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QQ法庭     
福建省沙县法院无疑是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法院!将平时用来聊天娱乐的网络Q0作为法庭审判的平台,并成功审理了一起跨国婚姻纠纷案,这种别开生面的审判方式,当之无愧地堪称国内首创。  相似文献   

2.
为增强刑事审判的透明度,体现刑事审判的公正性,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我国的刑事审判采取了以公开审理为原则,以不公开审理为例外的审判形式。但在这两种审判模式中,有关个人隐私的保护问题我国法律则没有过多谈及,仅是在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应当公开审理,且此规定中对个人隐私的把握标准亦很不明确。本文中,作者拟以"个人隐私"为视角对刑事审判中的公开及不公开审理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社会的转型期,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在司法审判中,仅仅适用制定法无法解决社会中出现的疑难案件,审判过程中引进适当的"判例制度"则为我国司法审判提供了更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迄今为止,在中国证券界没有任何-个案件能够像杨彦明贪污案这样历经4次审判才最终作出判决,持续5年的审判,让杨彦明在鬼门关前来回走了几遭,才最终站到了地狱的入口处.  相似文献   

5.
朱勇 《河北法学》2008,26(7):145-149
在中国传统刑事司法活动中,审判人员围绕着"事实真相",以侦查为审理主要内容,侦查与审判合一,认识与证明合一,认识过程占据了整个刑事司法的中心、挤压了证明过程的绝大空间。这成为中华法系刑事审判的一个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6.
"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一项重要原则,这一目标和要求决定了审判工作必须能够真正解决纠纷,定分止争,而非办结案件。这就要求案件审理的结果要能被当事人和社会所接受和认可,这也是中国社会的客观现实所决定的。只有实现了"案结事了",审判工作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护,才能实现和谐。实现"案结事了",要努力在机制上下功夫,在思想上足够重视,在行动上努力争取。  相似文献   

7.
号称"身价30亿"京城顶级富豪程森,在任何时代都挺立潮头,却两次受到同一个法官的审判.2009年6月16日,因为骗贷9000万元,京城顶级富豪程森被判处无期徒刑,并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审判程森的是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的审判长白波,而这两个同龄人曾分别是北京政法系统"京城名提"和"京城名判".  相似文献   

8.
十年之前,贺卫方先生在<正义的行头>一文中,详述了法袍、法槌乃至假发等这些西方司法审判中的"行头",对于彰显司法正义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2008年以来,福建省泉州市探索行政审判改革,试点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建立行政审判与政府法制工作良性互动机制,改变了以前行政诉讼"告官不见官"现象.  相似文献   

10.
本案在审理中抛开“证据学说”,转而审查当事人的“心理状态”,开创了全国“心理审判”的先河,从而呵护了社会公德和道德的良知底线。  相似文献   

11.
1949至1956年是新中国基层司法体制逐步确立、不断完善的时期.本文以这一时期华县人民法院的文书档案、诉讼档案等为基础,运用实证方法分析了1949至1956年华县人民法院"为中心工作服务"的三种方式,即直接参加中心工作、通过审判配合中心工作以及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审判外活动,揭示这一时期基层司法机关的审判职能与法纪宣教、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逮捕人犯、整治社会治安等审判外职能,展现其"专政工具"角色的特质及其确立与强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论"媒体审判”与司法独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月31日,广州市中级法院对许霆案作出了二审判决。从无期徒刑改判五年刑期,许霆案产生现在的判决,媒体关于此案的事实的穷追不舍的报道可谓达到了"媒体审判"境界,舆论的压力左右了二审判决,媒体力量超乎与法律之上,司法的独立性要受到怀疑。本文就将以许霆案为切入口,探讨"媒体审判"与司法独立的关系,以及二者如何平衡,即在加强媒体监督、抵制"媒体审判"的同时,确保司法独立。  相似文献   

13.
作为法官的妻子,我只能算是一名"编外"读 者;可我对《山东审判》的感情,绝不亚于"正式" 读者。 我在一家企业干出纳,工作中时常遇到一些法律 问题。上班时间有时打电话请教,茶余饭后总免不了问 这问那。丈夫不耐烦的时候总是说:"以后多看点法律 报刊,学点法律知识。"在要强心理的驱使下,我硬着头 皮开始接触《山东审判》,时间一长还真看上了瘾。我由 原来的偶尔翻翻,逐渐发展到现在每期必读,爱不释 手。从1998年至今,我一直坚持阅读《山东审判》。6年 时间虽然不算长,可我获益匪浅,从该刊学到了不少法 律知识。在该刊的引导下,自己从对法律一无所知到略 知一二,从法律外行变成了一名"准内行"。该刊适合不 同层次、不同要求读者的口味,既面向法官又面向普通  相似文献   

14.
赵红星  国灵华 《河北法学》2004,22(6):130-132
审判委员会制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运作中均存在一些问题,其最大弊端在于其享有的对案件的实体审判权违反诉讼基本原则和制度,是造成目前审判效率低、案件质量不高、执法不公甚至司法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应予废除。  相似文献   

15.
由于我国刑事诉讼中没有缺席审判的制度,检察机关不能对外逃的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又因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被害人在刑事审判尚未开始的情况下,无法通过独立的民事诉讼获得赔偿。为解决现实问题,笔者建议,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进行改革,允许被害人选择进行附带民事诉讼或独立民事诉讼,这样在公诉无法进行的时候,既给予了被害人民事救济,又在一定程度上惩治了犯罪。  相似文献   

16.
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将不再"自由","同案不同判"的现象将得到有效防止.3月23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的<关于规范民商事审判自由裁量权的意见>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民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快速发展,成为法院工作的"重头戏",民商事案件数量与日俱增.因此,进一步加强和发挥民事检察监督职能,监督和维护民商事审判健康发展,促进司法公正,已经成为检察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步伐的加快,新闻媒体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媒体报道法律案件,对民众舆论引导的影响力日益增大,形成了"媒体审判"的势头,急需法律加以明确的界限与规范。本文从我国法律现实出发,介绍了"媒体审判"的含义,并从报道范围、报道尺度、尊重法院独立审判权、维护新闻立法目的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法律对新闻媒体报道案件的法律界限。  相似文献   

19.
民事代理关系和劳动关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法律关系,但在现实生活甚至审判实务中两者经常被混淆,本文在简要归纳代理关系与劳动关系被混淆的原因后,针对现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剥夺军衔"附加刑不应继续适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剥夺军衔"这种刑罚措施自1988年军队恢复军衔制度以来,在军事法院的审判实践中一直作为一种附加刑广泛适用于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或者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军人.本文认为,1997年新刑法实施后,该附加刑不能继续适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