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历史传统和经济政策的不同,各国证券、期货等金融商品交易监管体制存在较大差异,基本可以分为统一监管和多头监管。随着二十世纪后期混业经营的发展,传统的监管体制和监管制度受到了挑战。为了积极应对金融市场风险,提高资本市场的竞争力,一些国家不断完善立法,逐步加强金融商品交易市场的监管。总体而言,全球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加强功能监管和集中统一监管,扩大金融监管的合作与协调,强化自律组织的监管职能。  相似文献   

2.
我国目前实行的金融监管体制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这种监管体制面临诸多挑战,主要是金融开放政策、金融创新、金融整合发展的挑战。通过借鉴国际经验,可以发展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  相似文献   

3.
宏观审慎监管强调从金融体系整体出发以有效防范系统风险,发达经济体的监管改革实践表明,虽然监管体制模式存在差异,但明确负责系统风险防范监管机构已成为当下宏观审慎层面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共识。单一监管制是在完善监管机构职责基础上通过强化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权责完善系统风险防范体制,多头监管制则是建立独立的负责系统风险防范的机构或组织。上述两种模式实质体现出通过中央银行与监管机构的协调合作以及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是宏观审慎层面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方向,完善我国的部级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将为未来我国宏观审慎层面监管体制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4.
美国金融危机中暴露出来的对场外金融衍生品监管的缺失以及金融监管体制中的弊端对我国金融衍生品监管制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我国金融衍生品已经存在并迅速发展,现有的分业金融监管体系、监管法律难以有效适应金融衍生品的监管需求,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5.
我国传统金融领域的机构监管和分业监管与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混业经营、跨行业经营不相适应,容易出现监管空白与不协调,而且传统金融监管重视合规性监管,对互联网金融则要加强风险监管。互联网金融是一种典型的金融创新,因此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也要创新。我国未来的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要创新监管模式,实现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相结合、分业监管与联合监管相结合,并探索集中监管改革;要创新监管措施,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与数据监测,建立互联网金融的技术安全性标准;要创新监管的参与主体,除了加强政府监管外,还要完善行业自律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风险内控制度。  相似文献   

6.
国外金融监管经历了从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到混业经营、混业监管的变革。从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最终发展趋势上看,亦将从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变革到混业经营和混业监管。当前的金融分业监管体制适合我国现阶段的金融业发展状况。但现行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着的许多问题,我们还应当有针对性的进一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7.
金融业发展内在规律的作用和WTO的现实将推动国内外金融控股公司在中国的发展 ,控股公司的发展将由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产生影响 ,理性的选择是建立统一的、内控机制和自律机制完善的监管体制以预防金融控股公司对中国的金融稳定的冲击 ,同时促进控股公司在中国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作为金融创新领域的新生事物,金融衍生工具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隐藏着一系列的风险,必须对其加强监管。对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有效监管离不开健全完善的监管法律体系和科学有效的金融监管体制。目前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还很不成熟,尚缺乏完善的监管法律体系和有效的监管体制,当务之急是从这两个主要方面入手来加强对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法律监管。  相似文献   

9.
国际金融监管的趋势与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和金融产品创新的加快,金融风险急剧增大,加强和改善金融监管成为各国金融管理当局的重要任务之一。文章首先总结了发达国家金融监管发展的五种新趋势,然后对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最后提出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提高我国金融监管水平和效率的思路:一是建立"牵头式功能型监管模式";二是在监管技术方面应体现激励相容的理念;三是监管当局应积极鼓励金融创新;四是注重监管的成本收益权衡;五是促使金融监管力量多样化;六是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0.
国际化视野下的中国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及其完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先,本文从国际化的视角回顾了我国金融监管法律体系的发展进程以及对金融全球化的反应。其次,从纵横两个维度分析了我国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结构。最后,指出我国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在对经营综合化国际潮流应对、信息披露规范、金融机构退出规范、国际金融监管法律合作等四个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