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被称为最小的"红军哥哥"的向轩,是贺龙元帅的外甥、"湘西双枪女英雄"贺满姑的儿子。1926年3月,向轩出生在湖南省桑植县。1928年8月,因被出卖,贺满姑在突围中被捕。两岁多的向轩和哥哥、妹妹一同随母亲贺满姑被押往县城关进牢房。贺龙的大姐贺英知道消息后,托人将3个孩子从大牢里用重金赎出。  相似文献   

2.
正据美国记者索尔兹伯里统计,当年红军作战部队的官兵平均年龄只有18岁,9岁参加长征的向轩曾被确定为年龄最小的红军战士。长征中,有没有年龄更小的人?答案是肯定的。在红军长征途中,有两个婴儿跟随自己的父母走过雪山草地。其中一位是贺龙元帅的女儿贺捷生。当时中央不允许小孩参加长征,但是,如果被国民党发现谁私藏了红  相似文献   

3.
《党史纵览》2002,(2):48
1914年,18岁的贺龙加入孙中山的中华革命党,开始举起反袁旗帜. 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孙中山号召中华革命党各地成员武装反袁.贺龙接到指示后,立即率领30多名"八义团"(那是贺龙组织的农民团体)骨干秘密来到桑植县泥沙镇,准备夺取团防局的枪武装自己.有人主张拿长矛,有人主张拿大刀,贺龙说,那些家伙不好隐藏,都不用,就用菜刀.用智取不用力取.`  相似文献   

4.
正据美国记者索尔兹伯里统计,当年红军作战部队的官兵平均年龄只有18岁左右。长征史料也显示,红军中平均年龄最小的部队应该是红25军,其战斗员的平均年龄还不到18岁。9岁参加长征的向轩,曾被确定为年龄最小的红军战士。长征中,有没有年龄更小的人?答案是肯定的。在红军长征途中有好几位领导人的妻子曾生下子女,包括毛泽东的夫人贺子珍。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刚刚出生的婴儿或被迫遗弃,或半路夭折,只有两个婴儿跟随自己的父母走过了雪山草地,看到了新中国的诞生。其中一位幸运儿,是贺龙元帅的女儿贺捷生。  相似文献   

5.
李玉勤 《党史纵横》2012,(11):18-19,17
1974年,76岁高龄的周恩来患癌症已经两年,但他依旧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华国锋和国务院的其他同志经常在夜里被叫到他那儿开会或研究工作,大家习以为常。这年4月18日凌晨2点半,周恩来在国务院会议厅找华国锋谈话,要华国锋复查贺龙的案子。贺龙在"文革"中遭受迫害"文革"爆发后,与贺龙一起主持中央军委工作的罗瑞卿被打倒。随即,林彪把矛头又对准了贺龙,从1966年8月起散布贺龙"到处插手"、"夺权"的谣言。中央文革积极配合,中央文革小组顾问康生诬蔑说:贺龙和彭真搞"二月兵变"。  相似文献   

6.
孟素 《党的建设》2013,(8):63-63
1947年夏,贺龙作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司令员,住在山西临县海水少同村。一天下午,他到邻村去检查机关的一作。当他回转时,一位正在挑水的40岁左右的农民放下扁担,走过来要替贺龙牵马。贺龙推辞说:“谢谢你,我历来都是自己牵自己的牲口。”  相似文献   

7.
<正>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11月,毛泽东任命贺龙担任了新组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一职,之所以会选择贺龙,是因为贺龙的一生与体育有着不解之缘。18岁就通过比武成为"武状元"1896年3月22日,贺龙出生于湖南省西北部一个偏僻的集镇——桑植县洪家关。贺龙的父亲贺士道以务农为业,兼做裁缝,一  相似文献   

8.
1916年,时年20岁的贺龙,加入中华革命党,追随孙中山进行民主革命已经3年了。该年1月,贺龙与陈图南、谷绩廷发动万余农民卷起湘西暴动,杀贪官恶霸,救贫苦群众,惊得独夫民贼袁世凯心惊肉跳,火速派兵镇压。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农民暴动不幸失败。面对血雨腥风,贺龙并未退缩。3月,他手持两把菜刀,领起农民再闹革命,在洪家关扯起桑植县讨袁护国军的旗号,东突西击,南伐北讨,名声越闹越响。贺龙的大名也传进了老谋深算的湖南督军兼省长谭延闿的耳朵里,成了他的一大心患,但又奈何不得。一天,这个靠扯着孙中山“护国”大虎皮作旗号的大督军,忽生一计,给贺龙封了个湖南督军署谘议  相似文献   

9.
正开国中将廖汉生1911年11月14日出生于湖南桑植的一个农民家庭。在贺龙的带领下,从一个农家子弟成长为我军一代名将。红军岁月里,担任过红六师政委;抗日战场上,担任过代旅长、军分区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担任过军政治委员;建国之后,廖汉生又担任过三个大军区的政治委员。父子两代人与贺龙的情缘廖汉生在回忆录中谈及与贺龙关系时说:"我跟贺龙的关系更长,更深。我跟贺龙是家乡人;我父亲就跟着贺龙,死在贺龙军中;我的  相似文献   

10.
1914年至1935年,贺龙曾多次到过沅陵.在沅陵,至今还流传着贺龙的故事.虎口脱险1914年,18岁的贺龙受孙中山中华革命党的派遣,只身往桃源、沅陵两县“策动”警备队响应国民革命.贺龙不顾连日徒步跋涉的疲惫,英姿飒爽地行进在山林小道上.不料,走到沅凌熊壁岩(今划归大庸市)时,被“向川老鼠”向紫荣为首的土匪截获.他们在贺龙身上只搜出几块银元.本想整治一下贺龙,但见贺龙镇定敏捷,气宇轩昂,对答如流,遂有心让贺龙当其军师,但被贺龙坚辞,土匪只好裹挟贺龙回寨.  相似文献   

11.
正在全国多座烈士陵园中,朱德、贺龙两位老帅,情有独钟的还是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县(现郾城区)烈士陵园。郾城革命老区地处中州腹地,在大革命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有许多烈士安葬于此,其中就包括贺龙元帅的知已和战友,洪湖革命根据的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宋盘铭烈士。贺龙元帅任红三军军长时,因关向应同志住院,宋盘铭代理红二军政委为中国革命立下赫赫战功,与贺龙元帅交往很深。1953年,贺龙元帅曾给宋盘铭的父亲宋同甫写亲笔信,称赞宋盘铭是"人民功臣"。郾城烈士陵园初建时期,烈士宋盘铭之父宋同甫,肩负郾城县50多万人民的重托,千里迢迢赴京,求见贺龙元帅。当他双手展示出当年贺龙元帅写给他的  相似文献   

12.
《湘潮》2016,(4)
正1950年10月,46岁的任弼时英年早逝。作为战争年代与其并肩战斗的亲密战友贺龙悲痛万分!他含泪撰文悼念:"我和弼时同志开始见面并成为亲密的战友,是在人民解放斗争最艰苦的岁月里,即一九三四年十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那是怎样一段艰苦的岁月呢?贺龙回顾道:当时蒋介石以优势兵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曾称赞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一个人带出了一个军。贺龙是湘西桑植人,论血统属于白族。他出身草莽,少年时就加盟马帮。10岁那年,娶了17岁的童养媳徐月姑,生女贺金莲。若干年后,徐月姑病逝,贺龙则一  相似文献   

14.
正习仲勋和贺龙,一个是老一辈革命家中的"少壮派",一个是赫赫有名的开国元帅。习仲勋比贺龙小17岁,当习仲勋还是个十三四岁的少年时,贺龙就已是北伐名将、南昌起义的总指挥。后来,在漫长的革命和建设岁月里,习仲勋曾较长时期在贺龙领导下工作,有段时间还和他是共负重任的好搭档,两人结下了很深的战友情谊。  相似文献   

15.
从拳棒、从马帮、从刀枪丛林中滚打出来的贺龙元帅,少年时代就留下一串传奇的故事。一1899年,湘西各县大旱,赤地千里,饿殍遍野。但官府、恶霸照样催款催粮,贫苦农民只有卖儿卖女,生活之痛苦,莫可言状。“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素有反抗精神、民风尚武的湘西农民,在声势浩大的义和团的震动下,纷纷组织民团,习练拳脚,要与官府抗争。当时,湘西桑植县的民团办得最红火。1900年,贺龙刚满4岁,便随祖父奔走于桑植各乡村民团,开始学拳练武。贺龙虽然年幼,但学拳非常用功。无论春夏秋冬,练拳从未间断。不到4年,就把一套贺氏拳学  相似文献   

16.
1974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发出《为贺龙同志恢复名誉的通知》。1975年5月,贺龙夫人薛明上书叶剑英,要求把贺龙的骨灰迁移到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堂一室(党和国家领导人存放骨灰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中国共产党杰出的领导人中,贺龙是一位传奇人物。民主革命时期,贺龙3次进入四川省彭水县(今重庆市彭水县),并在带领红三军征战川东南(今渝东南)的过程中与彭水袍哥龚渭清结下了感人肺腑的生死情谊。他们之间的传奇故事,在重庆民间广为流传。初次相识贺龙14岁时,为了挣钱养家糊口,向大姐贺英和大姐夫谷绩廷借了一匹花脚麻骡子,跟着湖  相似文献   

18.
正1928年和1933年,是贺龙元帅在革命战争年代最为艰难的两个年头。1928年,贺龙领导的红四军历经三起三落,仅剩91人、72支枪;1933年,贺龙率红三军从洪湖突围到湘鄂边区,1.5万的部队锐减至3000余人。在这两个困难关头,贺龙的目光都投向了一个叫"黑洞"的深山小镇——因神兵暴动而闻名于湘鄂川黔4省边区的"神兵窝"。他采取灵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贺龙的礼物     
正两把菜刀闹革命一人带出一个军1916年,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夺取了反动派的武器,拉起一支农民革命武装,在讨袁护国和护法战争中屡建战功。在大革命期间,贺龙率部参加北伐战争。1926年在北伐军中工作的周逸群,奉中共中央之命带领一个宣传队,到贺龙的队伍中工作。贺龙知道后,主动找周逸群要求参加共产党和改造  相似文献   

20.
《湘潮》2020,(1)
正贺锦斋是贺龙的堂弟、湘鄂西(边)红军创建人之一,1901年出生在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一个私塾教师家庭。父亲贺兴楼是清末的一名秀才,擅长书法和诗词,在村里开办私塾,以维持一家的清贫生活。贺锦斋从6岁开始入其父所办私塾攻读,在父亲的感染下,喜习诗词歌赋。他的家乡素有"歌海"之称,民间歌手甚多,在他们的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