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香港回归已经半年多广。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越来越得到海内外炎黄子孙和国际人士的理解和支持。当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重大任务,是如何完成两岸和平统一。综合各方观点,“两制”不是争议的中心议题。因为完成两岸统一后,大陆和台湾各行各的社会制度,照现在的大陆和香港一样,平平安安。此外,台湾还可保留军队。台湾当局在香港回归前后,扬言要“一国良制”、“三民主义统一中国”,这是有意搅浑局势。“两制”是对任何一方的制度不作触动。台湾“良制”也罢,三民主义也罢,与大陆…  相似文献   

2.
今年7月至日,随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高高升起,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也标志着中国人民为祖国统一而进行的长期斗争取得重大胜利。再过两年多时间,澳门也将回归祖国。香港、澳门的相继回归,使和平统一台湾问题会更加突出起来。毋庸置疑,香港回归祖国必将对两岸关系产生重大影响。一、香港回归祖国有利于遏制台湾当局的分裂活动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与中国大陆近几十年来暂时分离的现状完全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和外国势力干涉中国内政造成的。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是血脉相承,同祖共宗…  相似文献   

3.
台湾“立法院”于3月18日快速三读通过《香港澳门关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台湾当局单方面以法律形式规范“九七”、“九九”后台、港、澳间关系之举。《条例》规定:“九七”、“九九”后台港、台澳间海运及空运都将继续维持“两地直通”现状;台湾与港澳经贸关系原则上仍采取直接往来形式,但却保留若干限制,以维护台湾利益。从《条例》的“立法”原则和基本倾向来看,它体现了台湾当局现阶段的大陆政策,也是台湾当局面对香港回归所采取的“鸵鸟政策”。首先,《条例》规定两岸直接“三通”前,在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大学香港…  相似文献   

4.
近期以来,台湾当局领导人反反复复地对国际传媒说,反对以“港澳模式”或“一国两制”与大陆进行统一,而且还加大了对“一国两制”方针的攻击力度。究其原因,一是台湾当局坚持分裂立场、阻挠统一进程;二是“九六”香港回归后,“一国两制”即将由构想成为现实,“‘一国两制”对祖国和平统一的好处看得见、辩得清了,对台湾将产生直接的影响,这也是台湾当局惧怕的因素。的确,香港回归后,台湾当局在抵制“一国两制”方针对台湾的直接影响方面遇到了难以化解的压力。首先,香港回归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事实,将使台湾当局再也难以…  相似文献   

5.
《台声》2007,(7):40-40
7月1日是香港回归10周年的日子,与香港隔海相望的台湾各大媒体纷纷推出“香港回归10年”等系列报道,以自己的角度审视香港10年来的变化。描述香港回归后各个层面的变化。虽然有媒体对香港回归后的“民主问题”说三道四,陈水扁6月28日甚至在其“阿扁总统电子报”上声称,“10年来香港像是被关在鸟笼中的小鸟,只是这个鸟笼愈来愈小”,但更多的媒体看到的是,  相似文献   

6.
为和平解决中国历史遗留的问题,祖国大陆于80年代初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政策构想,并首先成功地应用于解决香港问题。台湾当局先是以“统战阴谋”为由拒绝“一国两制”;香港回归后,则提出“台湾不是香港”的说法,继续抵制“一国两制”;香港回归一周年后,台湾当局又换了新说词,声称“一国两制”具有“暖昧性”、“矛盾性”和“不民主性”,因此无法接受。长期的负面宣传误导及其他一些客观原因,使一些台湾民众对“一国两制”产生了刻板印象和种种误解,在一些人心目中,“一国两制”被曲解为“并吞台湾”“矮化台湾”等。…  相似文献   

7.
今年7月我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的地位由此而发生变化,所有与之丝缕相联的问题也必然受到牵动.台湾作为我国政府将按“一国两制”方针进行统一的对象,且又长期以来与香港保持密切交流往来的地区,其面临的种种问题更加紧迫和棘手.台湾眼见“一国两制”应用和实践于香港,对香港及其相关问题表现出高度敏感和刻意防备.但与此同时,对于长期从中获益非浅的台港关系,台湾根本不可能也十分不愿意去人为掐断;香港回归给其造成的种种隐痛,台湾也须设法抚平.因此,台湾又不得不摆出姿态,积极介入香港涉台事务,极力显示对香港的存在,并力图以美国政策作为其后盾.本文试对台湾当局面对香港回归祖国的这种两难心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香港回归祖国是实行“一国两制”,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迈出的重要一步。随着香港的平稳过渡和“一国两制”的顺利实行,将会对台湾起示范作用,有利于争取台岛民心,让台湾同胞感受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维护两岸人民的利益都有好处。在香港回归之时,与香港有着密切联系的厦门人民衷心祝愿香港的明天更加美好,同时也盼望两岸早日和平统一。 厦门位于香港和上海这两个大商埠的中点,在历史上就与香港有着密切的联系。改革开放以来,两地的联系日愈紧密。厦门与香港的经济合作已从原来的以吸引港商出口加工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香港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经济基础设施而成为海峡两岸间接贸易和间接投资的中介地。九七香港回归大陆,九七回归对香港经贸中介地位将产生何种影响,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本文试就此问题作一初步分析,以就教于专家。一、基本法为香港繁荣稳定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香港成为海峡两岸经贸交流的中介地,是由香港特定的条件和环境决定的。首先,由于香港既与大陆山水相连又与台湾隔海相望,同为炎黄子孙的两岸三地人民血缘相亲,语言相同。这种地缘和人缘上的紧密关系,使香港在沟通两岸关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  相似文献   

10.
香港问题是按照邓小平先生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的。从香港回归前夕开始,人们就在议论“一国两制”和台湾命运。香港顺利回归以后,一切运作良好,人们的议论就更多了。他们在问:“一国两制”既然有适合于香港的“香港模式”,是不是也会有适合台湾的“台湾模式”呢?台湾当局说,香港是香港,台湾不是香港,“一国两制”不适用于台湾,台湾绝不接受“一国两制”。这一类话,说了又说,真不知已说了多少遍了。为什么会这样?大概是香港实行的“一国两制”已严重构成对台湾的“压力”和“威胁”了。那么,“一国两制”究竟适不适用…  相似文献   

11.
文人与商人:两个凌锋丹妮初识凌锋,是因为听说香港有个“一九九七香港回归纪念金币有限公司”,其董事总经理是凌锋先生。原以为这个凌锋就是台湾那个驰骋影视圈的光头凌锋,结果见了面才知道,香港的“凌锋”非台湾的“凌锋”。其实就是这个香港的凌锋也具有两种身份:...  相似文献   

12.
杨亲华 《两岸关系》2012,(7):11-13,3
香港回归15年的庆典活动已经落下帷幕,但香港“一国两制”实践对台湾的昭示意义及香港在两岸关系中的独特作用则影响深远。香港回归的15年,是“一国两制”事业取得巨大成功的15年,是港台关系谱写历史新篇章的15年,是香港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扮演新角色发挥探索作用的15年。  相似文献   

13.
大陆居民赴台,首先应由台湾亲属向台湾“内政部入出境管理局”提出申请,申请时应提供能证明与大陆亲属关系的“亲属关系公证书”,大陆亲属的身份证,户口本影印件和准备赴台亲属的照片8张。获准大陆居民赴台后,台方发给“台湾地区旅行证”影印件。正本由台湾审批部门寄往“香港中华旅行社”(台方驻港机构)。大陆居民凭“台湾地区旅行证”影印件、身份证、户口本、照片向当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核准后发给《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领到证件即可从大陆各开放口岸出境经香港赴台湾。大陆居民前往台湾应注意事项:①大…  相似文献   

14.
略谈香港回归与两岸关系安阳市郊委对台办魏章文早在1994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香港问题的解决,将直接影响到台湾问题”。1996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工作进入了具体实施阶段。我国驻港部队的组成、临时立法会和...  相似文献   

15.
香港回归后,人们对中国统一的关注点主要有两个:一是香港能否继续保持繁荣稳定;一是台湾问题如何解决。在前一段东南亚金融风波中,香港经受住了回归后的第一个重大考验,保持繁荣稳定已经不是一句空话。在此情形下,各方人士更加瞩目海峡两岸之间如何突破目前的政治僵局,包括顺利走上政治性谈判之途。我们认为,“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不仅适用于香港问题的解决,也同样适用于台湾问题的解决。但是台湾问题有其特殊性及复杂性。那么,香港模式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哪些经验和启示呢?“平稳过渡”:香港回归前“过渡时期”的模式在香…  相似文献   

16.
邓亭 《台声》1998,(10)
“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一年来的成功实践,受到了香港及国际社会的普遍肯定,台湾民众对“一国两制”的认同率也比香港回归前有明显升高。可是,最近台湾当局有些人却不顾事实,肆意低毁“一国两制”,胡说什么“一国两制”具有“暖昧性、矛盾性、不民主性”,声称“一国两制”“不适用台湾”,台湾“坚决拒绝一国两制”,并表示只有用台湾的“民主制度”统一中国才是解决两岸问题的“唯一出路”。台湾当局认为台湾不同于香港,因而“一国两制”不适用于台湾的一条主要理由是“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国家”O这里涉及到一些基本的理念与概念,…  相似文献   

17.
“一国两制”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收回香港、澳门主权,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使命中,发挥了关键性的指导作用,并将继续指导我们解决台湾问题。当前,重温这一闪耀着唯物辩证法哲学光彩的思想,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一国两制”的辩证构想“一国两制”的产生,有一个长期酝酿、不断明晰的过程,起源于解决台湾问题,形成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香港问题的临近,便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加以尝试。其主要内容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范围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香港、台湾、澳门实行资本…  相似文献   

18.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收回香港主权,香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届时,台港关系如何定位?台湾将如何处理与香港的关系?随着香港回归期限的临近,这个问题越来越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9.
香港回归祖国日子已经屈指可数了。正当全国各界都在兴高采烈准备迎接香港回归的时候,台湾当局中的一些人却“别有幽情”,加紧“应变”准备,左一个会议,右一个措施,特别是“快马加鞭地三读通过《香港澳门关系条例})”,无非都是为了压低这个喜日的气氛,防止对台湾民心产生过大冲击。近一个时期来,台湾当局在香港问题上的言行举措,处处表现出一种被动、尴尬和有难言之隐的样子。其“立法院”所匆匆通过的《香港澳门关系条例》,许多地方更是蓄意含糊,欲言又止,使人捉摸不透。只有一点是十分明确,那就是他们想千方百计地防止中共…  相似文献   

20.
2003年11月中旬,由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主办的“台湾经济与两岸经贸关系”研讨会,在福建省武夷山市举行。出席这次研讨会的,有来自大陆各地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以及日本的专家学者。其中:台湾的专家学者来自“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台湾大学经济系、海洋大学应用经济研究所、中山大学公共事务管理所、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义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