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举,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我国经济和社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当前,认真思考、全面领会这一冶国方略的深刻内涵,对于我们统一思想认识,更加自觉地在工作实践中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国体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法治与德治并举,这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要求法治与德治并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  相似文献   

2.
樊凯  刘海东 《前沿》2003,(10):150-152
德治与法治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 ,德治与法治辩证统一 ,缺一不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德治与法治相结合 ,健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和法律体系 ,才能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总书记在今年年初明确提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既要依法治国,又要以德治国,法治和德治两者不可偏废。这一思想,可以说是对我国当前治国方略的进一步完善,也是对中国历史上治国经验的一个很好的总结和积极的吸取。  相似文献   

4.
韦守德 《传承》2001,(5):32-33
在我们党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的重要时刻,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思想。这是我们党探索治国方略伟大实践的新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毛泽东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是适应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需要,而提出的新的治国方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是党探索治国方略伟大实践的新成果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全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全面行使管理国家职…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选择“法治”为治国方式的坎坷历程证明:对法的继承没有辩证的“扬弃”,对法的价值缺乏正确全面认识,是前期中国法制基础匮乏,“法治”受“人治”禁锢的重要原因;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法制建设健康发展的关键;理论创新,实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完善治国方略的保证。历史回眸得到的重要启示是:法治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陈海鹰 《公安学刊》2003,1(6):36-39
法治与德治都是社会控制的模式和手段,但法治不同于德治,两者产生的时间及表现形式不同,实现方式和强制力不同,作用范围也不完全相同。在中国,只有法治才是治国的根本方略,德治只能是一种辅助的社会控制手段,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要求,是由德治的性质和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所决定的。在治国方略上,应使法治与德治相互促进,互为补充,从而形成以法治为主、德治为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董志国 《湖湘论坛》2001,14(6):56-57
继党的十五大确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方针后,江总书记在今年年初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进一步提出了既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又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这一完整治国方略的提出,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升华,是对我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完善和创新,也是对我国古代优良治国传统特别是儒家德治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德治传统进行批判继承的结果。众所共知,古代中国曾以“礼义之邦”著称于世,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汉代起的历代王朝…  相似文献   

8.
96年,我国开始大力提倡”法治”.在中共十五大上,江泽民同志郑重提出要“走依法治国之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治国之路的提出,在我国历史上并非首创、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法家就提倡“以法治国”、这二者看若相似,但却有其内在的本质差别。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比较近两千年前的“以法治国”思想与今天的‘布法治国”方略的区别与联系,探讨历史对后人的启迪。法治是历史的积淀,是人类文化的结晶。人类的先哲们早在公元前就提出了“法治”思想。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指出“法治优先于人治”,“法治应当包括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  相似文献   

9.
王元仁 《前沿》2001,(10):88-91
治国既要靠法治也要靠德治 ,这是由法治和德治的互补性决定的 ,而法治与德治的互补性又是客观存在的 ,它是由治国历史证明了的 ,是由法律和道德的异同性以及相互间的作用所决定的 ,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实现法治和德治互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以德治国”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提出的重要方略,是对邓小平“两手抓”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做出的科学论断。认真领会这一治国方略的深刻内涵,并把它具体贯彻落实在对人们进行思想属性、社会功能、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的实践中,对于我们更加自觉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特别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国体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一、以德治企…  相似文献   

11.
刘健美 《传承》2010,(33):158-159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法治与德治思想,吸收和借鉴其精华,扬弃和剔除其糟粕,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治与法治思想,力图结合当今中国社会的治国理念说明其现代意义,以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周翔 《前沿》2003,(1):81-82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治国方略。探讨法律和道德 ,法治和德治的关系再次成为热点。作者从理论、历史传统及治国方针上论述了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论以德治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治国”的提出,是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对治国方略的完善和创新,是对中国古代德治传统的继承、发展和超越。了解德治方略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认真领会这一治国方略的深刻内涵,探讨其实现途径,对于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体系,对于实现新世纪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唐萍 《前沿》2004,(5):6-8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 ,形成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三代领导核心 ,他们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提出了各具特色的治国方略。毛泽东建国后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了实行人民民主专政这一有中国特色的治国方略 ;邓小平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提出了重制度、明法治的治国方略 ;江泽民则进一步发展丰富了邓小平的治国理论 ,面向二十一世纪提出了“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15.
重塑官德     
李培科 《创造》2002,(1):29-29
古今中外任何国家的治理都是法制和德治两手兼用,所不同的只是因为时代局限和阶级观点的不同,而有不同标准的法和德。因而法治、德治的方式、强度和效果都有很大差别。中国古代的儒家强调主张“德治”而否定法的作用,法家则强调法治,但实际上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是在实行人治的前提下,法治、德治两手并用。毛泽东同志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要搞好以德治国的工作,必须加强治国者即领导干部的官德建设。中国传统文化提倡“为官重德”,认为治国最根本的是要提高为官者的道德水平。以德治国,是通过以德治省、以…  相似文献   

16.
论法德并举     
胡艳丽 《湖湘论坛》2002,15(4):71-71
一、法德并举,外在规范与内在约束的统一在2000年6月中央召开的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指出:“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应该相结合,统一发挥作用。”在今年一月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作为治国方略加以强调,提出“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江泽民同志的这些重要论述,把“法治”和“德治”的重要性及其相…  相似文献   

17.
焦琪 《人大研究》2023,(2):52-57
<正>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国家治理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在中国传统社会就曾强调过“明德慎罚”“德主刑辅”“礼法合一”。马克思主义强调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要素的内在关联。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开始重视法治建设,推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法治建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方面做了一系列重大部署。  相似文献   

18.
王建琴 《前沿》2002,(1):36-37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 :“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依法治国” ,同时强调 ,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法治与德治并举 ,是新时期我党治国方略的理论创新 ,是对马克思主义治国学说的新发展。一、正确把握法律与道德、“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法律和道德作为社会规范和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成 ,都是调节社会人群相互关系 ,维护社会秩序 ,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但二者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作用 ,各有其独特的地位和功能。法律体现着统治阶级的…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核心对治国之道的深刻阐述,是对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个治国方略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我们应当在大力加强法治建设的同时,也大力加强道德建设,建立起法治和德治共同发挥调控作用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法治”的内涵在与“人治”、与“法制”的差异中体现出来。“德治”并不是必然与“人治”相联系的概念。相反 ,“德治”作为相对独立的治国方略 ,对于建立“法治国”有着深刻的建设意义 ,是对“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补充。德治既是法治产生的基础 ,又是法治实施的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