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意识形态,是指系统地、自觉地、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对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一直高度关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人财物力的投入也是充分的,但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作为原因的探究,必须肯定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低效率是诸多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6,(1)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的葛兰西,是意大利著名的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在思考十月革命后欧洲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时,深刻分析了"文化领导权"的问题,他认为通过占有文化领导权,可以改造社会意识形态,从而最终获得政治领导权,这一理论极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学说。在阐述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对"文化领导权"思想与意识形态工作内在一致性的研究,分析了作为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宣传重要阵地之一的中国高等院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实际现状,理论结合实际地提出了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7,(4)
2015年,《咬文嚼字》杂志发布了2015年度"十大流行语","互联网+"排行第二。而在高校意识形态的建设中,互联网早已成了主战场,在这个主战场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以及社会思潮都影响着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互联网+"为人们获取信息以及发表言论提供了新的途径。但是,网络上一些不良信息、错误思想也加大了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难度。因此,在"互联网+"的条件下,能否做好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能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到高校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不仅是关系到高校培养人才的问题,也是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前途以及长治久安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杨万义 《求知》2014,(11):35-3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是许多重大新理念新观点新思潮的策源地,也是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前沿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高校能否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7,(6)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则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网络的普及、多样化文化思想的传播,给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契机,同时,也带来了种种前所未有的挑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迫在眉睫。本文从意识形态工作的内涵入手,就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现状,分析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探究加强和改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策略,为进一步推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参考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正>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重大。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需要我们进一步把思想认识高度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认清责任和使命,强化担当和落实,切实抓好"五责",进一步健全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体系和落实责任制的管理体系,把意识形态责任落实到实处。明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  相似文献   

7.
加强高校对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与话语权是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内涵模糊和权威认同被弱化的问题。因此,应围绕"四个自信"加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涵建设,并拓宽其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20,(10)
在"微时代"的背景下,高校要赢得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就需要从意识形态工作的对象、主线、载体等几个方面把握"微时代"的基本特征。同时,我们应增强忧患意识,认识到"微时代"对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形成的风险挑战有:话语机制转变对高校师生舆论安全的冲击,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对高校师生政治信仰安全的冲击,"去中心化"对高校师生价值观念安全的冲击",泛娱乐化"对高校师生思想文化安全的冲击。面对这样的形势,高校可以从利用"微平台"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抵御和防范西方意识形态"微渗透",构筑校园"微文化"建设,依法加强高校的网络空间"微治理"等几个方面思考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挑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社会思潮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心理相互转换的桥梁,在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中起着"晴雨表"和调节器的作用.当前社会思潮日益多样化,更加关注现实问题,影响力增强.分化趋势加快,彼此间相互影响增强,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愈加复杂.有效疏导社会思潮的根本途径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中国特色的政治意识形态价值的感召力.  相似文献   

10.
意识形态建设对于处在经济发展新常态阶段的中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在意识形态建设和管理方面肩负着重大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第23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中指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引领社会意识形态发展方向,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是党和人民赋予高校的神圣职责.要履行这些神圣职责,管好意识形态工作,高校教师至关重要.高校教师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生和其他社会群体的影响巨大.牢牢把握高校乃至全社会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关键在于抓好高校教师的意识形态建设和管理.  相似文献   

11.
意识形态始终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一个热点。关于意识形态,笔者想提出一个这样的概念,用以形象化地说明意识形态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的意义,这个概念就是"社会大气层”。第一,意识形态就像自然界的大气层一样,是一种虚体的存在。对于地球来说,大气层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是地球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7,(12)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努力做好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工作,是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所在。"创新马克思主义"作为一大热门理论思潮对高校师生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如何坚守思想阵地,牢牢把握当下真正的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并且不断巩固其在多元化的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打造整个国家和民族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20,(4)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集中,是统战工作的战略要地。全媒体时代统战工作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需要创新性融合,面对新形势下高校统战工作对象的特点和全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难点,提出全媒体时代统战工作融入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应对策略及实施路径,即完善统战工作融入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体制机制建设、推进统战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融合在基层党组织落地、打通统战工作对象在课程思政和思政工作的育人通道。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同志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是学习研究和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领域,也是多元文化交融与交锋的前沿阵地。加强和改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教育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任务。新形势下,正确处理其内部关系是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意识形态涉及一个政党政治信仰的表达与生存发展的根本,强化意识形态建设对于任何一个政党而言都意义重大,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世界各国政党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手段有很多,不同国家的不同政党没有统一的模式可遵循,但是在方式方法上却有一些共通之处,即:维护创新发展意识形态、强化意识形态主导权、增强意识形态包容性。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就意识形态领域的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从根本上扭转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的转变。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意识形态之争本质上是价值观念之争、思想文化之争,是由道路、制度等结构性矛盾决定的。从新中国诞生之日起,西方敌对势力从未放弃西化、分化我国的政治图谋,总是企图用这场"无硝烟的战争"迫使我们改旗易帜、改弦易辙。特别是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基于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解、夯实党执政的思想根基的现实考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考虑,给予意识形态工作以更高层次定位:"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清楚地昭示意识形态工作在党的全部工作中地位的  相似文献   

18.
"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面临诸多亟待破解的新问题,特别是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现实针对性、传统意识形态教育模式被网络化解构及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转型发展难题,以及微时代的文化性、多元性、传播特性等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构成新挑战。应对这些问题和挑战,高校要着力于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着力于培育优秀的教师队伍;着力于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模式;着力于形成各部门相辅相成的主流意识形态培育合力,多措并举,以提高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就是维系支撑统治执政的思想体系.我国意识形态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我国意识形态面临着西方文化渗透多样化、社会思潮多元化、信息传播网络化、党的建设以及马克思主义发展面临新问题等诸多挑战.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对策:以中华文化为载体,提高我国意识形态的辐射力;以包容发展为导向,发挥我国意识形态的整合力;以网络安全为平台,强化我国意识形态的控制力;以掌握“三权”为要求,形成我国意识形态的凝聚力;以创新发展为动力,增强我国意识形态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20.
文丽丽 《理论导刊》2023,(12):135-139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美育作为一种综合性教育,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审美目标同态化、价值目标同质化、情感目标同构化、实践目标同向化等属性,在意识形态建设中发挥着转化、解释、深化、创造等功能,形成认识提升、情感认同、意志锤炼等动力机制。美育具有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引领力的独特功能,发挥美育对高校意识形态的引领力的助力作用是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为此,需要通过践行课程教学问题链接、实践教育场景驱动、美育平台云端共享、校园文化形神并举等路径,切实增强美育助益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引领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