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文秋,女,乳名张前珍,学名张国兰,湖北省京山县人。因其大女刘松林(思齐)、二女邵华(少华)先后与毛泽东主席的长子岸英、次子岸青结为伉俪而成为毛泽东主席的双重亲家。张文秋出生于1903年12月1日,堪称世纪老人。她几乎经历了中国革命全过程,是一位名符其实的革命老人。她是一位官僚兼大地主的千金小姐,曾半夜被人绑入花轿,闹出一场骇人听闻的抢亲风波;她曾躺在棺材里被人抬过敌人封锁线,死里逃生;她曾3次与人装扮成假夫妻,以掩护革命工作;她曾在国际红色间谍小组,与被列为世界六大间谍之一的左尔格  相似文献   

2.
河南新县一位90岁高龄的女红军陈焕英,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通过新闻媒体和四川巴中市巴州区委宣传部李天富的帮助,终于见到了来自家乡的亲人,实现了她魂牵梦萦75年的夙愿……  相似文献   

3.
谷蕤 《黄埔》2012,(2):42-43
柴意新(1906-1943),字泽高,号若愚,四川南充县建兴镇人。他早年在合川中学求学,受革命思想影响,立志为救国救民做一番事业。1925年中学毕业后,南下广东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学习,不久参加中国共产党。1926年1月毕业后,被分配到国军第五十一师,历任连、营长。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的南通博物苑里,珍藏和陈列着一位革命老人的几件遗物:两枚苏皖边区保育院的徽章,一件破旧的士林布褂子,还有一付洗得白上加白的裹脚布。这位老人叫朱姚,在曲折复杂的革命战争年代,她就是穿着这件旧士林布褂子,始终如一地掩护着年轻的革命和抚育着革命的后代。以白布裹缠着的一双小脚,走完她一生平凡而又伟大的革命路。  相似文献   

5.
<正> 湖南第一女巨贪蒋艳萍终于被一位84岁的老人陈荣杰扳倒,老人为此用了十年时间。他不停地上访,甚至把举报信寄到了最高人民检察院,但这一切对蒋艳萍来说,秋毫无犯,她不停的被提拔,被授于多种荣誉。案发前,组织部门正准备提拔她为正厅级干部,文件都拟好了。这真是一个黑色幽默。  相似文献   

6.
刘宁 《今日海南》2006,(10):11-12
今年10月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年初在讨论纪念专题策划的时候,我偶然获知,在几位参加过红军长征的海南籍红军干部中,惟一健在的只有居住在北京、年届93岁高龄的谢飞老人。她同时是惟一一位参加过长征的海南女性,也是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30名长征女战士之一,于是就有了采访老人的念头。5月,又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遇到海南广播电视台的李成老师,李老师从1996年起先后三次在北京采访过谢飞老人,最后一次是2003年。我把想法一说,李老师极为支持,并相邀同行。他说,老人的一生很传奇,但由于老人一直很低调,过去对她的事迹公开宣传不多,很多海南人不了解甚至不知道这位海南女杰,应该借这个机会,向家乡人民大力宣介老人的传奇事迹。9月24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前夕,在北京中国公安大学的一栋公寓楼里,我们见到了这位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一生颇具传奇色彩的琼籍红军老太太。  相似文献   

7.
韩淑珍女,河北省固安县光荣院院长,全国拥军优属模范。她从1962年起便在条件艰苦的光荣院工作,至今已有32个春秋。32年来,她以苦为荣,以院为家,视优抚对象为亲人,年复一年,夜以继日地为他们洗涮缝补,端水送药,无微不至。光荣院共收养了103位老人,经她亲手伺候送终的有69尺,这些老人的平均寿命达79.8岁。32年中,她有卫个除夕夜是在光荣院度过的。她所领导的光荣院被评为全国文明光荣院。徐升莲女,陕西省丹凤县大峪乡敬老院长,省劳动模范。她撤家合业,拿出自家的1300元钱筹建乡敬老院。经费不足,她靠打工卖苦力挣钱补贴,工…  相似文献   

8.
20 0 3年 7月 1 6日 ,惊悉邓六金老大姐因病不幸逝世的消息 ,心不禁忽地一沉 ,一位坚强勇敢的红军老战士、一位亲切慈祥的革命老妈妈永远地离我们远去了 !翻看着和邓大姐的几张合影 ,她的音容笑貌 ,她的谆谆教诲 ,不断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记得第一次见到邓大姐是在 1 997年的秋天。那时 ,我刚从部队转业到国管局离退休干部局工作不久 ,一天上午 ,侯局长对我说 :走 ,我们去看看邓六金大姐。谁是邓大姐 ?在去邓大姐家的路上 ,局长向我讲述了大姐的革命经历 :她 1 91 2年生于福建上杭的一个贫苦农家 ,因生活所迫 ,从小被送做童养媳 ,历尽苦难 ,1…  相似文献   

9.
在肇庆四会贞山街道邓村片,没有人不认识程金芳——贞山敬老院院长,五保老人心目中的“大众儿子”。程金芳,1952年1月出生于四会一个落后的农村家庭,1973年12月光荣入伍,退伍后被推荐到原邓村镇官碑管理区工作,历任民兵营长、村党支部书记,后来到邓村居委会工作,1997年1月到贞山敬老院任院长。在敬老院工作期间,  相似文献   

10.
一本名为《女共产党员》的书,记叙了她真实的故事;一部名为《帅大姐》的电视剧,讲述了她传奇的经历;她为革命牺牲了自己的家庭,却成为千千万万革命者的“大姐”;敌人杀害了她唯一的女儿,而无数革命青年都亲切地叫她“妈妈”。她,就是今年已是百岁的革命老人帅孟奇。  相似文献   

11.
2006年8月15日,77岁的谢风仙老人被小女儿从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送进了江苏海门市正余镇的一家养老院。老人育有2男4女,但却无家可归。她去年5月份摔断大腿住院进行手术,事后竟然没有一个子女接她回家,被“弃”在医院长达两个多月。  相似文献   

12.
凌志 《中州统战》2002,(1):32-34
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突然有一天坐进了镇中学教室,说要学英语。众人晔然。2个月后。看到由于自己的到来引起了孙辈同学们的不专心听讲,老人又退学回家,拜一位20岁的女大学毕业生为师,继续学习英语。面对一些人的冷嘲热讽,老人充耳不闻,越学越来劲。  相似文献   

13.
四川汶川地震灾害发生后,通过电视,全国人民记住了一位女警察——蒋敏。她在痛失母亲、女儿等10位亲人后,坚守工作岗位,积极抢救受伤群众,安置灾民生活,曾因劳累过度而晕厥。她被称为“中国最坚强的女警察”。其实在灾区,像蒋敏一样坚守工作岗位的警察有许多许多,他们舍己救人,舍生忘死,都是最坚强的人。  相似文献   

14.
宋任穷和钟月林,是一对在长征路上相识的革命战友。1935年他们在陕北结婚以后,相知相爱,相德以沫,共同走过了6O年的人生道路。战争和敌人没有分开他们,疾病和死亡没有吓倒他们,林彪、“四人帮”一伙的凶恶和奸诈没有压垮他们……至情至爱,老愈弥坚,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谱就了一曲情真如火的世纪恋歌……长征路上初相见长征途中,宋任穷和陈赓同在红军干部团。陈赓是团长,宋任穷任政委。陈赓性格活泼豪爽,也很幽默,爱说笑话。长征路上,在紧张行军的间隙,他常常到女兵那里走走,找女同志聊天。大家都很欢迎他。有一次,陈赓约…  相似文献   

15.
周孝辉,一个平凡的人,工作却有些特殊,在光荣院侍候老人,然而,就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她以不平凡的业绩多次被选为湖西省政协委员,并被国家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评为全国拥军优属模范,荣获全国妇联“容声杯”荣誉奖。省“民政公仆”和省“劳动模范”的称号1981年,周孝辉刚从学校出来,就被长寿镇政府推荐到了长寿光荣院任服务员。那年她刚刚16岁一光荣院有31位老人,其中有5位病瘫,有2位双目失明。当时院内有4名工作人员,但真正的服务员只有孝辉一人,为住院老人缝缝补补。浆浆洗洗,全由她一个承担。那时院里条件也差,既无自…  相似文献   

16.
某省电视台女主持人晨枫从一位自寻短见的穷途末路老人绝望举动中,发现了一个重大新闻线索。她拿着这位老人的胃癌晚期诊断书,和省报记者秦放一起,着手调查环境污染导致百姓患上绝症的事件。在深入这位老人家乡查明真相的过程中,两位新闻记者排除万难,抵制了背后黑手的收买、威胁,深入调查当地高污染企业大和化工集团,  相似文献   

17.
在常人眼里,警察和在押犯罪嫌疑人是一对天敌,可在四川郫县看守所。有一个被女性罪犯和在押犯罪嫌疑人视为朋友的女警。她叫费怡。是一位知性善良、温柔娴淑的女警,是这个所唯一的女管教,今年32岁。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起震惊大学校园的血案。天津某学院一位读大三的女生,学习闲暇为寻求刺激,通过电话与一位素不相识的保安员交上了朋友。2000年10月,当她想极力摆脱对方时,被对方用刀捅成重伤,造成左眼球被摘除,落下终身残疾。2001年5月17日,被天津警方通缉的犯罪嫌疑人何开娃在陕西原籍被当地警方抓获。一个聪明伶俐、学习优秀的女大学生,为何会与只有小学文化的何开娃交往一年之久,而最后以如此悲惨的结局结束呢?一1979年出生的周丽是浙江绍兴人,她天资聪颖,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始终在学校名列前茅。1996年高考,周丽报考了天津某学…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20,(19)
正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20.
在安徽省无为县的敬老院里,人们经常看到一位中年妇女跑前跑后,像对待亲人那样侍奉着孤寡老人。这位纯朴、善良的工人家庭出身的女性,在这里工作已有16个年头了。她就是先后被授予县精神文明‘十佳”,省民政厅民政女“十佳”,省妇联‘三八红旗手’的敬老院副院长孔繁珍同志。1984年夏天,孔繁珍从无为编织厂调到敬老院工作。当时院里的20多位老人,有八九十岁的耳聋眼花者,有理智不正常的精神病患者。有些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要侍候他(她)们穿衣、吃饭,甚至要搀扶他们去大小便。那一年,孔繁珍刚30出头,正值青春年华。在这样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