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九一八”事变后的民族复兴思潮的研究较多。关于复兴思潮兴起缘由,有“九一八”事变民族危机刺激说、费希特民族主义思想影响说、“中国民族复兴”话语观念兴起说、历史根据发展说;关于民族复兴思潮内容,涉及中华民族复兴、抗战救亡、民族自信心、文化复兴、教育复兴、农村复兴的问题;另外,还有各党派关于民族复兴观的研究。深化“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复兴思潮的研究,需要把握宏观,细究微观;研究整体,分析个案;借鉴历史,思考现实。  相似文献   

2.
从社会发展规律看,发展是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根本途径,动力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所在,法治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证;从我党执政规律看,发展、改革、法治和治党成为治国理政必须紧紧抓住的重大问题,实质上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内在逻辑;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看,"四个全面"深化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践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具有较强的联动性;要科学地揭示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践的逻辑起点,必须着眼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宏观历史高度,深入分析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践的逻辑转换过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践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断实现民族复兴的过程中历史地生成的实践运动。  相似文献   

4.
王超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3(5):136-137,142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新中国成立前的革命岁月中,逐渐走出了一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潮引领中国人民走向革命胜利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思潮引领的表现,笔者拟从政治、经济、理论三个方面加以阐述。最后得出结论,即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思潮的引领,不仅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得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又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乃至广大人民群众,使之成为战胜敌人的有力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5.
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领民族地区社会思潮存在诸多的现实问题,但仍然可以从现实条件出发以理论与实践为两种路径为马克思主义有效引领民族地区社会思潮开辟道路。从理论创新路径着眼必须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吸引力、对不同社会思潮加以严格区分以抵制各种消极思想和错误思潮;从实践路径出发必须将解决民族群众的民生问题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紧密联系起来、把马克思主义融入到民族文化之中、融入到民族地区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  相似文献   

6.
清末民国时期,男女平等思想发展、传统宗族制度衰落以及现代婚姻家庭继承理论和思潮的传播,促成了中国传统女子财产继承权的近代嬗变。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争取女子财产继承权的社会思潮和观念变迁巨大。  相似文献   

7.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在双向互动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内在联系。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条件。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促使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反对帝国主义与建立民族国家的革命目标,明确了中国内部的民族政策以及中国文化的发展道路。与此同时,近代中国民族主义也得到了升华,它将反对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结合,奠定了中国各革命阶级合作的基础,唤醒了亿万中国民众投身中国革命以及融入国际主义情怀,塑造了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在中国近代革命中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8.
20世纪,由于各个国家、民族所处社会历史条件的差异和人类实践的重大变化,马克思主义发生了显著的分化,先后形成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思潮和派别。其中与以列宁主义为代表的正统马克思主义全面相对应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成了现代国际性思潮中最有影响的一支力量。研究这一思潮,对21世纪主流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爱国主义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现代意义的"国家主义"却是伴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空前的民族危机逐渐明晰,爱国主义思潮也成为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思潮,随着一次次民族危机的加深,爱国主义促使着中华儿女进行了一次次救亡运动,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再到辛亥革命直至五四爱国运动,爱国主义团结和鼓舞了无数爱国仁人志士为探索民族救亡道路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相似文献   

10.
春秋时代,在礼崩乐坏的形势下出现了崇德尚礼的思潮.德观念的拓展,即“德”的内涵日趋现实化、理性化、平民化,从而成为儒家德治思想的近源.礼思潮的兴盛,即礼乐的观念化、人性化、人情化,为儒家学说的产生提供了直接的思想资源.这种思想文化现象的本质就是人文精神,它奠定了中国文化后来发展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1.
"后马克思主"思潮的兴起是20世纪人类思想史上一个重大的事件.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后马克思主义"思潮在含义理解、类型划分、特征及影响等方面都进行深入研究,对这些研究进行综合梳理和评价具有现实和理论意义.研究"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目的是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的前提下,不拘泥于"后马克思主义"者所得出的具体结论,而是要取其所长,在新形势下建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的推行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当代中国社会发生了急剧转型,整个社会观念逐步进入了"一主多元"状态。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主导价值仍是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但包括新自由主义、新左派、民主社会主义、民族主义等思潮不断传入,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们的生活产生着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正确扬弃这些影响,必须对各种社会思潮的思想特征和社会影响进行澄明和评析,必须说明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其它社会思潮的必要性和路径。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上半叶,民族主义思潮已发展成当时中国诸多社会思潮中最有号召力且影响最广泛的一种思潮。它是中国人民的政治立场和文化选择,与近代中国法制变革互为表里,并制约着传统法制的现代化变革。守旧救国思潮并不是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主流,代表其主流的是变革救国思潮。就发展大势而言,守旧救国思潮不断低落,日趋穷途末路,变革救国思潮日益高涨,不断加速推动着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任务,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相似文献   

15.
一百多年以来的中国现代学术思潮,无论是规模,还是数量,都堪称是与中国学术思潮的原创时期——先秦子学相比拟的大时代。中国现代多元学术思潮的兴起,不仅终结了二千多年来中国传统的主流学术思潮,而且还改变了中国传统学术思潮的形式和内容。但是,在这空前的学术范式之转型和学术思潮之兴盛的时代,我们却看到了人文价值的失落和哲学精神的匮乏。由西化思潮、现代新儒学思潮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构成的中国现代多元学术思潮在这一百多年作为时代精神所经历的成功与失败,也因此构成了我对近百年中国学术思潮的基本反思。  相似文献   

16.
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基本精神,核心是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三阶段的统一及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的统一。学术与政治的割裂造成的批判精神的错位导致大量虚假、无效的批判,造成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化社会思潮的疏离,阻滞了马克思主义在与社会思潮积极互动中求发展的进程。必须秉承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坚持其开放性、超越性、实践性特征,才能焕发马克思主义的生机与活力,主动引领社会思潮,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和文化危机,先进的中国人围绕着“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曾上下求索,东西寻求,提出了各种振兴民族文化,挽救民族危机的理论,形成了汹涌涮湃的近代社会思潮。改造国民性思潮即是中国近代史上一种持续时间长而且涉及面广的重要社会思潮。曾有许多的思想家和普通的知识分子以极大的热情和智慧思考过、谈论过、争辩过这个问题,他们对此或悲愤陈词,或慷慨议论,或深情呼唤,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的社会思潮的特点有:多样并存、相互激荡、动态性、各种错误的思潮影响的潜移默化性及沉渣泛起的反复性。针对社会思潮的这些特点,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当代社会思潮就要:推进理论创新;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加强舆论引导,充分发挥传播媒介的重要作用;切实把马克思主义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坚持以人为本,让人民群众从亲身体验中自觉认同和拥护马克思主义;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指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光明的前景.21世纪中华民族复兴的实现将成为影响世界发展走向最重大的历史事件.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复兴伟业面临诸多新的时代特点,对推进马克...  相似文献   

20.
民族主义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无法避绕的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民族主义的动机——挽救民族危亡,拯救百姓于水火——成就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入、传播,并且推动马克思主义超越其他社会思潮而发展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在民族主义的推动下,从坚定爱国主义、批判大亚细亚主义的立场出发,到提出以民族自决、民族解放为基础的新亚细亚主义,李大钊逐步实现从民主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从民族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