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宋庆龄为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及其特殊的身份和地位,使之成为中国现代史和中共党史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人物。邓颖超在回忆文章中说:"宋庆龄这个名字象征着自辛亥革命以来,七十年革命的历程。"邓小平同志在悼词中评价她:"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她紧跟历史的脚步不断前进,从伟大的革命民主主义者成为伟大的共产主义者。"志先生之志,行先生之行是实现转变的前提;这一转变是她始终跟随历史的脚步不断前进的时代感和进步性使然,是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霞飞 《党史博采》2009,(7):18-23
在林彪集团五位干将,黄、吴、叶、李、邱中,叶群是排在第三位的,只是因为她身份特殊,不像那几位将军,是为中国革命立过功的,故将她放在最后讲述。叶群是林彪的夫人。她在当代,也算是一个出名的人物了。但她在和林拯结婚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并不太出名。林彪在东北率兵打仗,声望非常高时,人们也很少知道叶群。只是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叶群才真的出了名。可是,检点历史,叶群的出名,是与她干坏事联系在一起的,最终,她成为人民的罪人。那么,她到底走过了怎样的人生道路呢?  相似文献   

3.
她的嗓音历经岁月洗涤却从未磨损;她的一百多首经典作品从革命年代唱到新世纪;她的"粉丝"上至百岁老人,下至3岁幼童。她年逾八旬,却如常青之树依旧在舞台上活力四射。她就是中国民族新歌剧当之无愧的代表人物——郭兰英。  相似文献   

4.
《世纪桥》2017,(4)
贺子珍是中国最具传奇色彩、最具革命性的革命者之一。作为毛泽东的妻子,她默默地以实际行动支持着丈夫的革命事业;作为一个先进的革命女战士,她始终努力走在革命的前列;作为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她为革命事业牺牲了许多。贺子珍为中国革命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她的革命生涯曲折多变、坎坷辛苦,却从不放弃自己的革命事业。她是党的历史上一位坚定的革命者。  相似文献   

5.
兵嫂蒋蕴香     
陈大亮  刘立钢 《党建》2014,(3):F0002-F0002
正家住空军指挥学院大院的蒋蕴香今年59岁,是一名兵嫂,她三十年如一日学雷锋、做好事,是许多新兵、重病患者和空巢老人的贴心人。蒋蕴香不仅自己做善事,还带动周围的人一起献爱心。她组织的学雷锋小分队每周开展义务服务,她发起的"365"工程四年间筹款10多万元.帮助了许多生活困难的人。2013年,蒋蕴香荣获"北京十大榜样人物"称号。传递爱心.蒋蕴香仍在行动……  相似文献   

6.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许多志同道合的男女走到一起,结为革命伴侣。曾山和邓六金,就是其中的一对。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他们艰苦奋斗,克己奉公,体现了一对革命伴侣无  相似文献   

7.
宋庆龄是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出女性,她年轻时追随孙中山先生,致力于革命事业,从第一次国共合作以来,就忠贞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在中国长期革命的艰难斗争中,她始终坚定地和共产党站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贺子珍这个名字在人们眼中总是与毛泽东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多年来人们关注更多得是她与毛泽东的婚姻悲剧。可在红色革命的历史中,贺子珍不仅是作为毛泽东的妻子存在,更是作为一个出色坚强的女红军战士清晰地存在于许多革命亲历者的记忆深处。作为长征中的“30女杰”之一,贺子珍的长征路见证了她作为一名女革命者的坚强无畏。  相似文献   

9.
正她在大革命的疾风骤雨中成长,在井冈山血与火的枪林弹雨中成熟;她的身上凝聚了红军女战士的种种美德,她的命运同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和顽强不屈的历程分不开她和毛泽东一起经历了中国革命最艰难、最复杂曲折的阶段;亲眼看到了毛泽东的种种遭遇;亲眼看到了毛泽东怎样进行认真细致的工作和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的二十年代初,在湖南芷江侗乡这个古老的小镇有一位传奇的女性,她毕业于桃园师范,因受新思潮的影响,冲破封建樊篱,抱着继续求学的愿望来到了大上海。在这里,她经常聆听陈独秀、陈望道、沈雁冰等知名人物的讲课,思想不断进步,一心向往着革命。经刘少奇同志介绍,她于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与李大钊同志一起过组织生活,后来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张太雷结成夫妻。张太雷牺牲后,她化悲痛为力量,更加坚定革命的信念,长期做党的地下工作,几十年如一日,出色地完成了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她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1.
宋庆龄是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特殊地位的人物。她出生于晚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作为清政府选定的第一批"官费女生"留学美国。中华民国时期,她投身民主主义革命,由于是孙中山的夫人,她被尊为"国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她一直担任国家领导人,参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也走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81年,她被授予国家名誉  相似文献   

12.
邵红侠 《世纪桥》2011,(21):35-36
陈独秀是一位很复杂的中共党史人物,中国大革命又是学术界颇有争议的一段历史。《陈独秀与中国大革命》这部专著澄清了许多重大的历史疑点,纠正了许多学术界的传统谬说,得出了一些令人信服的新结论,对中国大革命历史本相进行了科学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郭际 《党史文苑》2010,(9):12-17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许多志同道合的男女走到一起,结为革命伴侣。曾山和邓六金,就是其中的一对。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他们艰苦奋斗,克己奉公,体现了一对革命伴侣无私的共产主义胸怀。  相似文献   

14.
王海平原是兵马众多的贵州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和地方实力派人物,受到革命的感召,同情革命继而参加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亲密战友,并为中国革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相似文献   

15.
史沫特莱西北采访纪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是美国著名的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杰出的国际共产主义新闻战士。这位“大地的女儿”自1928年底作为《法兰克福日报》记者踏上中国土地开始,一直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国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自己战斗的笔与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结成一体。抗日战争前夕,史沫特莱在中国西北地区进行了历时一年的采访,真实地报道了发生在那里的一切变革,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向全世界报道西安事变真相 从1929年到1936年,史沫特莱一直在上海投身于中国人民的进步事业。她写了许多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行和讴歌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文章,陆续编辑出版了《中国人的命运》和《中国红军在前进》等书。她联络路易·艾黎、汉斯·希伯、魏璐诗等友人组织“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并设法掩护过许多革命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革命注定要磨难的话,那么作为一个女人,我的曾祖母承受了一般人难以以想象的磨难。特别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她率全家大小投身革命,九死一生,成为名闻遐迩的“革命老妈妈”。这期间她所透射出的刚强毅力和闪光的人品,是那样地令人难以忘怀。那些至今还健在的曾经与她一起出生入死的老革命家老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的名字永远与毛泽东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他在中国革命的危难之际力挽狂澜,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使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一个胜利走向了另一胜利。毛泽东是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位伟人。但作为一位伟大人物,毛泽东到晚年为什么会犯下发动“文化大革命”那样大的错误呢?这实在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8.
正宋庆龄,举世闻名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伟大战士。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抗战期间,她创建保卫中国同盟,领导与组织援建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根据地国际和平医院,其中就有成立于河北省邢台市的晋冀鲁豫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相似文献   

19.
他近年七十,却为创作孔繁森画像到西藏体验生活; 他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中国领导人画像,还画了许多革命人物; 他是我国著名肖像画家; 他的艺术格言是  相似文献   

20.
"残疾打不垮、贫困磨不坏、灾难撞不倒,坚强和她的生命一起成长。身体被命运抛弃,心灵却唱出强者的歌。5年时间,温暖8万个冰冷的心灵,接受、回报、延伸,她用轮椅为爱心画出最美的轨迹。"这是2008年2月17日晚,中央电视台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审委员会给出席颁奖典礼的她的评语,简短而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