征收的一种目的行为税.世界发达国家都开征了这种税.日本在1947年第一次征收证券交易税,它是由资本利得税的形式转化而来的,由于这种资本利得税在证券管理中存在许多困难,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发展,因此在1953年被废除.现在,证券交易税已被广泛推行.纳税义务人是转让证券的公司法人.这种证券的转让形式包括买卖、证券的转让、赠予遗产的转让.证券交易税的起征点有两种:(1)以销售形式转让的按实际销售转让的价格征收.(2)以其他手段转让的,按转让时的市场价格进行.税率因证券种类的不同而异.例如,国家债券,通过证券公司转让的,税率为1/10000,以其他手段转让的,税率为3/10000;地方债券(包括法人债券、信批财产贷款有使用权证券),通过证券公司  相似文献   

11.
民建中央关于<完善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税收政策>的提案之所以能成为政协一号提案,包括印花税在内的资本市场税收问题之所以会在社会上激起强烈反响,绝不仅仅是因为印花税过高、市场又正处于深度调整,中小股民大多被套的功利性原因,乃是因为国家对资本市场的税收政策缺乏长期考虑,始终抱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更多地将税收作为干预市场的调控工具,十多年来的税收调控和税收干预已经积淀了太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刘燕 《中外法学》1997,(6):114-116
<正> 对个人开征证券交易所得税,或称为证券资本利得税,似乎一直是牵动股市神经的话题。实际上,证券交易所得税在我国早已存在,不论是国内企业所得税法还是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法,都规定了企业的应税所得中包括企业转让证券取得的收益。几年来对企业的证券资本利得的征税似乎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相反,财政部、国税局对个人转让证券的收入逐年宣布“暂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充满了艰辛和曲折,从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其间经历了巨大的阵痛和变革,而资本市场的发展更是受到时代的局限和制度的限制,作为资本市场核心内容的证券市场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实属不易。当我们在讴歌和庆祝成功之时,我们的国门已经打开,当我们惊异于外部世界的发展之时,我们不得不对现有的制度进行反思和改革。对于证券交易制度何尝不是这样,纵观中国现有《公司法》、《证券法》以及《股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中对于证券交易制度的规定,我们不难发现现有证券交易制度的单一和缺陷…  相似文献   

14.
从题目上我们就可以分析发现,内幕交易显然是违背正常的交易原则的,从原则上看时违背法律准则的,证券交易讲究的是平等和诚信,而证券内幕交易则影响了整个证券交易市场的秩序,威胁到证券交易的发展。本文从世界多个国家的证券交易情形来分析证券内幕交易的危害,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证券交易现状,建立并逐渐的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加强整个证券交易市场的管理力度,禁止证券交易内部行为的出现。  相似文献   

15.
论注册会计师职务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彭真明 《法商研究》2004,21(6):107-116
注册会计师的职务侵权责任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资本市场风险的公平与合理分配的问题。理论界关于注册会计师职务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有四种观点 ,即 :无过错责任原则说、过错责任原则说、过错推定原则说、公平责任说。美国 1 933年《证券法》和 1 934年《证券交易法》、《日本证券交易法》及我国台湾地区所谓的“证券交易法”对会计师职务侵权责任均采用过错推定原则。我国注册会计师职务侵权责任归责原则应为过错责任的特殊形式———过错推定原则。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印花税和股票交易印花税的概念,分析了过去数次调整股票交易印花税对市场的影响,重点说明当前提高股票交易印花税的市场因素以及对市场的影响,阐明了其税法依据及重要意义,提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 印花税法是财政收入的法律,即合法票证需要负担印花税。这是国家增加财政收入的一种方法,而且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征税制度。因为印花税是交易税而不是所得税。其负担极不公平,所以它是一种不能令人满意的税收制度。然而,近年来,人们已经普遍接受了逐渐减少对商业票证征收印花税的观点。其结果,1970年财政法取消了1891年印花税法中绝大多数商业票证征收印花税的规定。包括汇票、期票、流通票据、有价证券征收印花税,甚至连银钱收据也取消了印花税。这真是财政收入政  相似文献   

18.
在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适时"开征资本利得税成为众多投资者关心的热点话题。于是乎,长达15年的无休止的争论再一次展开。加之股市从去年最高的6124点下降到4月份的3000点,又引发了一番自2001年以来有关"救市"的大讨论。中国目前的资本市场的讨论可谓空前的"热闹"。本文所涉及的资本利得税,主要指证券交易中的资本利得税。  相似文献   

19.
巫文勇 《河北法学》2004,22(9):125-127
网上证券交易是证券行业以互联网络为媒介给投资者提供的一种全新商业服务。因互联网络发展时间短 ,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中 ,加上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 ,因而网上证券交易在为证券公司带来无限商机的同时 ,也提出了如何确保投资者交易安全问题。通过探讨网上证券交易的风险类别及其防范对策的基础 ,对如何建立和完善网上证券交易法律制度提出了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20.
萧凯 《法学》2007,(12):74-83
跨国证券交易的兴起是金融市场全球化的重要表现之一,证券的持有制度也因之从直接持有制转变成为间接持有制,并对建立在传统的物之所在地法基础上的冲突规则提出了新挑战。在证券间接持有制下,证券以定着的形式通过证券中间人在中央存托机构所持有的账户上的电子簿记来实现证券的跨国交易。考虑到国际证券交易对于法律确定性和可预见性的要求,新的冲突规则应该以相关证券中间人所在地法为原则(PRIMA),以克服证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为跨国证券交易奠定统一的冲突法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